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下《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

时间:2021-04-04 12:16:37 六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六下《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一

  《山谷中的谜底》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观的自然现象,启示人们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揭示出了一种生存的智慧: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的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以下是我执教后的几点体会。

苏教版六下《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

  1.在初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谜底引发讨论: “雪松到底有什么本领?”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求学生在自读批注时紧扣第三自然段,圈出关键词句,各自谈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我及时点拨,通过对“雪松是不是弱者”的辩论引导学生探究雪松是如何运用弯曲、反弹的本领达到最终目的。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就这样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这一段话,突出“反复”一词,注意“积、弯、落、弹”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想象暴风雨之大、之狂,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是富有韧性的,智慧的抗争,使雪松深深感到雪松不是弱者,而是强者、智者。

  2.指导精读,理解给人启示的第五自然段。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句子的比较,充分地读,边读边思,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得出对“有时”“适当”的理解。然后再次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自由发表意见。同学们纷纷认识到,“有时”“适当” 强调了“正面抗争”的重要,使学生懂得,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弯曲一下,而是“正面抗争”,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动挑战,但当困难已经大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就要学会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反弹的机会。此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雪松的生存技巧以及它们的智慧和胸怀。

  3、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理解文章启示的时候,我注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说说像雪松一样以退为进的人或事。同学们纷纷讲到了“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事例。最后,我把“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三句名言送给同学们,希望他们也像雪松一样做一个强者、智者!课堂作业又以《雪松的启示》为题,让学生写写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悟。“我知道了,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雪松,我敬佩你,你是一种能屈能伸的树,是树中的大丈夫,真君子。”“人生如战场。如果你遇到困难而无法克服的话,不如像雪松那样,先作出适当的让步,以进为退。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外部的,自身的,如果你找不到有效的克服的方法,你就会迷失生活的方向。”从这些话中,不难看出同学们不仅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还有了自己的思考。

  《山谷中的谜底》教后反思二

  在教学中理解“弯曲”的含义,我是这样设计的:

  (三)联系生活,学会“弯曲”

  1、出示两位旅行者启示的话,指名朗读

  2、重点读第二位旅行者的启示从这位旅行者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想到《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之类的故事,认识“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想到斗争中的“出拳”怎样才能有力?必须要先弯曲,往回收想到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想到同学、亲人间的相互宽容及适当的让步 ……

  3、在很多的成语中,都浓缩着这种充满智慧的弯曲思想,如“屈蠖求伸”(板),蠖是一种虫名,叫尺蠖,它行进的方式很特别,先使得身体弯曲,然后求的伸长,比喻以退为进的思想。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或谚语、俗语?(以退为进,大丈夫能屈能伸,负荆请罪,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辱负重……)

  4、小结:课文学到这儿也该结束了,最后老师还想告诉你们,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肯定常常会遇到一些外界的压力,或者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于这些压力、困难,我们有时必须选择宁折不弯的勇气去抗争,如果她关乎尊严与荣耀!有时也应该学会雪松的弯曲,记住!这种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5、出示刘燕敏的原文《山谷中的谜底》,配乐朗读,告诉学生阅读不能满足于改文或简缩本,应努力从原文中汲取原汁原味的知识与思想。并要求学生将原文带回家与父母共同阅读谈体会。

  反思:教学中对“弯曲”的诠释不是狭隘的定义为一种斗争的策略,而是尽可能地拓宽“弯曲”的内涵,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和把握,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渗透人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