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练习汇编有答案
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登高》练习有答案相关内容。
杜甫《登高》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写法。
2.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势,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___。
3.从表达方式看,全诗前半部分侧重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侧重_________。
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再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答案: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静态)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动态)描写,整句属于(动静结合)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
2.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落叶飘零落下)的声态,“滚滚”写出了(长江滚滚而来,奔腾不息)的豪迈气势,使这两句意境更加(雄浑开阔),感情更加(强烈奔放、慷慨激越)
3.从表达方式看,全诗前半部分侧重(写景),后半部分侧重(抒情)。
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再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杜甫《登高》同步练习
A卷
双基再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潦倒(liáo) 多财善贾(gǔ) ..
传记(zhuàn) 杳无音信(miǎo) ..
B.双鬓(bìng) 前后相属(zhǔ) ..
伺候(cì) 洁身自好(hǎo) .
C.萧条(xiāo) 人才济济(jì) ..
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 .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 ..
徜徉(cháng) 稳操胜券(qu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 .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 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
C.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 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政治上不得志。 ..
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
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探究提高
阅读《登高》,完成6~8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
答:
7.★★★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
答: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综合运用
9.★★★杜甫的很多近体诗首联即对仗,如《登高》的首联就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试查找杜甫首联即对仗的诗句。
答:
10.★★★★2006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一直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龙”近日成为关注焦点。先是报道称:有专家提出“为避免西方误解,不以龙作中国形象标志”,因为“龙”的英文是“Dragon”,它在西方世界被人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宠然大物,这样的形象容易让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人产生一些联想。
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众多关注。网络调查显示,九成投票者反对“弃龙”,当事人吴友富教授澄清说,他无意“弃龙”,本意是希望“龙”的形象更完整、更丰满。随后,又有专家提出,应为“中国龙”重新确定英文译名……
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足,不超过80字。
答:
B 卷
比较阅读
读下面的甲乙二诗,完成1~5题。
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乙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1.★★这两首诗是杜甫漂泊南方时期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映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分别是:
甲 ;乙 。
2.★★甲乙的首联皆对仗工整,但从表达方式上看还是有区别的:
甲 ;乙 。
3.★★★结联往往是议论抒情为主的,当然抒情的方式不尽相同,甲是 ;乙是
4.★★★甲乙二诗中的意象也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甲中的意象是 的;乙中的意象是 的。
5.★★★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B.甲在空间上很阔大,乙在时间上颇久远,各具雄浑之韵。
C.二诗的语言非常精粹传神,动态感十足;还有对举之美。
D.诗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国事,这在二诗中都能找到注脚。
美文赏析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认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那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
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6. ★★ 在文中,作者写出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请概括说明。
答:
7.★★★作者把王维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认为“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
8. ★★★ 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
答:
9. ★★★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托明月清泉,寄托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语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
B. “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生在世,面对宠辱得失,要悠然淡泊;面对困难挫折,要坚持不懈。
C. 在文中,作者用翠华池边的苍松、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碑林前的唐槐等树木中的祖宗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通过这些想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 这篇散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但始终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文采展示
10.★★★★联系《登高》和《登岳阳楼》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杜甫的经历,参考有关资料,为诗人作一小传,不少于200字。重点突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
答:
高考模拟
11.★★★★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07年高考山东卷)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序号:________
12.★★★★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07年高考四川卷略加改动)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学思结合、不断反省,因而很少犯错误的句子是:“ , 。”
杜甫在《登高》中用传神之笔写出落叶的苍凉与江水的气势的句子是:
“ ,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 , , 。”
参考答案
A卷
双基再现
1D点拨:A中“杳”读“yǎo”; B “鬓” 读“bīn”“好”读“hào”;C“济”读“jǐ”。 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
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
4C点拨: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 5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探究提高
6本诗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谐和。读起来有节奏感。点拨:意思对即可。
7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
8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点拨:词语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语境里,与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凸显其作用。
综合运用
9如《江南逢李龟年》的首联“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绝句二首》的首联“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八阵图》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点拨:对仗是近体诗的主要特征之一,杜甫的近体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0示例:“保龙”说)龙作为中国的'千年图腾,已经深入我们的文化,也代表了中国形象,因此绝不能“弃龙”。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味的追求所谓的认同而更改了自己本来的特色,那最终不是自己。
(“弃龙”说)龙是皇权的象征,带有专制的霸气,随着封建制度的逝去,龙图腾这种为了控制老百姓图腾应该也随之消灭,中国不能再持续使用代表被推倒的王朝理念的标识了。 (“保龙弃名”说)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代表了中国形象,“弃龙”行不通,但我们在走向世界发展道路上也应注重自己的图际形象。因此在龙的翻译上可以舍弃dragon,重新考虑。点拨: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B 卷
比较阅读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甲是写景,景写得壮阔;乙是叙事,事中寄寓着感慨。点拨:主要着眼于景、事、情的关系。
3甲是直抒胸臆;乙是寓情于事。
4甲是微观的:“风”、“天空”、“猿啸”、“沙”“鸟”、“落木”、“江水”等;乙是宏观的概写。 5 B点拨:甲乙在时空上都较雄浑久远。
美文赏析
6. 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点拨:找准区域,摘取要点。
7. 借爱因斯坦的人品和学识来衬托王维的人品和学识。点拨:理解材料的使用与中心的关系。
8. 明月清泉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独立人格的高洁心灵,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点拨:对形象的东西进行理性的概括。意思对即可。
9.A 点拨:B项中“面对困难挫折,要坚持不懈”属无中生有;C项中“想像生动形象”错,对比的作用是使表达深刻;这篇文章的线索是读王维《山居秋暝》的感受,故D项错。 文采展示
10示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伟大的爱国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很有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这种抱负的折射。年轻时曾漫游各地。安史之乱前在长安生活,未能施展抱负,但与下层的人民逐渐接近。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陷贼与为官时期,使得以深入了解民众疾苦。此后的十余年,是在四川、湖北及湖南的漂泊中度过的。公元770年冬病死。杜甫一生仅做过左拾遗、工部员外郎等小官,且时间不长,但他不管穷达,都时刻不忘兼善天下;不管是否在位,都是自觉谋其政。他以“穷年忧黎元”为思想核心,以“济时肯杀身”为一贯精神,以“再使风俗淳”为最高理想,形成了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以及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称为“诗圣”,诗作被称作“诗史”。代表作是《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旅夜书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
练,具有高度的表达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点拨:传记要包括人物的生平、主要贡献事迹,语言要平实些。
高考模拟
3○1○5○2○4点拨:○3是总起,○1紧承○3构成因果,○5是印证○3○1,○2是另一例,○4是11○
5○2。 总括,其中的“这么”是指代○
1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点拨: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学习求知之道,也是避免死记硬背的秘诀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1,渚清沙白鸟飞回2。
无边落木萧萧3下,不尽长江滚滚4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5,百年多病独登台6。
艰难苦恨繁霜鬓7,潦倒新停浊酒8杯。
注释:
1、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3、落木:落叶。萧萧:风吹叶动之声。
4、滚滚:相继不绝,奔腾不息。
5、万里:远离故乡,指夔州距长安遥远,回京无望。常作客:长期漂泊在外。
6、百年:犹言一生。多病:杜甫患有疟疾、肺病、风痺、糖尿病、耳聋等多种疾病。独登台:时逢佳节,诸弟分散,好友先死,孤客夔州,举目无侣,故云。
7、艰难:一指个人生活多艰,一指国家世乱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白发日多。
8、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新停:最近方停。时杜甫因病戒酒。浊酒:混浊的酒,指劣酒。
赏析: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写登高所感,情景交融,气象高浑,语言精练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极沉郁顿挫之致,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首联起势警拔,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注,层叠而下。“风急”二字最为紧要,以下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皆从此生出。此联每句各包三景,上句风急、天高,下句渚清、沙白,皆从大处着笔,上句猿,下句鸟,则从小处陪衬,大小相形,格外醒目。颔联二句亦是从大处写秋景,犹如骏马走坂,奔腾无羁。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连用两叠字,已气势非凡,而又冠以“无边”、“不尽”四字,则悲壮中更极阔大,遂使萧萧之声,滚滚之势,精神跃然而出。若不如此,则振不起下半首。前半写登高所见秋景,泼墨淋漓,雄浑悲壮,遂为下半悲秋张本。颈联两句即从天地风物之大环境,紧缩至孤身一人,但内涵却极深广。宋人罗大经说得好:“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卷十一)此诗八句皆对,而又章法错综变化,前后紧相照应。尾联“艰难”应“作客”,霜鬓则又年老,何堪颠沛流离!“潦倒”应“多病”,止酒倍加寂寞,何以解忧消愁!妙在一结,大有登高极目、百感交集之慨,使人唏嘘感叹不能自已。明胡应麟盛赞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又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诗薮·内编》卷五)
【杜甫《登高》练习汇编有答案】相关文章:
杜甫《登高》理解性默写「有答案」10-22
杜甫《登岳阳楼》练习?汇编(有答案)03-21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10-14
杜甫《登高》原文及鉴赏10-14
杜甫《登高》精品教学设计04-27
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07-27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有答案)03-20
《往事依依》节选阅读练习(有答案)06-13
《狼和鹿》同步练习「有答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