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上第22课《九色鹿》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09 18:58:20 四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四上第22课《九色鹿》教学反思

  《九色鹿》教学反思一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严惩。课文主要是要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懂得感恩的道理。文章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讲完课后我进行了思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进步和成长。

苏教版四上第22课《九色鹿》教学反思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的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独立开来。我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渗透了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例如文章的结构,《九色鹿》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明白,写一件事我们应该按这个顺序写,这样,不仅可以为下节课的复述课文做准备,而且以后学生在写作时遇到写事的习作就会知道按什么顺序写了。除了文章结构以外,还包括文章中出现的句式:反问句,设问句等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当然还有关联词。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用这个关联词,表示什么意思,都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学生以后自然就会运用在写作,说话当中去。

  二、板书

  板书在一节课中同样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1、板书要讲究完整性,所以我既然写上了调达这个人物,那么在调达的人物下也应该相应写上反映他品质的词。这样一来,不仅完整了板书,也帮孩子积累了词语。

  2、在这节课中,九色鹿是主要人物,调达的“恶”完全是来反衬九色鹿的“善”。那么,在板书中,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出九色鹿的“善”。

  3、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的孩子生活着的社会是现实的,我们不能只让孩子看到善的一面而完全忽视恶的一面。

  三、作业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是这样来设计作业的:如果让你来赞一赞九色鹿,你打算怎么来赞美?学生说,然后相机出示3个要求:1讲故事(复述课文)2表演课本剧(分角色表演)3摘录优美词句(帮助孩子积累词语)

  但在这样的环节中,孩子说了很多种方式,看似很热闹,但是也存在弊端。作业的布置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如果仅仅是追求课堂上的一种氛围,而让孩子潜意识地认为:作业只要说说不一定要做,那么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孩子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想,把“你想怎么赞美九色鹿”这个问题去掉,直接出示作业要求会来的更清晰,目的也更明确。

  讲完这一课后,我受益非浅,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一堂课要成功,更不能只考虑环节设计的精致,更要关注孩子,真正做到从文本出发,从孩子出发,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

  《九色鹿》教学反思二

  《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大胆地说,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分成了四大版块。第一个版块是课件激趣导入新课;第二大版块是精读感悟主要人物形象;第三大版块是表演故事,体会道理;第四大版块是总结课文、布置作业。我的每一步设计都围绕课题来展开。我的这一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课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二是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积累。

  没有预设的课堂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如果某节课从头到尾都是非预设下的生成,要么是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教师对课研究得不深入造成的。我认为一节课它体现的生成应该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在表演第3、4、5、6、7、8自然段之前,我估计到学生在表演第4自然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没有对话描写,所以我在表演前让学生读这一小节,理解郑重起誓后,追问学生:调达郑重起誓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走进文本中的人物,揣摩人物心理,畅所欲言。因而在表演时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如果我在课前对这一细节没有进行预设,学生就表演不好这一自然段。动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我在这一堂课中多处体现了这一点。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此时,学生就会联想到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文本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在这一堂课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朗读。特别是第8自然段中九色鹿斥责调达的一段话。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九色鹿的愤慨在朗读中得以体现,九色鹿的机智勇敢也让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最后一环节--让学生替国王写皇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为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另外,我发现课文中人物语言很有特色,但是也留下了许多可供我们去挖掘的空间:(1)调达在被九色鹿救下之后,“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站在国王的皇榜前,调达的心里会怎样想呢?(我觉得这些正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契机,如果能巧妙地加以引导,不就彻底解决了自己的疑问了吗?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读书和思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书和思维过程中,深刻认识善与恶、美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与新课程同成长,与新教材共发展,与教育科研齐绽放。

  《九色鹿》教学反思三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问中的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课堂上,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我还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到位,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同时我还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当时调达会怎样向九色鹿起誓,会怎样说,怎样做?这样,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才能更好感悟课文。

【四上第22课《九色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九色鹿教学反思11-07

《九色鹿》教学反思04-01

课文九色鹿教学反思03-10

苏教版语文四上第9课《泉城》教学反思05-31

《九色鹿》的语文教学反思01-15

《九色鹿》语文教学反思01-18

苏教版四上第8课《虎门销烟》教学反思05-31

苏教版四上第13课《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06-22

苏教版四上第10课《九寨沟》教学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