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
1.从对生活的感悟中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为了上这节课,我看了很多相关资料,越看越找不到感觉。直到必须要上课了,自己已经焦头烂额了,大家已经被我的焦躁的情绪折磨得很痛苦了,可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关心我,支持我。突然悟到:我现在基本是“奶牛”,“脑残”得不是一点半点,我为什么能坚持着上这样的一节课?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的力量。因此想到琼珊为什么得了当时是不治之症的肺炎还能活下来,绝对不是一片叶子。这就是“是谁拯救了琼珊”这一问题的由来。
2.教师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桥梁,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在台湾的小学课本、北京的初中课本、江苏的高中课本都可见到的一篇小说。教学目标的建立要基于文本和学情,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本文作为名家名篇,值得讲授的地方很多,但实际的教学要在一个课时完成,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讲授内容要有所取舍。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不仅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学习的层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拥有了一次独立感悟和思考发现的机会。课前预习不只是泛泛地告诉学生要预习,要让学生看完小说后有所得。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再者要读出问题来。学生预习的情况成为老师教学设计的起点。高中生能很快了解小说的情节,也会理解小说的主题,比如舍己救人啦,生命的潜能和信念的作用啦。可这篇小说的主题只在这里吗?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并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是这篇小说的主要魅力之源,教师应该把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感受和鉴赏作品的形象上。贝尔曼的形象学生大体是了解的,可是不是能深入理解呢?同学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文章明明是想赞扬贝尔曼,但为何写他脾气暴躁、喜欢喝酒,一副瞧不起人的小鬼样儿?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答案基本也只有一个:欲扬先抑。答案只是这样简单吗?他们理解不到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真实的`人,人性是复杂的。在这里需要老师来引导。贝尔曼最后为什么能舍己救人?中间有伏笔吗?不细心的同学是看不到的,这也需要老师来引导。教师依循学生的感受或问题进入文本,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健全人格。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不向命运妥协的情操,关怀周围人的情怀。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三维的,它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体现对人的价值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敬畏生命,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也许是更重要的。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底层人的生活,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应该具有的能力和品质。
4.教师的教学智慧让人渴望。充分的预设,精彩的生成,这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文本深入理解,在课前做足功课。在课上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些需要真正的功底,但不是可望不可即。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不断给自己加压,不断修炼自己。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06-22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06-22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06-01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题目04-29
《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教案11-25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06-13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06-20
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03-13
欧亨利读后感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