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评课稿(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别康桥》评课稿 1
这是一节推门课。
校长走进了一位年轻语文教师的课堂。要上的课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学生一般能读个半懂,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这位教师先是播放了《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读(是一位名家读的——我也收藏着这么一张碟片,经常听得忘乎所以)。
学生可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只是蒙蒙眬眬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但是,示范朗读一开始,他们仿佛一下子都懂了,全部沉浸到那种忧伤、轻柔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听着,脸上浮起了向往的神情,有的同学随着节奏的抑扬顿挫而摇动!很快,他们小声地跟着读了:他们想朗读,但又生怕听不清示范朗读。他们被那珠圆玉润的文字吸引,为那声音营造的情境而着迷。
在学生的齐声要求下,他们听了两遍示范朗读,早已忘了后面还有校长听课:但那位教师的额头上,却早已渗出了汗珠。(我猜他是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他接下来的教法会给校长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接着是学生齐读。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在这位教师激励性的话语中,每位同学都捧起了课文,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前奏。他们读得非常动情,非常投入。在学生跟着示范朗读齐读一遍后,他们又齐读了两遍:每一遍,学生们似乎都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了诗歌中。《再别康桥》,在朗读中拨动了每位学生的心弦,似乎让他们在心灵最深处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意义!然后是个别学生读。可能是出于校长听课的缘故,被点名朗读的几位学生基本功都不错。我个人觉得,还有小部分学生读得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如果也能让他们展示一下,大家共同改进、互相激励,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无论是激发他们朗读、学习的兴趣,还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胆略,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惜,年轻的教师没敢“冒险”。
学生个别读之后,这位教师又放了一遍示范朗读。这次,他要求学生用“心”去读,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再现徐志摩挥别康桥时的情境;或者,再现自己某次记忆犹新的告别经历。学生有的专注,有的沉思,有的激动……都很投入。然后是女生齐读,接着男生齐读;接着是一二小组读,接着是三四小组读。每次,学生似乎都有更新更深的感受,都有进步与发现。通过这节课,学生都经受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心灵都漾起了诗意的波纹,更有可能一些学生将会爱上诗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朗读《再别康桥》。在后来的交流中,他说,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朗读之美,自己水平与学生相当,所以不敢开口。我说,那么为什么又让三位学生个别朗读,他说自己知道他们读得好,能激励更多的学生!
这样的课,能得到认同吗?在教研活动上,一位学校领导隐约地说起了这节课。他说:“语文课如果想糊弄,那容易:齐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一二小组读、三四小组读……”这让我很为那位教师不平。显然,这堂课,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沉迷于诗的国度——这将是学生铭记于心的一节课。高三时,我教到当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她还深情地怀念起那堂课!当然了,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新理念、新课程下,这样的课会不会得到大家的好评呢?或者说,有没有教师敢于在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中这么上呢?这节个性化的课展现出来的学生的阅读状态,值得我们深思。语文教学中“读”的特点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觉得,这节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大语文观”的体现,是极富想象力的。
《再别康桥》评课稿 2
针对说课视频《再别康桥》说说我的看法。
1、值得学习的地方
说课者采用了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将整个说课过程于课件有效的结合,在说课的过程中提出来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说课教师对所说课内容详略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对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理论依据等一定要详讲,对其他的问题就相对的“略”讲了,“详略”比较的得当,使听着能够很好地理解说课者的`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程序是本次说课的重要部分,在本次活动中将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安排设计过程的构想。教学方法选择的比较恰当合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优化地达到教学目的
理论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本次说课说课者要做好知识准备,相关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对学生的知识的巩固以及拓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需要改进的方面
教学对象的分析
如果能过从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来了解高一学生的情感体会的特征,来设置情感体验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体验诗人的创作灵感,以及作品所抒发的情感,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说课活动,理论性比较强,也有自己的想法。
《再别康桥》评课稿 3
听了洪秀娟老师的课还是有一些触动的,洪老师整节课的设计还是很符合课题研究的目的的,朗读贯穿始终。前两个环节比较好,在学生知道了情感基调之后反复诵读,在学生感悟了诗歌节奏以及韵律美的前提下朗读。并且还提供了朗读的节奏图,明确标注了轻重音以及长短音,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诗歌的读法。这些对于一节朗诵课来说都是十分成功的。
后面的`环节主要还是以情来带动学生朗诵,但是由于学生没能深刻领悟文本的前提下教师插入层次划分,加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的问题,导致这个环节教师讲授的内容比较多,学生诵读的比较少。整节课后半部分氛围比较紧张。
时间的问题,洪老师没能把这节课完全的展示出来,但是这节课的目标还是基本明确的,是对朗诵这一子课题的很好的诠释,学生已经有用朗诵来表达作品的意识了,这是很好的。
最后,回到课题上来,觉得经典阅读与朗诵这一子课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但大致应该还是以情带读和以读悟情两个方面的。了解了作者的感情可以用朗诵的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或者在朗读的过程中体悟出之前没有感受到的情感。朗诵的方式有许多种,重要的还是明确学生每一次朗诵的目的,并且把这种朗诵变成每个学生个体特色的行为。这样才可以再现经典。
《再别康桥》评课稿 4
本节《再别康桥》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深情并茂的导入开启了对这首离别诗的深度解读之旅。首先,通过回顾徐志摩的生平及其与剑桥大学的不解之缘,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情感共鸣的背景框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授课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诗歌朗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自由诵读到指导性朗读,再到配乐诵读,层层递进,使学生在音韵之美中逐步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与无奈告别之情。特别是通过对比初读与细品后的朗诵变化,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更加精准,教学效果显著。
在内容解析部分,教师围绕“意象”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引导学生挖掘“轻轻的我走了”、“波光里的`艳影”等经典意象背后的情感寓意与艺术特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讨每一节诗的意义,促进了课堂的互动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适时引入了徐志摩其他作品以及同时期新月派诗歌的对比阅读,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使得《再别康桥》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单一文本,而是置于更广阔的文学与历史语境中,提升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最后,课堂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并鼓励他们结合个人经历,创作简短的离别诗,实现了从欣赏到创造的飞跃,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本堂《再别康桥》的评课,展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灵活的教学策略,成功引领学生走进了徐志摩的诗意世界,体验了文学之美,实现了情感、知识与技能的多维提升。
《再别康桥》评课稿 5
本次《再别康桥》的授课,教师以深情的导入开启了诗意之旅,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全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通过回顾作者徐志摩的生平与康桥情缘,教师巧妙地构建了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背后的情感深邃。
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诗歌的诵读指导,分层次引导学生从字音、节奏到情感逐步深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通过示范朗读与学生个别、集体朗读的.结合,课堂氛围活跃,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诗歌韵律美的感知。
在解析诗歌意象时,教师选取了“轻轻的我走了”、“波光里的艳影”等经典诗句,引导学生探讨其象征意义与画面感,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康桥”这一意象的多重理解,深刻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与建筑美。同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享个人见解,促进了课堂的互动与思维碰撞。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课堂收束时,引导学生反思“再别”之含义,不仅局限于文本解读,更延伸至人生哲理的探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情感教育的升华。
综上所述,本堂《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心,实施流畅,既注重了诗歌艺术特色的赏析,又兼顾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是一堂成功的文学鉴赏课。
《再别康桥》评课稿 6
本次《再别康桥》的授课,教师以深情导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康桥风光,瞬间将学生带入那如梦似幻的诗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课程伊始,教师简要回顾了徐志摩的生平及其与康桥的情缘,为深入解读诗歌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诗歌朗诵环节,教师通过示范读、学生跟读、分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与音韵美,特别是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经典诗句的反复吟咏,让学生在声音的起伏中感受诗人离别的淡淡哀愁与不舍。
教学中,教师着重分析了诗中的意象,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自然景物背后蕴含的深意,探讨它们如何与诗人的情感世界相互映照,体现了诗歌意象丰富、意境深远的特点。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解读其他意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合作学习能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并未止步于文本解析,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再别康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徐志摩诗歌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强了文化传承意识。
总体而言,本堂《再别康桥》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环节紧凑有序,不仅让学生领略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诗歌深层次理解和创作的兴趣,是一次成功的文学教学实践。
【《再别康桥》评课稿】相关文章:
古诗评课稿06-06
班会课评课稿通用03-25
编写童话评课稿10-29
小学古诗的评课稿05-29
古诗评课06-29
高中语文《师说》评课稿11-24
文言文复习评课稿04-26
关于古诗教学的评课稿通用10-28
语文评课评语05-24
听课评课心得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