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教学反思汇编
《报任安书》教学反思之一
1.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将学生推向课堂教学的前台。
《报任安书》是必修篇目中难度较大的一篇文言文,实词多,句式较复杂,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按新课标前的做法,至少要拿出 两个课时讲读。由于教师讲,学生听,课后教师总担心学生掌握不好,事实上因学生参与少,效果的确不佳。本堂课我放手给学生,加大了学生预习的力度,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解决疑难问题,探究文本深刻的内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是能够较好地掌握文言基本知识、领会文章主旨的。
2. 立足于文本,最终走出文本,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学习了本文,学生被司马迁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不惜隐忍苟活的精神所打动,在熟读掌握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上,写出的“《报任安书》有感”作文练习,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坚定了学生实现理想、成就人生的信念,视野开阔,认识深刻,较好地将读与写,将他人的人生与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报任安书》教学反思之二
《报任安书》因为历史久远,文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往往选择回避,不上这一课,而我偏偏喜爱这一类至情至真至善的文章,每读每感动。
本节课,主要设置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诵读文本,因声求气,体会理解司马迁遭辱之痛。这一环节我希望通过诵读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诵读方式的引导是关键,语气语调节奏一定源于对文字的理解,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道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抒情基调,进入课文情境。这一块处理地不深入,后面的教学就会架空。最终,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入情入境,体会理解司马迁遭辱之痛,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第二环节 细读文本,缘形会意,探究司马迁隐忍苟活之因。这一环节,我想通过对话还原语境,打通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障碍,通过问题探究和情趣激发,深入浅出、逐渐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和文意。把司马迁遭受极辱无辜蒙羞的悲痛激愤,面对困境生死抉择的矛盾痛苦通过两组对话层层铺开,将文、情、理巧妙融合,让学生在自然流畅的教学环节中体悟学习。
大部分人不会为了思考而去思考,但他们却会因为强烈的感受而去思考。文学经由激发一个人独特的感受力而促使他去思考,这样的思考会更深刻。因此,唤醒学生的感受力,令他们通过阅读感受欢乐、悲伤、同情、愤怒等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成为精神健全饱满的人,这可以成为我精心教学全部的理由。
《报任安书》教学反思之三
教前,基于学情有两个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字的领悟力。现在,我们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亲近文字,对文字敬而远之,他们总是游离于文字之外,作文语文教师,我觉得有唤醒的责任。
《报任安书》是《<史记>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因为历史久远,文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往往选择回避,不上这一课,而我偏偏喜爱这一类至情至真至善的文章,每读每感动。因此,每一届教学《史记》选修,我都要认真地和学生一道学习这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设置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 诵读文本,因声求气,体会理解司马迁遭辱之痛。这一环节我希望通过诵读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诵读方式的引导是关键,语气语调节奏一定源于对文字的理解,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道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抒情基调,进入课文情境。这一块处理地不深入,后面的教学就会架空。最终,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入情入境,体会理解司马迁遭辱之痛,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第二环节 细读文本,缘形会意,探究司马迁隐忍苟活之因。这一环节,我想通过对话还原语境,打通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障碍,通过问题探究和情趣激发,深入浅出、逐渐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和文意。把司马迁遭受极辱无辜蒙羞的悲痛激愤,面对困境生死抉择的矛盾痛苦通过两组对话层层铺开,将文、情、理巧妙融合,让学生在自然流畅的教学环节中体悟学习。
大部分人不会为了思考而去思考,但他们却会因为强烈的感受而去思考。文学经由激发一个人独特的感受力而促使他去思考,这样的思考会更深刻。因此,唤醒学生的感受力,令他们通过阅读感受欢乐、悲伤、同情、愤怒等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成为精神健全饱满的人,这可以成为我精心教学全部的理由。
【《报任安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报任安书》教学反思精编04-13
《报任安书》教学设计11-25
《报任安书》优秀说课稿05-02
报任安书课文原文01-17
《报任安书》优质教学案例03-11
《报任安书》优质教学设计2篇03-18
《报任安书》通假字05-12
高二《报任安书》教案09-04
司马迁报任安书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