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神奇的克隆》名师教学实录

时间:2021-03-30 16:28:52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神奇的克隆》名师教学实录

  (一) 课文知识

《神奇的克隆》名师教学实录

  师:《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知识性文章,里面有不少关于克隆的知识。知识要记。记住了,别人才说你有知识。给大家五分钟,边读边记,看谁记得快,记得多。

  (五分钟后)

  生:我知道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师:请写在黑板上: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生:一般的高等动物,都是有性繁殖的,都有爸爸妈妈。

  师:请你写:高等动物是有性繁殖。

  生:有一些植物先天会克隆。

  师:请你写“植物的先天克隆”。哪些植物会克隆?

  生:马铃薯、柳树、仙人掌等。

  师:请写到黑板上。

  生:植物的克隆还有压条和嫁接。

  师:对,你的记性真好,这些细节都记住了。

  生:1996年,世界上克隆出了第一只克隆羊,它是高等动物的克隆。

  师:对,1996年,我不会忘记,1996年我结婚。请你写上去。

  生:一些细菌也会克隆,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这是低等动物的克隆。

  生:不对,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师:“生物”和“动物”,不是一个意思。请你板书:低等生物的克隆。

  (师请学生看黑板,朗读黑板上的内容。)

  师:这些都是关于克隆的知识,有关于克隆用处的知识吗?

  生:我知道克隆可以培育优良的家禽,提高饲养效率。

  师:请你板书。

  生:克隆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

  师:“濒临”这个词会不会写?——不会?看一下书,再写到黑板上。

  生: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制造”人的耳朵、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

  师:可以概括为“挽救人的生命”。

  (好些同学在板书)

  师:关于克隆,可以写一本书、两本书。我们的课本只有一点点。读的时候,你肯定会觉得不满足,想发问。我的问题:为什么那只羊用乡村歌手的名字“多利”呢?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多利羊”出生后,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和小羊一样,慢慢长大的?

  生:我想知道,多利羊后来怎么样了?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第一个克隆的动物是羊,而不是猪、牛?

  生:我想知道克隆一只羊,需要多长时间。

  师:这些知识,都很有意思。很多知识,我们可以网上查阅,去弄明白。我上网查了,才知道,研究克隆的首席科学家,他最喜欢听女歌手多利·帕顿的歌,因此,取名多利。我顺便还听了多利·帕顿的歌,蛮好听的。——要是你将来克隆出一个小猪,你又很喜欢张杰,你可以叫那只小猪为“张杰”。

  (生朗读黑板上的内容)

  (二) 内在的“线”

  师:黑板上的内容,很乱,东一句西一句的。这篇课文,叫说明文。我们看到的课文,是一个成品。说明文,成品之前,有好几个步骤。第一步,将你要说明的那个东西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不管乱不乱。就像黑板上的。第二步,给这些凌乱的、没条理的知识点,整理、归类。请你默读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黑板上的内容该怎么归类?

  生:先有性繁殖、再无性繁殖也就是克隆,接着写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

  (师随生整理,在黑板上标注序号。生齐读。)

  师:这个顺序里有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了,你发现“线”了吗?

  生:从我们熟悉的到不熟悉的,从简单的到复杂的。

  师:有了这样一条隐藏的线,作者就把凌乱的材料,变得井然有序了。“线”,很重要。写作文,你一定要想一想,“我的线”呢?

  师:剩下的内容,写克隆的好处的。四个内容,能不能随便排列?

  生:不能,第一是农产品,第二是家禽,第三是挽救动物,第四是挽救人的生命。

  师:这么排,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低级的好处到高级的好处。

  师:对,也是一根“线”。写作文,要像作者那样,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把内容串起来。——这四个内容,写了几自然段?

  生:两个自然段。

  师:(指黑板)为什么这两个可以合并?

  生:这两个都是写“挽救生命”的,还有两个都是写“提高产量”的。

  师:对,怎样合并在一个段落里写,也有讲究。——咱们一起来读这两个自然段,感受感受。

  (生读)

  师:我们看到的课文,是有序的作品。黑板上,“凌乱的材料”到“有序的材料”的过程,我们往往看不到。然而,说明文、很多其他的作文,就是这么一步步来的。写之前,把写的东西罗列下来,乱七八糟地写在纸上;再把纸上的东西,想出个条理,分出个类别。这是非常好的写作习惯,也是一项实用的写作技能。

  (三) 写作目的

  师: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孙大圣”就是“孙悟空”,为什么一会儿“孙大圣”,一会儿“孙悟空”的?

  生:避免用词的重复。

  (师出示: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

  紧急关头,他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师:这段话写得不详细,“孙大圣”后面,可以添不少内容,比如: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不满玉帝老儿只给他个弼马温,一气之下,大闹天宫,回了花果山。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也很生气,派了天兵天将前往花果山,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带领猴子猴孙,前来应战。只见云头的天兵天将密密麻麻,根本无法抵挡,紧急关头,他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生读)

  师:改后的开头,详细多了,也生动多了。你认为,课文的开头用我的好,还是书上的好?

  生:书上的。

  师:我写得比书上的多、生动,为什么不好?

  生:这段话的目的,是要引出“克隆”,不是介绍孙悟空有多么厉害。

  师:哦,课文的目的不在孙悟空。——详写或略写,要看你的作文的目的。有的同学,写了两三年作文,没什么进步,他们写作文的目的错了,只想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这个“作业”。这段话的目的不是写孙悟空的厉害,而是——

  生:要引出“克隆”。

  师:你为什么写这篇作文,为什么写这段话,把“目的”放在心头,才能知道什么地方要详写,什么地方要略写。

  (四) 标点符号

  ●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

  (学生朗读,教师依次出示句子。)

  师:这个标点符号,叫什么?(课件出示分号)——知道什么时候用分号吗?

  生:几个意思差不多的时候,用分号。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师:“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也是“内容并列”,为什么用的是逗号?“内容并列”,还不能用分号,使用分号前,必须用过了逗号。这里用过了(师在课件上圈出逗号)。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师:这一句也是。内容并列,分号前又用过了逗号(师在课件上圈出逗号、分号)。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师:画线的句子,这里没有用过逗号,为什么直接用分号了呢?

  (生沉思)

  生:后面的句子里,用过了逗号。

  师:对。几个句子,内容并列,只要其中的`一个,用过了逗号,整个句子就要用分号。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 能够 制造 出人的耳朵 软骨 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 ……

  师:细节最能见你的真功夫。标点就是个细节,可以看出你的语文基本功。注意,上面的话,我删去了“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该怎么填标点?

  (生练习,师巡视)

  师:我发现了两种做法: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

  生:第二个对。前后两个分句里,都没有用过逗号,这里只要用逗号,而不用分号。

  师:同学们,每一篇课文,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看你会不会读,会不会学,从什么角度去学。这一课,从知识的角度,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关于克隆的知识。

  师:从作文的角度,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作文前,要把想到的罗列下来,再整理,分类。

  生:我学到了什么地方详写、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

  生:分号的用法,我有点懂了。

  师:每一篇课文,你都要这么学,既学到知识,又学到作文的本领。那多好。下课。

  评析:

  管老师给自己的课定位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我认真读了实录,发现四个板块,果然都指向写作,没有一个板块是凑数。更加值得学习的是,在这样一篇并不高明的说明性文章里,管建刚准确地拎出了这篇文章写作能力的点,一个都没浪费,每一个都练得那么到位。

  从学生最后的总结看,四个板块至少学到了:

  一,“关于克隆的知识”。

  二,“作文前,要把想到的罗列下来,再整理,分类”。

  三,“什么地方详写、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

  四,“分号的用法”。

  我佩服管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这种选择。

  1. 第一个板块让学生学习“关于克隆的知识”,是非教不可的。毕竟这是一篇传递知识的文章。有效提取信息也是一种颇为重要的能力。何况,管建刚后面还要用这些信息(知识)训练写作内在的那条“线”。

  2. 这篇文章,看起来就像一篇学生范文,好像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从说明手法运用上看也没多少亮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从传递的信息看,是十几年前的旧新闻、旧知识、旧信息,不能有效刺激学生阅读欲望。

  那么,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就是文章写作内在的“线”。

  这条“线”有逻辑,有层次,有条理,对学生自己写作文有用。多练上几篇这样的文章,自己写作文内在也就有条线,而不至于东扯葫芦西扯瓢了。

  因此,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是抓住了这篇课文含金量最高的东西。

  3. 第三个板块,是学习“什么地方详写、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这是管建刚有感于学生作文存在这样的问题,因而特意训练的。

  4. 相信“分号的用法”不少老师也教过,但不知道有没有管建刚教的这样透彻。“几个句子,内容并列,只要其中一个用过逗号,那么,句子之间就要用分号。”——我打赌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老师昏昏,学生势必昏昏。

  总的看,管建刚教的这四个板块各有其用意。前一个,是在学文体——让学生吸收了这篇课文作为说明性文章的精华。中间两个,是在学文章——“什么地方详细、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最后一个“分号的用法”是学标点的正确运用。

  无论哪一个板块,都是因为学生作文存在这些问题,所以要借这篇课文,来矫正这些问题;这就是“课文只是个例子”,这就是“有效训练”,这就是“高效课堂”,这就是指向表达,这就是从写作的角度教阅读。

  这些就是管建刚这课的意义所在。

【《神奇的克隆》名师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奇妙的克隆》优秀教学实录05-17

鲁迅《雪》名师教学实录03-31

《月光启蒙》名师教学实录07-09

名师《青蛙看海》教学实录06-09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附点评」06-0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教学实录04-09

《行路难》名师教学实录03-05

《往事依依》名师教学实录整理03-05

《猴子种果树》名师教学实录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