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指导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2
教学内容:
《练习二 》
教学目标: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一组描写景物的成语。
4、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竖”。
教学重难点:
1、字: 漾、蔫、挎、蹑
2、成语: “高堂广厦” 等八个成语。
3、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教学准备:
课件 图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学习方法。
2、书写“异、齐、养”三个字中的“撇”和“竖”两个笔画。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出示:
漾: ① 水面轻微动荡。
② 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5、指名说应选哪一种解释并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钟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懂题目要求。
② 小组成员合作,并选择确切的解释。
③ 由组长记录下答案。
2、组织学习小学汇报。
3、师引导其他学生评议。
蔫性子: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篮子:胳膊上挂着。
蹑着脚:踮着脚,动作很轻。
第三部分
1、小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
2、我的十分钟
出示8个成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读准字音,把成语读正确。
② 结合课前的预习,小组成员合作理解成语的意思。
③ 组长记录下自己小组成员不理解的成语。
3、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4、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并提出以下问题全班同学交流。
①每一行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八个成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5、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② 针对不同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小组内讨论。
③ 小组内成员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表演。
组织学习小组汇报。
3、师相机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集体讨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①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②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
5、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6、教师总结。
三、教学第六题:学写毛笔字
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
① 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② 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
③ 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
3、学生练习书写。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好习惯”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渎课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将一辈子受益,并对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好习惯》安排在第一单元,可见它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单元。
《不懂就问》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它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学习时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学情分析:
孙中山这一人物虽然不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关注课文的主人公,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探讨“不懂就问”这一良好习惯的益处及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而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2、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阅读中独立识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进而善问、会问。
4、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不懂就问的益处,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
设计理念:
前几册的教学以教师“导学”为主,从学习本课开始,要逐渐形成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讨论的自主学习方式。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从而在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收集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
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板书课题)
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3、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分不开,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正音。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那句话读懂的?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照例、壮着胆子等词体会孙中山是如何学习的。
通过同学们的反映:高声念书、吓呆了、鸦雀无声体会同学们震惊、害怕的心情,以及当时的紧张气氛。
通过先生态度的变化:拿着戒尺,厉声问、收起戒尺、讲得很仔细体会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打动。
在学生提问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不重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四)朗读欣赏,升华情感
课文中那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找出来读给同学听,说说为什么?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说说因为你的好问或不好问,得到了哪些益处或损失?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热、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读秋天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教具准备:
收集树叶或者图片(如银杏叶),录音机,磁带,课件等。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雷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又象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是美好的,神奇的,又是令人陶醉的。
二、动情朗读,感受美景
1、师:你喜欢《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吗》?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读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好吗?
2、学生有选择地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3、组织学生对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提自己的建议)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师适时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过渡:好,同学们,现在你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后的收获。
3、组织学生班上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师:喜爱秋雨颜色的小朋友,你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
(1)学生读文汇报,其他补充回答。
师:秋雨的颜色可真多呀!你们看!
(2)可见展示:(填一填、读一读)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
()的果树()的菊花
(3)口头练习填写,指名读,齐读。
师:秋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是——(生:五彩缤纷)那么,你知道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词语的含义。
师:你喜欢秋雨的颜色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句)
(5)学生汇报,师随机出示下列句子,并知道朗读、品味。
黄黄的叶子象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风的凉爽。
师:秋雨不仅有好看的.颜色,还有好闻的气味,谁闻到了?
(6)生读文或口述。
师:秋天的雨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生:冬天到了)还有谁也听到这个消息了?
(7)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8)拓展:你还知道那些动物植物也在准备过冬呢?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丰收、欢乐)
3、学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钢琴曲《秋天的私语》)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完,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到课外去寻找吧!
4、自选作业:
(1)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秋游。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6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4)写一写。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布局。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2)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5)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以曲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毛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6)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7)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8)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学生练写长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
(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
(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3、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7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2、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3、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4、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8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带读全诗。
(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
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
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
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
(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2)学生练习写长横
(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
学生练习写短横。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
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
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
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例生:我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
7.教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
8.学生评议。
二、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
三、师随机进行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教案03-1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11-0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课》教案03-2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教案03-3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三教案范文10-15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卷03-22
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试卷03-2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4语文教案04-0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四教案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