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

时间:2024-06-12 19:25:55 蔼媚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 1

  一、初读课文

  T: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T:这是园子,如果这个园种菜,是——生:菜园。 T:如果种花,是——生:花园;T:如果种果树,是——生:果园。

  T:通过预习,你对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了解?

  S:有小白菜。 S:有许多昆虫,样子美。 S:有许多菜

  T:(请一位不举手的小女孩)你对园子有什么了解?——S:样样都有。 T:非常丰富。

  S:在园子非常自由。

  【评: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常识,采用问答法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体会我的自由

  1、T: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轻声读课文。

  T:同学们读书非常专心,非常投入,坚持下去,终身有益。

  【评:虽不是与课文内容有关,但魏老师善于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情感、学习态度教育,从这微小的一点就可以看出魏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S:一起浇菜。——就浇菜,从早浇到晚——还有种小白菜。铲地……——还有浇菜(笑),你再看一看,不要看我脸,看书,我和祖父一天在园子里,干什么?——我和祖父一起载花、我和祖父拔草、我和祖父铲地、 ——你能连起来说吗?——(学生做了很多事,探讨,拾谷穗,和祖父一起玩,祖父还收拾残局——)

  板: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对种的字音的提示、还有可以用省略号)

  【评:对易错字“种”相机正音,反馈非常及时。】

  T:写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地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水——我也浇水;祖父抽烟——我也(笑) 我不能抽烟。这样写说明什么?

  S:我和祖师父关系好。 T:不能用好。 S:用亲密

  S:祖父爱我,我也爱祖父。

  S:说明有新鲜感。

  S:我是祖父跟屁虫。

  S:觉得很有趣。

  S: 我对祖父有一种亲切感。

  【评:从几个“祖父XX——我也XX”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我”和祖父的关系非常亲密,为下文分析“我”之所以自由的原因做铺垫。】

  2、T: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请你画下来。再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你体会到什么?

  T:先请读一读。同样是铲地,浇水,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

  S:读有关段落。“瞎闹”可以看出不是劳动,在玩耍。

  T:板“瞎闹“。怎么写的,你看出来了?

  S:踢飞。

  T:哪里在下种,不但没有平,反而踢飞了。 注意,这里用了这样的句式:“哪里……反而……”(板书:哪里……其实) 还有吗?

  S:读,……其实是铲……往往……。作者用锄头乱勾一阵,可以看出不是铲地,T:板“乱勾”。 该勾的没勾,不该勾……这里又用了一个“哪里”.继续

  S:乱叫,下雨了,下雨了。 作者不往菜上浇,可以看出不是劳作,是玩。

  T:可以看是,是乱闹。跟谁闹——祖父。

  T:不管是……,都是在瞎闹、乱勾、乱闹。

  T:作者在这里的童年生活是什么?

  S:快乐的, 自由的、 无拘无束、 愉快、 有趣、 烂漫(在学生回答中,教师没有说一个字的评价)

  T:概括得非常得当。如果是你,你这样会怎样?

  S:会受到批评。 S:如果是我,我也会帮倒忙。

  T: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祖父。

  【评:由萧红的在园子里劳作的动词入手,体会她童年的顽皮,进一步感受她在园子童年生活的“快乐的, 自由的、 无拘无束、 愉快、 有趣、 烂漫”,值得注意的是,魏老师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没有做任何评价,他并不决定学生的思维走向,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让课文内容去启发学生。】

  T:这里面有一段对话。我们来读读看,看读出什么来?

  S:当祖父……(认错谷穗的事)。

  T:完了,我请你继续读下去。

  S:继续读,(吃黄瓜、追蜻蜓有关写三心二意的一段)

  T:现在完了,你从对话中,有什么发现?

  S:祖父非常疼爱作者。如他看到把狗尾草留下,一般家长会责备。

  S:祖父有耐心。虽然……他教我区别谷子。

  S:祖父喜欢,我三心二意

  S:作者很天真。她很小。

  T:因为有了祖父的爱,她天真。

  【评:问题一步步深入,最后帮助学生总结,作者的天真是由于祖父对她的爱】

  S:我是作者,我感到祖父很爱我。

  S:作者淘气。

  T:这里写了三心二意。我们来看怎么写的。先读一读。

  S:读。

  T:好像写我三心二意,其实是写我的生活。

  S:轻松有趣。

  S:淘气。

  S:丰富多彩 。

  S:没有烦恼 (无忧无虑)。

  S:愉快而自由。

  T:我们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同时板书: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

  【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键词: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内容重点。】

  T:这些感受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师指板书和学生一起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评:适时回顾课文,不仅能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整理思路,而且能为学生顺利地理解下文内容做铺垫。】

  这就是作者的生活,自由的、快乐、幸福。

  T:除了写自己的生活,还写了景物。用了两段话。为什么写生活,还要写景物呢?读这两段,看你读出了什么?

  T: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S:自由的。 快乐的 既自由又快乐 美丽、 生机勃勃 漂亮、 多姿多彩

  很大,什么都有(应有尽有) 快乐、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丰富多彩

  T:他是怎么写出这个美丽来的?

  S:从我家有个大园子,……样样都有。 看出美丽,因为美,所以吸引昆虫。(昆虫和你一样,喜欢风景,是吗)

  S:一切都活了……看出这个园子是自由的。

  T: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

  S: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T:他怎么写出“活“,联系上下文看看?

  S:花开了,就像睡醒了。 T:花活了吗? S:开了——活了吗——没活——开都开了,还没活——活了。(下面老师笑)

  S:鸟飞了——活了吗——活了。

  T:它没写:花活了,鸟活了,虫子活了……是怎么写的。

  S:是三个拟人的手法写出了。

  【评:学生回答得好,一个“活”字点出了园子的生机勃勃的状态,教师引导得好,抓住“活”字做文章,将文章用拟人手法写出园子的特色的写作特色】

  T:你读。 S:生读得拿腔拿调。

  T:挺可怕的。 S:生读较好。

  T:这个自由是怎么写出的。你读给大家听。

  S: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莴瓜、玉米、蝴蝶) 看出自由,随便他们怎么样?

  T: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自由的句子有特点吗?

  S: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自由不自由。

  S:读。

  T:怎么读才自由。

  S:莴瓜随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T:读出自由。 一起读。

  T:这里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句一句地连起来写,这是排比。

  除了一个随意,还有什么词?

  S:一会儿……一会儿……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到谁家去。

  T:从一会儿,一会儿,只是天空蓝…… 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S:蓝天也是自由的。

  S:随意就是自由的。

  S:连太阳都不知道在哪里。

  S:又高又远说明他们自己。空间给他们很多自己。

  T:生活的空间,心灵的空间都是自由的。

  T:同是写自由。我做这些事是自由的。这里写谁是自由的?

  S: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由的。

  T: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和童年生活自由有联系吗?为什么写这些话呢?

  S:写所有东西自由,一起写,可以衬托我的`自由。

  T:好,他体会出衬托。

  S:自由和自由在一起,更自由。

  T:前面写的是自由,有没有出现自由。但现在,这里写了。这里是借这里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叫借物抒情。

  T:现在请大家借助“要怎么样,就怎样”,发挥想象写出作者的快乐、幸福。会写吗?(学生思考如何写)

  T:想象一下还可以怎么样?

  交流读一读。

  S:我愿意摘花就摘花,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吃芒瓜,要怎么就怎么玩,玩到深夜也没人管(那是有人管的)。

  S:种花、 踢飞种子,愿意吃柿子,就把柿子树吃完(那不行),想玩电脑多久就多久。(你写着写着写到自己身上了。)

  S:铲地、拔草、让生活充满花香。愿意浇花就是浇花,把花淹死也没人管。

  S:我的生活是自由的。我愿意摘花,把所有的草都留着, 睡觉……若把他们吓跑了,没关系,我知道他们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是自由的……

  T:他注意先写中心句。

  S:……一会儿……,一会儿……

  S: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愿意玩耍就玩耍, ……即使……一会儿……(写得和课文内容很像)。

  【评: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体现“自由”的词句,用自己的充满感情的朗读读出“自由”,最终能够感受“我”童年的“自由”,这一过程非常流畅自然,得益于教者问题设置巧妙,同时,作者还注重利用文本中的实例,适时地介绍“排比”、“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领会写作的方法和精华。“要怎么样,就怎样”的句式练习,反应了教学要求,不仅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趁热打铁,更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T:如果每个同学用这样的写法,写你现在的生活能写出来吗?

  T:写不出来 为什么?

  S:我们没有文中作者那么自由。

  S:我得写出来,我爸爸妈妈是民主的。

  T:你看,他的爸爸妈妈是民主的,你的爸爸妈妈不民主。

  T:作者因为有祖父。所以开头这句话是这样写的。读一读。

  S:呼兰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

  T:你发现作者写得很特别吗?呼兰河小城里就住着他的祖父。

  S:还住他的父母。

  T: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就住着他的祖父?有没有亲戚?——有啊,他的姑妈住在这样。

  S:——可能是因为有大园子(笑)。

  S:因为主要描写的是我和祖父。

  S:主角是我的祖父。

  S:祖父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S:祖父非常疼爱我的,又引出下文。

  S:祖父对作者非常疼爱,开头就想突出祖父。

  T: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为他给他幸福的童年。作者萧红,从小父亲不喜欢她,妈妈去世了,后妈更不喜欢她。再读。

  T:这里写出了祖父的爱。

  T:所以课题写《我和祖父的园子》。

  T:如果你一天,两天,如果一直在园子里,会有什么感受。别回答,先去看看《呼兰河传》,看完后,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文章是要用一倍子读了。

  【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从新的角度审视“我”的园子,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挖掘。】

  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读一读第13自然段,再次感受下萧红笔下珍藏的园子。

  S:生随音乐齐读。

  T:萧红的园子里充满了爱,有爱的天地真好,在你们的童年里有这样的天地吗?

  师生漫谈童年趣事。

  【评: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美好动听的背景音乐中富有感情地朗读,再次以自己的朗读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评课: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董一红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作品,写得至真至纯。短文以“爱”为核心,让“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

  董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问题情境的巧妙设置,善于以问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萧红对“园子”的怀念之“情”,对祖父的敬爱、想念之“情”,祖父对“我”的关爱之情。魏老师紧紧抓住这条情感线索,通过一个个连贯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这些情感渐渐清晰为同学们所理解,所感动。董老师善于提问,而且逻辑性极强,看似“离题”,却是巧妙有章的。往往待到下一个问题出现,你才恍然大悟,之前的那些问题只是铺垫,没有上一个问题的巧妙的铺垫,课堂教学就会停滞受阻,情感无法进一步升华,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准确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置能大大推进教学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者提问的时候,善于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适当帮助引导学生去说去总结。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去提不同难度的问题,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董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魏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又从10个“就”字上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魏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同时,董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到位,也很独特,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抓得很准。只有教师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解读。”,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作好充分的准备,该注意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要预设明确的练习点,训练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训练到位扎实。总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让语文学科姓“语”,引导孩子在文本的解读中,达到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学性的互融互进,凭借丰富动人的语言文字敲击孩子们的心灵,让语文的“语言”的魅力打动孩子们的心。而董老师也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他的教学过程,很多需要学生朗读的部分,他用幻灯片展出来,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这样就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 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齐读课题。

  师:作为高年级的同学,一定有办法认识生字新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出示课件:

  1.“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溜平。”指一生读。

  师:“下种”指什么? 指一生答。

  2.“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那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那锄头的‘头’来铲。”指一生读。

  师:“杆”还有哪个读音?指生答。

  师:你认为课文中还有那些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

  生:……

  师:浏览课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1:这是个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板书:自由自在

  生2:这是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师:板书:生机

  生3:这是个快乐的园子。 师:板书:快乐

  生3:这是个热闹的园子。 师:板书:热闹

  生3:这是个幸福的园子。 师:板书:幸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么多的感悟。走进课文,看看哪个镜头,哪个句子词语能体现这是个自由自在、快乐的园子?动笔画一画有关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

  师巡视。

  师:同学们很擅长默读,那就在画的句子旁边写下你的读书感受。

  生自学。

  师:现在我们来做交流。交流的时候要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生1:“当祖父下种……踢飞了。”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段话读出自由和快乐?

  一生读。

  师:自读12段,大声读,谈谈你的感悟。

  生1:……

  生2:……

  师:大声喊出来。“下雨了!下雨了!” 生齐读。

  师:再读读有没有更深的感悟?

  生1:……

  生2:……

  师:祖父在教我干什么?指生答。

  师:祖父为什么要教我辨认狗尾草和谷穗?

  生1:……

  生2:……

  指生读句子。师:小作者真是个捣蛋鬼!把种子踢飞了,把韭菜割掉了,把禾苗当狗尾巴草铲掉了……为什么我在这里这样自由自在和快乐呢?

  指生说。

  师:放声读,把描写祖父的语句画下来。

  指生读句子。

  师:我为什么在这里瞎闹,简直是肆无忌惮?

  指生说。教师板书:爱

  师:你从哪儿看出祖父爱我?

  生说。师:这名同学联系上下文,抓住了一个细节。

  出示课件:“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 师:从笑声中你听到什么?

  生:祖父很爱我。

  师:祖父深爱着我。那么我呢?出示句子:“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拔草。”

  师:祖父在园子里,我就在--------齐说。

  祖父拔草,我就----------齐说。

  祖父扇扇子,我就--------齐说。

  师:这让我们感受到祖孙之间深深的爱。除了这些,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我的快乐?

  出示:“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又高又远。”

  大声读此段。

  师:园子里生命的自由自在,就是仅写这些小生命的自由自在吗?

  生:借助写园子里各种生命的自由自在,写出了我的自由自在。

  师:这就是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师:默读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这种自由自在?

  生:排比,拟人 夸张。

  师:借助这种手法写一写作者的自由自在。换一个句式更好。拿起笔来写在本子上。

  全班交流。

  师:正是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我才在园子这么自由自在。

  出示作业:阅读《呼兰河传》,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快乐。

  师:下课。

  板书设计: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自在 生机

  快乐 热闹 (爱)

  幸福

  评课:

  今天,听了徐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受益匪浅。

  徐老师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自由”一词构筑执教理念。让学生读中体会园子中的趣闻趣事,让学生感受祖父的包容与疼爱,从而找到令萧红自由的真正的原因;徐老师破题的'着眼点放在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先从园子中的动植物说起,通过朗读了解到园子带给诸如“黄瓜”“蜂子”“蝴蝶”“倭瓜”“玉米”等生物的自由,转折到,人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也同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景与情交叉在一起,物与人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个专属于祖父和我的世界中,神马都是开心的、美丽的、充满童话情节的。

  徐老师努力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地逐层推进,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将体现“自由玩闹”的段落读到哪,课堂就推进到哪,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而是学生驾御着老师的课堂在行进。可以先读最后一段,也可以先读中间一段,还可以前后轮流转换着读,一切的一切,体现着民主里集中,集中里民主。

  此外,文中祖父的“笑”的细节颇耐人寻味,所以教学中徐教师抓住了祖父那个特别亲切的表情——“笑”来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通过对祖父的“笑”的想象、言说,引导学生感悟祖父一次次笑容背后的真正内涵。学生从“笑”字中读出祖父的和蔼、慈祥、宽容和爱。把祖父的笑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对园子爱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

  一般状态下的语文课堂程序是质疑——释疑——总结,但在徐老师的课堂中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徐老师在学完全文后,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呼兰河城那么大,为什么写住着的人就只是祖父呢?”。说老实话,一般情况下,我们学完全文了就不再进行更多的提问了,而这个问题却不能回避,是的,在萧红的世界里,祖父是唯一能给她自由与快乐的人,所以,萧红的经历越坎坷,对祖父的怀念会越深。这个问题不是多余的,而是必须的。

  求同、存异、探索、创新……这就是今天徐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我的启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多向徐老师学习,不求能达到她的教学水平,哪怕是提高那么一点点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和评课稿】相关文章:

精选《我和祖父的园子》评课稿(通用11篇)02-18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6

[经典]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4-15

《我和祖父的园子》语文教学反思03-30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全程实录(精选5篇)05-19

祖父的园子作文07-08

【经典】祖父的园子作文09-06

老祖父和孙子09-21

听课评课心得03-11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