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琵琶行》教学反思3篇
《琵琶行》教学反思一
今天讲《琵琶行》,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1、简介作者白居易(让学生自己回忆自己说,有的孩子会提到他的诗歌风格是通俗易懂,教师可以提示那个“读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可以讲一下他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再补充一下“元白诗派”)
2、写作背景序言当中已经交代,教师可以补充他为何被贬的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二、1、读诗歌(对于学生的读,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但是一定要有教师的范读,读出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同时在读的时候解决序言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给学生时间重读一遍,完成两个任务:作者第一段的写景有何意义?琵琶女一共弹了几次琵琶?
三、诗歌分析
1、第一段写景的意义?(让学生回答:用景物渲染一种哀伤凄凉的氛围,奠定全诗哀伤的情感基调,为下文打下铺垫)
2、琵琶女一共弹了几次琵琶?(3次,然后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作者是怎么描写的:侧面描写)
3、学生读第二次的琵琶描写,讨论作者是如何写的?(教给学生自己思考,教师不用说过多的东西,只是在学生回答时做好引导就行,这个问题的用意在于分析描写的手法:顶真、对比、比喻、通感、正侧面的结合、叠词和拟声词的运用。学生还会答道详略安排得当,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不是手法,而是行文结构的安排。有的学生还答道音乐跌宕起伏变化多端,与弹奏者的心境是融合在一起的,要试着引导学生这是听者、弹者、音乐三者的融合。也有学生答道语言很有文采,优美,但这是语言特点,都不是手法。并且学生回答了比喻之后,不能就此结束,一定要引导他们按严格的答题格式把这个手法进行总结)
4、此段除了描写音乐外,还写了琵琶女,作者如何写的?
5、三段琵琶曲弹奏完毕,“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缘何感动如此?(因为相同的人生经历让他产生了共鸣:同是出自京师,客居异乡;同是满怀才情,遭人妒忌;同是韶华易逝,人生暮年)
至此结束,最后布置作业。
反思:有些老师在讲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概括故事梗概,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对于故事情节的概括,我总是略去不计,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做法谁的更好,但是这是我的风格,估计我依旧不会这样做。
《琵琶行》教学反思二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琵琶行》教学反思三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习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高一语文《琵琶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04-29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02-18
高一的语文教学反思04-16
高中国语文《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04-27
《琵琶行并序》教学反思09-28
琵琶行并序教学反思12-10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5-16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范文07-01
高一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