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诚实与信任》评课稿?

时间:2021-08-10 18:11:49 四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2017年《诚实与信任》评课稿?汇编

  《诚实与信任》评课稿1

  今天上午听了牟老师执教的《诚实与信任》一课,发现牟老师很会调解课堂气氛,上课前就带领同学们做了“热身运动 ” ,伴随着同学们的歌声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紧张的情绪也得以缓解,为这堂课的成功做了小小的铺垫 。

2017年《诚实与信任》评课稿?汇编

  牟老师总是表现的那么激情四射,语言也极具调动性,所以学生在她的感染下也表现的非常出色,整堂课给我留下的感觉就是活生生的,不呆板,不老套,不虚假。

  总结牟老师的这堂课有三大优点:

  首先是课堂基本思路清晰,从导课、课题质疑、检查预习、小组研读、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等环节,教师穿针引线,把握全局,课堂整体效果良好 。

  其次是重点难点突出。教师把握课文中心,引导孩子自主互助学习,孩子在自主互助的过程中随时提笔记录,可见牟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注重了这一方面的训练 ,孩子们已经养成了看书交流做笔记的好习惯 。

  再次就是教师点拨引导到位,牟老师抓住课文中的空白让孩子们进行补救练笔 ,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这点是值得广大老师学习的。

  当然这堂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将其总结为三点:

  第一是教师对课堂时间调控上稍有欠缺。我觉得调控课堂是教师最应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 ,因为执教者要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适当的调控时间,调控学生,调控课堂的各个环节,调控课堂整体密度,包括调控教师本人的一些授课行为等,如果在某些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为完成本课时目标埋下溃败的伏笔。牟老师在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时,用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今天上午马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课中一试。当然如果我们动动脑子,兴许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第二是某些环节切入不合时宜。牟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忘进行思想教育,这一点做得非常不错,但是在学生刚刚认识这个人物,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更完整的印象时就开始穿插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这未免让人觉得不合时宜。本人认为把这部分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放到俩人的对话之后或学完内容之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主人公的品质,也就更容易联想到生活中的实例,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第三是教师在课堂调控中破坏了文本的完整性。课堂上老师能抓住文本的空白及时进行补救练笔是语文教学中大力提倡的。牟老师做的很不错,当她讲到作者留给小红车主人的字条时,她抓住了字条内容这一文本空白,及时让学生进行了补救练笔:“想一下作者会留给小红车主人怎样的字条呢?请你写下来。”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练笔。由于时间紧,教师还没等到学生写完就开始引导交流(其实孩子们对于这种字条的`格式也忘记了,虽然我们注重的是字条的内容)。其实这一环节的处理是欠妥当的,本人认为空白补救练笔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能进一步加强对人物品质的了解。但是把练笔放在此处却破坏了文本的完整性,也就是像上面说的那样,不合时宜的练笔却反而造成了费时无效的现象。那么练笔是否不要了?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在此环节让学生简单的说一说,或是放到文后拓展阶段,想必会更有成效。

  以上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行家批评指正!

  《诚实与信任》评课稿2

  《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这起小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感受到的黄老师的教学魅力有如下:

  一、钻研教材——重识文本的美丽。

  对语文教师来说,要回归语文,练好内功,教师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感情,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黄老师对于钻研本课教材有这样的尝试。

  1、紧紧扣住课题展开教学。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为什么以此为题呢?是因为作者的诚实和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才赢得了对方的信任的。正因为这样,让学生理解“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就成了课文的难点。

  失误(1):在教学中,没能抓住这点进行解题,课前研究得不够透彻,所以也未能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得不够。

  2、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涵义。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应该认真推敲,反复琢磨,逐句体味。

  失误(2):对“毕竟”一词的理解。

  在对“毕竟”一词的理解中,我让学生把“毕竟”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希望以此让学生了解我是一个诚实、负责任的人。其实换另一种引导方法会更好,可以这样引导:“我是在尽量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继而让学生理解我信任小红车的主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诚实,这样也更加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失误(3):“我”留下了字条,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

  分析这句时,老师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把自己的姓名、电话这么重要的东西告诉给别人?”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理解“我”想让小红车的主人早点联系自己。学生的回答比较多,有的说到老师会要学生的电话可以及时联系,有的说到发生火灾时119会让人留下电话,有的说到坏人要绑架人的时候会要别人的电话,因为回答的答案多,以至于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

  感受:课堂时间,分秒必争!

  二、扎实训练——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

  虽然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母语,语文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搞好“工具性”这个保底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一定要实而又实。

  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朗读。

  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读出“味”来,读出“情”来。黄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时把握住了“感谢”,当给学生配乐朗读时,两位同学都进入了角色。

  2、标点符号也含情。

  “噢”只是第一声,为什么后面会是感叹号呢?

  失误(4):学生的回答有高兴有兴奋。其实在此老师忽略了一点,可能也会有一份忐忑不安,因为“我”并不知道小红车的主人打电话过来是不是来敲诈的,或者是来质问的。这里缺少了多元化的解读。

  疑惑:既然“我”是一个诚实且信任别人的人,把自己的电话留下来就是为了等待小红车的主人早日联系自己好赔偿损失,我认为当他接到电话时,最多的感受还是应该是一种惊喜与期待吧。——个人感受。

  三、适度拓展——增加课堂的容量。

  重视拓展性教学,有助于教学的开放,课堂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完课文,老师请学生们阅读课外一个诚信小故事,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因为时间关系,说的比较少,但学生的感情都已到位。

【《诚实与信任》评课稿?】相关文章:

《春联》评课稿11-29

《春》评课稿03-20

诚实和信任05-29

诚实和信任05-29

诚实与信任作文11-01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说课08-04

编写童话评课稿11-02

春联评课稿范文12-06

《画风》评课稿范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