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稿

时间:2021-08-06 10:14:02 九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初中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稿

  一、学习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作品集《杜工部集》。写诗1500多首,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以古体、律诗见长,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家族显赫,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7岁学诗,“群书万卷常暗诵”,15岁扬名,有大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20岁漫游,5年后应举不第,再漫游,在李白两次相遇,结下深厚友谊。

  35岁的杜甫到长安,参加应试,奸臣李林甫作梗,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后得官“右卫率府胄(zhòu)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期间,他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现实主义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新的认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43岁)从投奔肃宗皇帝(李亨),途中为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潜逃,随肃宗,做“左拾遗”(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喻政策决策失误,官职不算大,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忠言直谏,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间写下不朽诗作《春望》、《三吏》《三别》。

  公元759年,他抛官弃职,举家辗转西行,最后到了成都,得别人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761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期间,做过幕僚(杜甫曾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杜工部”)。后又辗转流离,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四处漂泊。公元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注:从“教”的角度看,老师备课查阅、整理资料,为本诗教学铺垫。初中诗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读、解、背”三个环节上,得结合诗人的经历和社会背景来深入解读诗歌。同时,也尝试由诗歌的学习走近诗人独特的人生,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从“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收集信息的意识,教以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等,都有必要。)

  二、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预习学习资料,要求如下:

  *老师板书课题作者。

  *明确本诗体裁: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亦称古诗、古风,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兴盛于盛唐,题目中含有“歌”或“行”或“吟”或“行”字。特点是,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多用第一人称视角,多用直叙。唐以后,诗歌分两大类:古体诗和今体诗,也叫格律诗和近体诗(含律诗和绝句)

  1.课前(或课中)自读资料文字,用笔圈划关键(词句)信息,记笔记本上。

  2.围绕资料学习,用简要的话说说“我”知道的.杜甫或“我”对杜甫的印象?

  提示:可用“杜甫是一个 的人”或“我欣赏杜甫的 ”句式表达。

  (注:用关键词识记知识要点,用“欣赏”语初步感知杜甫形象。学生自学活动时,老师巡视,适

  当点拨,同时,查看学生自学批注效果,收集存在问题,以备课后分析思考。)

  3.让学生简要交流:圈划笔记内容及对杜甫的印象。

  (二)学习诗歌,要求如下:

  (疑惑:若按此流程进行,一节课只能学一首,《诗五首》如用两三课时完成,觉得学习过浅。考虑

  五首诗采用慢学,授以学法,今后的古诗学习,多留预习作业,让学生课余完成。可否呢?)

  1.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诗歌,圈划难读字音,及时向同学求教。

  疑难字音:怒号( ) 三重( ) 挂罥( ) 塘坳( ) 倚(yǐ)杖

  俄顷(qǐng) 布衾( ) 恶( )卧 大庇( ) 突兀( ) 见( )此屋

  (2)老师巡视点拨,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字注音(学生拼音基础差,有必要),便于学生纠错。

  (3)齐读全诗(大声,读准字音)。

  (4)老师范读(注意语调与情感)。

  (5)分男女生逐句轮流读诗(要求用诗的语调读,语速慢此,读出抑扬顿挫感)。

  2.理解诗句含意及诗文主要内容

  (1)学生参考注释及工具书,逐句诵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意思。

  (要求:提示学生不可直接民资料译意,尽量参考注释说出自己的理解意思,如感觉困难时,可查看资料译意。鼓励同学们讨论或向老师求问,如此印象深刻,理解有效果。)

  (2)课堂自测题,理解词句意思(要求:不看注释资料,完成题目,难处空着,师生讨论明确)。

  A 三重茅 B 高者挂罥长林梢 C 忍能

  D 公然 E 呼不得 F 向昏黑

  G 布衾 H 恶卧 I 何由彻

  J 安得 K 大庇 L 突兀

  (3)根据对诗文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要求学生理解作者处境,心情,融入角色,读出情感)

  3.理解诗文内容和层次。

  (1)诗以七言为主,请尝试将七言(九言)诗句压缩成三字,要求用选句中字组合成三字句,且意思

  明白。例:“秋风号——卷重茅——茅飞洒……”

  (2)根据提炼的三字诗文,划分诗的层次并概括层意(也尝试用三字简练概括)。

  4.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诗题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合资料内容,理解诗人茅屋吹破前的生活状况和处境心情?

  (2)诗人呼“南村群童”为“盗贼”,如何理解诗人这一怨语?“归来倚仗自叹息”,诗人的“叹息”

  包含哪些内容?尝试理解表达:

  (3)茅屋吹破后,诗中哪些词语最能写出诗人生活处境的“苦状”?

  (4)诗的最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注:问题设计从“背景处境、情境心情、苦状‘悲’词、主旨情怀、人生感悟”等方面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师生交流答案,老师点拨归结。)

  5.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请结合本诗,具体谈谈自己对“诗史”、“诗圣”、“沉郁顿挫”的理解?

  (三)课后作业安排:1.背诵、默写全诗。 2.完成“课时设计”上题目。

【初中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稿】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精选05-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1-2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2-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2-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1-22

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9-03

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9-0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03-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