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黄河颂》评课
《黄河颂》评课一
今天听了杨静怡老师执教的《黄河颂》,现简评如下:
第一,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的明晰。
教学目标明确,简约明了。两个目标:一、激情诵读,读出气势;二、深情体味,读出感情。围绕上述目标,杨老师分四个板块逐步推进教学,整个教学流程较为完整顺畅,思路清晰,联系紧密,自然融合为一体。
第二,彰显了文本特点,重视朗读、诵读。
《黄河颂》是一首诗歌,诗歌的教学要突出诗歌的诵读。杨老师以“读”的教学方法为主线,贯穿整堂课,激情澎湃的读书声是这节课最为突出的亮点。文本承载的就是黄河雄伟宏大的气魄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师生的朗读也彰显得很大气,荡气回肠,展示了黄河的奔放咆哮、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勇往直前。更可贵的是杨老师朗读指导的细致、得法,且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放开读、读得好。有时,一次读效果不好,再读;二次不行,第三次读。
第三,大量的插入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辅助资料,使用很恰当。
《黄河颂》评课二
马老师的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青刀度的优秀案例。
解说很自然、优美,声音适合朗诵,但激情欠缺。提问有些难度。课上得很有感染力,很吸引人。语言简洁,表达准确,层次清楚。设计问题要浅显一些。
1、课前精心准备,课件制作精美,运用得心应手。
2、知识讲解细致,配乐朗诵的环节设计得很好。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教学全程看,全课孝文学思路开阔,选材精致,步骤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样。“话说黄河历史”拓展着学生的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背景。“吟诵黄河颂歌”将学生引入课文情感的波涛,从申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赞美之情。“探究黄河精神”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这样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咀嚼。
【七下《黄河颂》评课】相关文章:
苏教版七下《黄河颂》教学片断摘编05-09
七下语文《黄河颂》练习题及答案11-24
评课的句子03-06
老师评课评语09-13
《春联》评课稿11-29
古诗《锄禾》评课精选04-24
评课活动总结12-18
《春》评课稿12-12
阅读课教学评课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