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时间:2021-04-04 12:22:37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精选3篇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1】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由十九支曲子组成。是一篇不太好讲的课文。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精选3篇

  我课前花了很多功夫,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东西。最后决定上第二课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引导学生鉴赏曲词。课前预习时已进行过方法指导,从五个方面鉴赏:①找典故;②找意象;③分析表现手法;④找关键词句;⑤分析用词的普遍性的特点。课堂上分三步走:第一步,示范鉴赏【端正好】;第二步,小组合作鉴赏【滚绣球】【叨叨令】;第三步,把【一煞】【收尾】两支曲子以《惜别目送》为题改写成散文。之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改写前三支曲子的例文《长亭路》,让学生有所参照。其实这一步骤本来是设计成写赏析文的,但后来我觉得写赏析文并当堂完成,对学生来讲可能有难度,而且也不容易出彩,所以后来我就换成改写散文了,想这种形式可能更活泼一些,也更容易成为课堂上的一个亮点吧。

  我感觉整体构思还是不错的,但是积习难改,这个亮点后来又没有充分的时间展示了,呜呼,悲哉!前面占用的时间还是偏多。

  继续反思我上课的种种弊病和难改的积习。

  我上课还是容易眼高手低,往往课前想得很好,可是一到上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时间往往安排不合理,导致预设好的东西来不及展示,最后只得匆匆收尾或不得不忍痛割爱,这是其一;激情有余而沉稳不足,这是其二;语言也不像暑假前那么流畅和美了,这是其三。我总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语言一定要美,虽不能说做到舌绽莲花,但流畅和美是必须要做到的。

  当然这节课也并不是没有亮点,比如说目标确定得就比较好,鉴赏曲词。红楼上说,林黛玉读西厢时就曾觉得“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也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而且突破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也极有层次,设计得非常好。五种方法指导到位,三个层次示范鉴赏、小组合作鉴赏、通过改写来鉴赏形式活泼多样。

  能说出优点,说明我没有妄自菲薄;能反思出缺点,我又进步了,呵呵。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2】

  经过几天辛苦的备课,在邹老师的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长亭送别》的汇报课。下面是我简要的教学反思。

  我自己较为满意的:

  第一,整体思路清晰,从“意境美、人性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来鉴赏文章;

  第二,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准确、透彻(在上课之前,我对课文已进行过多遍的阅读,首先要求自己读准读深读透,再查阅大量的鉴赏资料,扩展视野,加深理解,最后化用为自己的东西,唯一遗憾的是时间短促,没有功夫阅读《西厢记》一遍);

  第三,对曲词鉴赏的知识,还是能分析到位,对曲词的品味,还是能比较深透(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读古诗词,积累不少这方面的阅读鉴赏知识,在这方面上触类旁通的悟性还是有一点点);

  第四,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

  第五,在学法指导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曲词鉴赏的迁移能力;

  第六,学生的讨论、发言还算热烈、踊跃,因为是借班上课,能有这样的效果基本满意。

  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布局有不合理之处,如“意境美”部分放在“人性美”部分之前;

  第二,在概括情节和崔莺莺叛逆性格方面,由于内容简单,所以没有较好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第三,由于课的'内容安排多,没有让学生多几次朗读;

  第四,鉴赏时理性分析多些,感性东西少些,有高三教法的影子;

  第五,“人性美”和“语言美”两部分之间没有注意到过渡、衔接。

  对语文教学的思索:

  第一,曲词鉴赏课应该怎样教才算理想呢?多些美读感悟,但实际上多是停留在皮毛、肤浅的东西上,品味不够深入;多些理性分析,又过于呆板,影响到美感。以读作前奏、铺垫,整体感悟后,稍作分析,深入品味,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法。高三不能呆太久,这次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有高三的教法定性思维的影响,太明显了。现在想起,种种困惑与干扰的症结也许在此。

  第二,设计问题尽可能考虑周全、细致,注意启发过程的细针密线。我是一个做事细心的人,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这一点。但这次真的大意、粗糙些。这是这堂课上我对自己最不满意、最不能原谅的地方,也包括课堂语言的设计。细细思量,又觉得自己的教功不够,邹老师的游刃有余、黄胜老师的驾轻就熟,永远是我追求、学习的目标。

  第三,自信与个性,很重要,也是语文老师应该拥有的。说课后,对原教案进行过多的改动,如思路,原来先讲人物形象,后讲意境美,我觉得这样较合理,但后来采取了建议,作了错误的调整,把“意境美”部分放在“人性美”部分之前。也许顾虑过多,对自己信心不足,个性的东西也少加入,从而影响到课的质量。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3】

  经过几天辛苦的备课,在邹老师的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长亭送别》的汇报课。下面是我简要的教学反思。

  我自己较为满意的:

  第一,整体思路清晰,从“意境美、人性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来鉴赏文章; 第二,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准确、透彻(在上课之前,我对课文已进行过多遍的阅读,首先要求自己读准读深读透,再查阅大量的鉴赏资料,扩展视野,加深理解,最后化用为自己的东西,唯一遗憾的是时间短促,没有功夫阅读《西厢记》一遍);第三,对曲词鉴赏的知识,还是能分析到位,对曲词的品味,还是能比较深透(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读古诗词,积累不少这方面的阅读鉴赏知识,在这方面上触类旁通的悟性还是有一点点);第四,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把课堂的精彩留给学生;第五,在学法指导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曲词鉴赏的迁移能力;第六,学生的讨论、发言还算热烈、踊跃,因为是借班上课,能有这样的效果基本满意。

  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布局有不合理之处,如“意境美”部分放在“人性美”部分之前;第二,在概括情节和崔莺莺叛逆性格方面,由于内容简单,所以没有较好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第三,由于课的内容安排多,没有让学生多几次朗读;第四,鉴赏时理性分析多些,感性东西少些,有高三教法的影子;第五,“人性美”和“语言美”两部分之间没有注意到过渡、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