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三则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一
今天继续教学《陶校长的演讲》。说句心里话,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除了读后就可以知道的“四问”外,还需要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再一次横在了我的面前,以至于开始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不知如何下手的感受非常强烈。
文章的内容不需要过多的关注,那么唯一可以追问的就是文章的形式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演讲稿,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文学样式,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讲为主,二是演为辅,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文字信息,讲的内容和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既然是演讲,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这在第一节中就被开门见山,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主题——具体阐述——总结全文。这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演讲形式的过程。
形式的问题解决了,思想性还是不能忽略的。我给学生出示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两年多年前,曾子就说了,他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二是和朋友相处有没有做到诚信?学习到的东西有没有得以温习?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所谓“独善其身”,而陶校长所做的这个演讲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一个表情严肃而又和蔼,激昂而又深情的陶校长。这样的谆谆教诲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践行!
这觉得这样处理比单纯地让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课文、老师单纯地去讲解分析要好得多,一是它注重了对文章主体语言形式的关注,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界,找到了“四问”的历史支撑,使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厚重感,而这又恰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二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首先,我让学生读题质疑,学生问“陶校长是谁?”“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接着,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接着,我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资料,了解了陶行知校长对同学的关爱以及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本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我觉得不宜打乱原有顺序进行教学。文章第二、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的结构很相似,都是按照“问的是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我主要是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第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以学生自主读悟、相互交流为主。在理解“四问”中的“怎么办”时,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因此我主要用一些鲜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说明的道理,效果较好。比如在引导理解“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怎样是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谈得很多,也很好。
另外,“四问”的结构类似,我在教学的时候才用“教”(导读“问身体”一段)——“扶”(导学“问学问”一段)——“放”(自学“问工作、问道德”两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问身体”一段,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划分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遵循着这样的结构,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也能够很快理清段落层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复述课文,学生在理清脉络之后,复述课文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三
今天继续教学《陶校长的演讲》。说句心里话,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除了读后就可以知道的“四问”外,还需要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再一次横在了我的面前,以至于开始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当一位教师面对着一篇文章时不知如何下手时这种感受就会非常强烈。
文章的内容不需要过多的关注,那么唯一可以追问的就是文章的形式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演讲稿,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文学样式,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讲为主,二是演为辅,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文字信息,讲的内容和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既然是演讲,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这在第一节中就被开门见山,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主题——具体阐述——总结全文。这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演讲形式的过程。
形式的问题解决了,思想性还是不能忽略的。我给学生出示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两年多年前,曾子就说了,他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二是和朋友相处有没有做到诚信?学习到的东西有没有得以温习?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所谓“独善其身”,而陶校长所做的这个演讲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一个表情严肃而又和蔼,激昂而又深情的陶校长。这样的谆谆教诲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践行!
这觉得这样处理比单纯地让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课文、老师单纯地去讲解分析要好得多,一是它注重了对文章主体语言形式的关注,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界,找到了“四问”的历史支撑,使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厚重感,而这又恰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那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陶行知的了解还局限于一个干瘪的文字罗列层面,没有更为生动和贴近的东西,陶校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这样的演讲,自然有它的时代的影子,而这我远远没有涉及。
二、对典型文本的遣词形式没有关注。演讲应该用的是口头语言,没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与书面语言进行比较,这实是一种失误。
【《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后反思01-10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08-16
小学语文《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及反思06-27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04-15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12-12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01-20
语文《船长》教后反思01-11
《推敲》教后反思汇编06-15
《an en in》教后反思汇编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