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鲁迅《雪》名师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雪》。我们来读课文,请女生读1至3小节,男生读4至6小节。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板书错音字:模样 mú)
师:请大家想想看,老师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角色分配呢?
生:因为1-3小节写的是南方的雪景,4-6小节写的是北方的雪景。
师:很好,你关注到了课文的内容。请坐。
生:南方的雪强调的是南方雪的美艳,北方的雪强调的是旋转升腾,男生适合读刚强的,女生适合读柔美的。
师:真不错,你关注到了课文的语言风格。接下来,我请一位男同学来读第一小节,也要读出柔美的味道来。其他同学做一件事,划出这段话里的主句。何为主句呢?主句就是可以支撑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或总结句。请拿起笔。
(一生读第一小节)
师:你按照要求划出了这个小节的主句了吗?
生: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师:你觉得,这个小节就是为了写暖国的雨吗?(其他学生摇头表示否认)
生:江南的雪可谓滋润美艳之至了。
师:很好。这句话是这一小节要写的主要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找出第二小节的主句,看看哪句话可以用来概括第二小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读书,1分钟后交流)
生: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子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师:他找的是一句总起句,对不对?不过呢,这个句子稍微长了些,我们为它瘦瘦身,把这个句子当中最关键的词语提取出来。变成一句更简洁的话来。
生:七八个孩子一齐来塑雪罗汉。
师:不错,你提炼得很准确。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小节,听老师来读,请同学们用这一节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教师朗读)
生:是独自。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消逝。
师:消逝是什么意思?
生:消耗,毁灭。
师:你的解释不是很准确,“消逝”在本文中是一个生词,查字典,是“消融”的意思(师板书),请同学们记录下来。
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关键词“消释”,但这个词还不能完整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这时候我们要使这个词变得胖一点,增加一些内容,通过扩句,使它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谁来试一试?
生:孩子们塑的雪罗汉消融了。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好,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提炼三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归纳一下,我们采取了两个主要方法:
出示投影
概括文段内容的基本方法
提取主句
组合要言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让女生读1-3小节,是因为江南的雪是比较温柔的,是温柔的美。
(板书:柔美) 老师有一个疑问,第1小节已经交代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为何还要写2、3两个小节呢?它们是多余的吗?
生:塑雪罗汉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师:我觉得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
生:塑雪罗汉也能够写出江南雪的美。
师:这种手法我们是学过的。在《春》这篇文章里,为了显示出春草的美丽,作者说,“坐着、躺着、踢几脚球,赛几趟跑……”为什么要写草地上的这些活动呢?这是侧面表现春草的美。写塑雪罗汉也是这样,侧面衬托江南雪野之美。请同学们在课文空白处标注:侧面衬托。第三小节呢?与写江南雪的美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在读这个小节的时候,咱们还是要继续关注这个小节的关键词“消释”。
生:这里写南方的雪消释得快与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形成对比。
师:它虽然是美的,但是消逝得快,这是一种短暂的美。
(板书:短暂)
老师把4--6小节的内容进行了提炼,成为一篇演读的文稿。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朗读,熟悉各自角色的朗读内容。
(学生推荐男领、女领)
出示投影
(女领)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 。
(男领)旋风忽来 ,便灿灿地生光,蓬勃地奋飞 。
(众合)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闪烁!旋转!升腾……
(男领)在无边的旷野上。
(女领)在凛冽的天宇下。
(男女合)闪闪的 、旋转的 、升腾的……
(众合)是雨的精魂!
(女领)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男领)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众合)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学生激情演读)
师:老师提一点建议,慷慨激昂是不是一定要像连珠炮一样读出来呢?我们可以读得慢一点,比如说“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师范读)要读出画面感,一定要注意读出重音和停顿。我们再来一遍好吗?
(生掌握要领后重新演读)
师:从朗读当中,你感受到了朔方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坚强,顽强。
生:蓬勃的。
生:无所畏惧,具有拼搏精神的。
师:相对于南方的'雪,朔方的雪具有刚强的美,我们也称为壮美。
(板书:壮美)我觉得刚强、壮美还不足以概括朔方雪的特点,同学们看,江南雪的特点是柔美但短暂的,朔方的雪呢?
生:永远,永恒。
师:朔方的雪是壮美且永恒的。(板书:壮美且永恒)
课文就是这样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两幅画面,作者为了表现这两种雪的特点,他在写法上也运用了不同的手法,我们下面就来对比阅读前三段和后三段。
出示投影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确实有着不同的特点,作者在写法上也有所不同。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吗?
提示:可以从选取的内容、写景的角度、运用的句式、包含的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师:这一次要求默读,这是一个静思默想的过程。请同学们不断地对前三段和后三段进行对比分析。
(生默读思考3分钟)
生:本文前三段主要运用长句写了南方雪的柔美,后三段主要用了短句。
师:他关注到了句式,短句是急促的,有力的,这与北方雪的特点是相应的。
生:前三段选取了雪景中的花,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罄口的腊梅花,冷绿的杂草……这些斑斓的色彩,非常明艳。
师:她关注到了前三段是写色彩,写了5种色彩。在这样一种洁白明艳的背景下,滋润美艳就表现出来了;那么,后三段呢?着重写的是形态、动感。还有吗?
生:还写了蜜蜂,是通过想象来写的,是虚写。
师:太好了,你真是一个目光敏锐的同学,前三段虚实相映,后三段都是写实。
生:前三段是通过孩子们堆雪人来侧面表现江南雪的柔美,后三段是直接写朔方的雪的特点。
师:你这是从内容和角度来说的,其实还可以从包含的情感来看,你读出作者的情感来了吗?
生:前三段里作者感到有点惋惜,后三段通过写朔方的雪的壮美而永恒,表现作者对朔方雪的赞美。
师:你的回答用词真准确,“有点”惋惜,表达了惋惜的程度。
我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活动。
出示投影
前三段写景,也写景中活动;后三段主要描写雪景。
前三段多绘“色彩”,重在表现江南雪的静态;后三段多状“形态”,突出朔方雪的动感。
前三段多用长句,读来温婉柔和;后三段多用短句,读来刚劲铿锵。
前三段喜爱中有惋惜;后三段赞颂中含敬仰。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作者落笔的重心是在前三段还是后三段呢?
生:在后三段。
师:前三段对后三段的内容起到的是一个衬托的作用。(板书:衬托)
前三段文字很多,仿佛很重,其实较轻;后三段,着墨简练,仿佛较轻,其实很重。这是鲁迅这篇作品的一个语言风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仔细地研读后三段。
出示投影
细细品读文章后三段
师:老师先来介绍一句话,这句话是朗读理解所有写景状物文字的一把钥匙——“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如果有同学今天上学很高兴,他就会说鸟儿在树上歌唱,这就是情语,表现了人的心情。
鲁迅是1925年写这篇文章的。当时,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五四运动进入了低潮。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来写朔方的雪,他就表达了他的情思。现在我们把文章的最后三段读起来。
出示投影
以“……写的是……”为话题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如:“永远”、“决不”反复强调,写的是朔方飞雪刚劲顽强的性格。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说阅读感受,我们可以就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来说,也可以就一个段落来说,还可以从三个段落的整体感受来说。
(学生思考)
生: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还是如粉如沙,写出了雪花的飞扬。
师:是一种昂扬的姿态。
生:“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写的是朔方的雪无所畏惧。
师:这句写的是,朔方的雪即使在冷酷的环境当中,依然保持着火热的心,依然保持着战斗的激情。
生:“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看出北方的雪到处都是。
师:朔方的雪充满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也仿佛充满了它的刚强之气。
生:“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一句写了朔方的雪坚韧不屈地斗争,不妥协、不屈服。
师:这句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我们一起来研讨。为什么说是“孤独的雪”?
生:是因为它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蓬勃奋飞的。
师:但是它又是倔强的,它没有退缩,它依然在旋转、升腾。“死掉的雨”,说的是哪里的雨死掉以后幻化为雪的呢?
生:朔方的雨。
师:北方的雨即使死掉,也不愿被冻成冰,它变成了雪,继续在天宇奋飞,不改其品质,所以说是“雨的精魂”。
“精魂”是指某一种精神的集中体现,朔方的雨和雪,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精神体现呢?
生:它们都是在冷酷的环境下作斗争。
师:是的,那是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我们来总结一下品读活动。
出示投影
这里写的是凛冽天宇下奋飞搏战的朔方的雪。
这里写的是无边旷野里朔雪旋转升腾的壮阔场面。
这里写的是严酷现实中倔强不妥协的战斗姿态。
这里写的是孤独境遇下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师:顽强抗争,这里不仅仅是雪的形象,还带着浓厚的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形象,所以,《雪》这篇文章,既是写雪,也是写人、写自己。
(板书:一支奋飞搏战的雪之绝唱
一曲顽强抗争的人之赞歌)
我们的民族正是有了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依然不放弃追求光明,在严酷的环境里倔强抗争,这样的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师:这节课我们做了这样三件事:略读,提炼概括;比读,对比分析;精读,品味欣赏。
谢谢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