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1、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第一篇
《田园诗情》之美,在一种意境。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重视朗读和谈感受,来体会田园的宁静安闲。特别是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我问:读了课文内容,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对文字所表现的画面也能娓娓道来,知识思维局限于文章内容,让他们再说说还有什么状态下的牛,学生说的不多。
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首尾呼应的关系,以第一节为引,最后一节为结,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总分总的文章构成方式也一目了然,还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如果设计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应该会有不错的拓展。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第二篇
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第三篇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课文以优美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感悟荷兰的美,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语句。由于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学校前一周备课后我就着手做了课件,上课时我将这些课件恰到好处的呈现给学生,效果不错。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如果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本课时,当学生读出“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自由驰骋。辽阔的原野似乎归他们所有,他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时,他们说从中体会到了骏马的强壮,我接着问:“从哪体会到的?”他们就找到了“剽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接着我继续问:“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又读,说读出了马多,从“成群”这儿体会到的,然后我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这些体会读出来,他们一下子就读好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从读中感悟到了荷兰这个国家的美,连动物都生活得如此惬意,真好!
【四年级上册《11、田园诗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田园诗情语文教学反思07-08
苏教版四上《11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反思06-2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1、田园诗情》课文04-03
四年级语文上册《田园诗情》教学课件08-15
《田园诗情》优秀教学实录06-13
苏教版四上第11课《田园诗情》教后反思06-17
四年级语文上册《田园诗情》教案05-05
《田园诗情》优质教学案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