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鼎湖山听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背诵优美语段;
3.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七星岩)齐名。鼎湖山是地球同纬度上惟一的'一片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成为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网的成员之一。
鼎湖山景区古道两旁,森林苍翠。林中有2000多种植物;飞水潭飞瀑从30米高的峭壁上倾泻而下,雾罩云飞,章太炎当年在瀑布旁的眠绿亭题四字:涤瑕荡垢;庆云寺依山而建,嵌于千峰碧翠之中,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建于明末;鼎湖山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673种。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
2.提问:
①从短语的角度看,文题属于什么短语?
②课文题目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
二、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泠泠淙淙( ) 菩提( ) 肇庆( ) 一脉( ) 一泓( )
楹联( )古刹( ) 污垢( )怅wǎng( ) jiǒng然( )
繁yǎn( ) què跃( ) xī戏( ) 柔màn( ) yùn育( ) xiá想( )
2.解释下列词语:
驻目: 生意盎然:
一斑: 万籁俱寂: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境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3.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
4.我们知道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呢?
5.“听泉”是本文的关键,那么,贯穿全文的是“泉”字,还是“听”字?为什么?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从文中找出描写鼎湖山泉水的语句,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2.第三自然段中引用楹联有何作用?
3.文章重点写鼎湖山听泉,而文中有两节文字写了半山上的庆云寺,这两节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8段用乐声来比拟泉声,为什么选择这几种乐器来作喻体?为什么先举乐声?后来再举本体?
5.课文末尾写道:“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你能体会作者的深意吗?
6.讨论交流书后“探究•练习”三。
五、品味语言:
1.从本文的语言你能分析作者的感情嬗变的历程吗(找出相关语句)?
2.本文语言优美,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提示:可以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在书上作批注)。
六、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本文第七自然段对庆云寺引来大批旅游者,“反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潜在的威胁”这一问题的揭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认为是拉动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要?拉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日益形成的冲突应该如何解决?
【初三语文上册《鼎湖山听泉》导学案】相关文章:
九年级《鼎湖山听泉》导学案设计06-29
初三上册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03-12
初三语文上册《草莓》导学案07-12
初三上册《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汇编05-25
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01-21
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01-29
九年级语文上册《鼎湖山听泉》ppt06-19
苏教版九上《鼎湖山听泉》教学案例04-07
《鼎湖山听泉》说课稿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