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

时间:2021-08-10 14:29:02 三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汇编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1】

  《拉萨的天空》一文,文章短,内涵深,作者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拉萨天空独特的“蓝”。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老师在教学中几点做法值得学习。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汇编

  一、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

  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老师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在低回的音乐背景下用自己饱含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此时老师要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他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

  二、在平等的对话中感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课上老师没有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天空蓝的句子,仔仔细细读一读,想想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在这里教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中教师的适时点拨、激励,有效地煽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与教师对话,生生对话中,不断实践着思维的碰撞,不断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认识。

  教师还采取引读、自读、范读、齐读等手段,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以读抒情。

  最后教师再次运用多媒体展示拉萨不一样的天空,让学生在充分领悟了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上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也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

  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当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为他人的视点所唤醒,这样才会产生新的思想,才会出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样的对话才是真实有效的。

  三、在智慧的评价中提升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及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创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要以激励为主,但也不等于说可以盲目鼓励。这位老师的评价语准确而中肯,既具有指导性又具有启发性。如:学生在品读“天空蓝得像蓝宝石”这一句时,一时难以深入,老师作了这样的评价:你见过蓝宝石吗?蓝宝石是怎样的?学生顿时打开了思路,有的说“蓝得像宝石一样深邃、沉静”,有的说“晶莹剔透,一碧如洗”在这老师的评价语就起到了引领和开拓学生思路的作用。

  老师的评价还非常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如当学生品味蓝天的美情不自禁地背诵起《夜宿山寺》这首诗时,老师说“这不正是拉萨的天空带给我们的联想么。”这一评价很好地教会学生怎样去品味语言,就是要在朗读的基础上凭借文本展开合理的联想。美妙的联想能补充对文本的理解,甚至能创造文本的意义。

  这位老师的评价让我们看到好的评价不只是一种判断、认可,更是一种引领、开启、拓展,它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总结感悟,提升学习经验,从而使学生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2】

  本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如:对天空的蓝,用“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描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将拉萨天空之蓝再现在人们的眼前。

  蔡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借助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拉萨天空的美,指导学生细细品读语言,在朗读中感悟拉萨天空的特点,在领悟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

  1、重点突出,指导学生读中感悟,再读出感受。

  郭老师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整节课以“读”为主线,配以适当的说练,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再读出感受。课文的第二到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角度赞美了拉萨天空的蓝。蔡老师先让学生自读,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细细品读,继而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和同桌交流感受,让学生边读边品,把感悟到的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逐步提高学生感悟、朗读的能力。

  2、借住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感悟。

  拉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神秘和向往的,它的天空是如何的透亮、如何的湛蓝,光靠书中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蔡老师出示了拉萨天空的图片,美轮美奂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段中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拉萨天空蓝得纯净、明洁,蔡老师通过语言的渗透和图片的结合,引导学生抓住“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体会拉萨天空的蓝,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让学生感受到这触手可及的境地。

  3、照顾差异,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

  每个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是不同的,蔡老师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在课文的拓展练习方面,郭老师增设了“争做最佳小导游”的环节,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些能力稍弱的同学可以借助书中的语言向游客介绍,而对一些语感较好的同学,郭老师鼓励他们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向游客们介绍,看谁说的旅游词最吸引人。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相关文章:

《春联》评课稿11-29

《春》评课稿03-20

语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03-23

拉萨的天空读后感12-11

春联评课稿范文12-06

编写童话评课稿11-02

《检阅》课文评课稿04-03

《绝招》评课稿范文04-05

《池上》说课稿+评课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