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精选8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您好!》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1
正逢教师节之前,我们学习了第一课《老师,您好!》。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因为这是我接手新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究竟这班学生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说实话,我心里很没底。教学这首诗时,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的大意。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 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
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值得称赞,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努力、认真地倾听,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学生的普通话朗读了。除了贾逸君、程可爽朗读发音还比较准确外,其他人平翘舌音严重不分,有的学生读出的一句话中竟然能出现多处错音。我只好不断地纠正他们发音有错的地方,可还是收效甚微。
字音都读不准,那朗读时“情”又何谈而来?看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发音,逐渐提高朗读水平是我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2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赞美老师的诗篇,同时练笔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将对自己老师的崇敬之情倾注笔端。我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用生活中天天运用到的师生对话,“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在师生问候之后,迅速让学生回忆刚才说的话,激发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作铺垫。这里是想体现感情上的牵引。在课文教学中我通过举出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在老师培养下成才的例子说明老师的伟大作用,并用换句型的方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为读好句子服务。这儿主要想体现的是朗读上的指导。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在这篇课文教学过后,眼看就是教师节了,联系教师节,让孩子模仿课文,也去动一动笔,写出你想对老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你在教师节想做的事情,我把这作为一个小练笔,其实后来,我也把这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作文课中,很多孩子的作文让我非常的感动,以至于在孩子们完全自主举办的一堂班会课中,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老师,您好!”其实,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动下,真正做到了课堂课外的融合,真切地诠释出了孩子心中的那句“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3
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
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
(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
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
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
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
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
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
问题反思:
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4
《老师,您好!》是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这首诗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如教学“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时,我引导学生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句的理解,然后再展示经典的故事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理解“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意思。并且启发学生诗人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整堂课下来,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也能保持这种高涨的学习气氛。
2、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从作业中也反映出有的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
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5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也是新授课的第一天——四年级的第一课《老师,您好!》
这一课我一开始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板书“老师”二字,请大家就这个词随便说一说。本来我觉得学生应该很有话说,毕竟学生经常接触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但是实际教学时却让我很尴尬,这个问题出来后,居然是1分钟的沉默。好的,没关系,大家在回想与老师之间的点滴需要一些时间。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居然还是一片死寂,这就不正常。
课后我想了很久,是这个问题太难了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说什么都是对的。课后我也了解了一下孩子不举手回答的原因——他们怕说错。对于这样一个没有标准达的开放性问题学生怕说错?很显然,孩子们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不符合标准答案的.就全是错的,即使说的有道理。多么可悲!才刚上四年级的孩子,它们的思维已经被固化了。而我和现在的教育模式就是那个刽子手!平常的教学中,批改作业中,自觉不自觉地、显性或隐形地告诉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有答案的。渐渐地,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工具。
很庆幸,今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条件给孩子,培养他们的开放式思维。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6
《老师,您好!》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首先是范读。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本诗歌音韵和谐,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愿望。
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体验。先引导学生体会“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让学生举例理解句子内容,并抓住两个感叹号进行反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感叹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幼苗”这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教师在灯下批改、备课的情景,想象教师耐心地给同学们讲道理的镜头。这样,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做到了朗读与想象并行,入其境而悟其情。
接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最后熟读成诵。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7
在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这一句,我首先告诉学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有这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来,人们渐渐就把老师比做春蚕。学生渐渐清晰,我又让学生再读这一句,并在头脑中想象,仿佛能看到什么,学生读了之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MV,播放完之后我起了个头:“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马上接上去,有的学生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他在聚精会神地为我们批作业、备课,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仅仅从教学方面谈,没有意识到老师的辛劳应该不仅体现在教书,还有如何辛勤育人。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说:“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仅仅在教学上吗,你能联系实际谈谈老师都为同学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一下子像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上次我手用小刀削破了,流血了,是老师把我带到医院包扎伤口,这让我很感动。”一个学生又说:“我三年级时,我天天不做作业,是老师发现了批评教育了我,现在我改掉了这个毛病。”……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感情朗读也很有激情。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 8
放完暑假,同学们又返校了。刚回校园的学生恐怕对老师有点生疏,我生怕上课时出现什么状况。上课了我们学习第一课《老师,您好》,上课前让同学们熟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心灵交融的境界。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本课特别感兴趣,会饱含深情的朗诵而且达到了背诵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对课文进行了讨论、探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经过一番激烈的小组讨论后,一个叫朱晓洁的学生说:“一次老师生病了,还做了大手术,伤口没有长好,就拖着虚弱的身子,用低微的声音给我们上课。我们都知道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您是多么崇高、伟大!”此刻我热泪盈眶,全班同学眼睛湿润了,我和大家被深深的感动。在高潮之时,让同学们再说说你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有的说上祝福的'话语,有的诵读自己的诗歌。其中陈竞翔读完《老师,您辛苦了》这首诗时,恭敬的面对我说:“老师我要把这首诗献给您,作为教师节的礼物。”向我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教材是平台,思考是灵魂,只有把文本用活,方式方法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触动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师,您好!》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老师您好征文03-07
老师您好征文11-12
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语文的课后反思11-26
语文的课后教学反思05-16
老师您好征文15篇11-12
老师您好征文(15篇)11-12
语文课后教学反思03-01
语文的课后教学反思【合集】05-16
语文教学课后反思02-14
语文课后的教学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