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学语文《赤壁赋》优质教学实录

时间:2021-08-11 17:24:25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中学语文《赤壁赋》优质教学实录

  文本解读与课堂深度

中学语文《赤壁赋》优质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PPT显示)

  师:这是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阐述了自然山水具有消解士大夫“不得施于世”的悲剧意识的文化功能。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不得施于世”,“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自不待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等人生重大课题无可推脱地摆在了苏轼面前。在这种情形下,他在黄州除了躬耕渔樵、广泛交友外,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如欧阳修所说的“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了。苏轼自己也说,“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无往而不乐”。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再次来到黄州赤壁,试图以此“道羁臣之叹”,“写人情之难言”,思考宇宙人生,体味生命意义,调适内心冲突,实现人生突围。今天,让我们跟随苏轼,神游赤壁山水,走进他那崇高的内心世界,去感知独具苏轼特色的超越路径。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文章的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师:很好。本文沿用了传统“赋”的主客对话模式,“主”与“客”都是指作者一个人。那么,作为“客”的苏轼,内心有着怎样的苦闷与悲伤呢?

  生:功业无成、人生虚妄之悲。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生命短暂之悲。长江滚滚,悠悠不尽。宇宙自然,恒久永存。而生命却须臾飘忽,与之相比徒有羡慕之情。心中岂能不悲?

  生: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二、细部探究,感悟“圜道”思想所达成的超越路径。

  1.“水月之喻”——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

  师: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潜伏于苏轼心灵深处的苦闷与悲伤多么沉重。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最终走向旷达自适的呢?

  生:您所说的两种路径,苏轼都采用了。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就“外释”而言,苏轼畅游赤壁,借助外物摆脱萦绕于内心的失意与悲伤;就“内释”而言,“主”“客”对话,正是苏轼与自己的对话。

  师:很好!苏轼从“外物”中获得了快乐吗?

  生:获得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他举酒诵诗,任船漂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登仙境,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暂时忘怀一己之忧,忘却自身存在。

  师:就“内释”而言呢?谁来说说?

  生: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苏轼的水月之喻,是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而言的,提出了他著名的“何羡论”。你能就水“逝而未尝往”、月“盈虚而莫消长”,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他好像看了世间万物是处在一个“圆周运动”之中的。圆圈上的万物能够周而复始,对立转化。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从这个角度看,月亮的确是“盈虚而莫消长”了。

  师:说得好!你的看法好新颖啊!对课文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也看到了苏轼之所以能从寄情山水之中走向旷达自适的真正原因。你的话,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圜道”思想。

  “日夜一周,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则藏,圜道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氏春秋·圜道》)(PPT显示)

  意思是说:太阳一昼夜绕行一周,这是圜道……万物有了活力就会萌发,萌发而后滋生,滋生而后成长,成长而后壮大,壮大而后成熟,成熟而后衰败,衰败而后死亡,死亡而后形迹消失,这是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停。泉源永不枯竭,大海永不满盈,小泉汇成大海,重水化作轻云,这是圜道。

  师:刚才这位同学对苏轼所谓的月亮“盈虚而莫消长”作了深入的阐述,那么,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

  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这几句话已足以说明。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点补充。地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循环原理,由地表泾流到地下水,由雨水到泉水,由泉水到江河之水,由江河之水再到海水或冬雪,表面上看,水始终在“变”,但这种“变”只是一种循环,并没有“往”(流逝),也就是“不变”了。

  师:说得好!苏轼正是基于“水月之喻”,得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看法。既然“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个体生命也完全可以长久存在,世俗、狭隘心态所认为的生命长短、荣辱、得丧,又有何意义呢?“一世之雄”的伟大功业,长江的“无穷”又何必要去羡慕呢?经由古代人物、宇宙自然、理想诉求所引发的“悲”自然也就得以“内释”。在对宇宙自然的“圜道”观照中,苏轼踏上了生命的超越之途。

  2.“日月轮回”——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内容略)

  3.“圆融通变”——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

  师:美国心理学家拉·莫阿卡宁说:“圆圈是幽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意 象,它是人类在内心迷惘混乱时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灵秩序的一种自然方式。”依据这句话,回到课文中,我们还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苏轼的情感变化也呈现出“圜道”的特点,由“乐”到“悲”再到“喜”正好是一个圆圈运动过程。

  生:起点的“乐”与终端的“喜”互为衔接,通过心灵的对话,从而自释、消解了中段的“悲”。

  师:“乐”与“喜”都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但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乐”是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夜景所引发的,是一种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转移。而“喜”则是他内心的自释与圆融通变所获得的心灵觉醒,平静、舒展、旷达,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越。

  师:佛教强调“洗心”,苏轼最终的“喜”是“洗心”之后心理、心灵、人格的蜕变。这种蜕变使苏轼对宇宙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怎么说的?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宇宙间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必在乎别人所拥有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是你的才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这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理性认识,是消除生与死、荣与辱、永恒与短暂所引发的.忧虑感的醒世良方。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融入清风明月,与自然山水化合为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这“无尽之藏”,人与宇宙自然并无“主”“从”之别,都是“无尽”的。

  三、延伸拓展,探究“圆道”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师: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矩”便是圆转的“中和之圆心”;老子说“周行而不殆”,这“周”即是循环反复、运行不息。说到底,“圆道”思想即和谐循环,是一种以圆润通变、回归和谐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就个体生命而言,这种思想能有效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学对此有这样的认识呢?

  生:我觉得人处世间,需要以“圆道”思想去平衡人生,求得内心的和谐统一,并能以圆融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生: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因而我们应以大循环的眼界去理性看待生命的有常与无常、成功与失败,去构建和谐丰盈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裹挟,像苏轼那样臻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化境。

  生:如果我们在现实人生之中,看取社会、人生、他人,处理事情,总是“一根筋”,不会圆融,不会“拐弯”,内心失去了和谐与圆融,这样的人生肯定是痛苦的。

  (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 226500)

  研究选粹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对苏轼《赤壁赋》的解读历来观点多多,异彩纷呈。篇幅所限,以下仅列有代表性的11种观点。

  1.怀古说。晁补之无咎《续离骚叙》云:“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状瑜事而赋之。”①

  2.讽今说。明代杨慎《三苏文范》引文征明语:东坡先生元丰三年谪黄州,二赋作于五年壬戌,盖谪黄之第三年,其言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勿轻出”,盖有所讳也。然二赋竟传不泯,而一时用事之人何在?”②

  3.忠君说。清人李扶九认为:“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离骚》尝以美人比君,旧解谓思同朝君子,岂知公之拳拳不忘者乎?厥后谥曰‘文忠’,良有以也。自来评者多以风月文字目之,误矣。”③

  4.畅游说。马福清主编《唐宋文醇(下)》引“原编者评”云:“轼脱御史台狱,谪黄州团练副使。壬戌之冬,谪三年矣。其作二赋,盖与造物者游而天机自畅,并无意于吊古,更何预今世事?尝书寄傅钦之而曰:‘多难畏事,幸毋轻出者,畏宵小之捃摭无已,又或作蛰龙故事耳。’乃文征明谓以曹孟德气势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转以寄傅钦之之语为证。谓为实有所刺议,可谓乌焉成马矣。东坡在黄,安石之党正烈,而谓消灭无余耶?若谓东坡以安石比孟德,谓终当消灭无余,则将置神宗于何等也?”④

  5.旷达说。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⑤

  6.空漠说。李泽厚认为:“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者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⑥

  7.抗议说。李金松认为:“对《前赤壁赋》所表现出的逍遥之乐与超越态度,我们决不能将之看作是苏轼的本意,其实,这只不过是苏轼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正话反说,在更深的层面上间接地表达自己对仕宦而实同隐逸这种尴尬境遇的不满与抗议。”⑦

  8.乐观说。臧克家认为:“作者的这种对人生和对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⑧

  9.怨慕说。王晓瑜认为:“也许,他在怨皇上的不贤明,怨权贵的专权,怨自己的生不逢时,怨自己的忠而被谤,怨没有人了解自己,怨自己仕途的坎坷吧?也许,他在慕那些仕途得意、宏图大展的人,慕那些贤明的古代帝王,慕那些古代的名人高士,慕那无牵无挂的飞仙,慕那江上的清风明月吧?”⑨

  10.激励说。杨问富认为:“《前赤壁赋》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作者通过水、月、风的原型传导出中华民族的乃至人类的某些普通心理和愿望,一方面借助水、月、风抚慰自身的痛苦和忧患,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渴望突破有限的时空,追求与宇宙同在的永恒。苏轼正是借助于艺术的幻想,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命运,通过原型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唤起人们并时时激励人类摆脱困境、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⑩

  11.消极说。苏轼的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是一种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混世哲学。但人们往往被他描绘的江山美景所吸引,而忽略了浸透其中的消极落后思想,这是应该特别提出的。(11)

  观察者语

  听过太多的老师教学苏轼的经典名篇《赤壁赋》,在认同他们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课堂结构之余,内心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他们大多把《赤壁赋》的教学定位在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作者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阐述,进而得出作者在主客问答中表现了旷达情怀的结论。课堂所呈现的对文本的解读无一例外地是对教参观点的“释证”或“指认”,课堂在演绎与论证他人观点中走向平淡、平庸。在这样的课堂上,文本深厚的意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屏蔽掉了,作家独到的人格魅力被教参所谓的权威解说遮盖或消磨掉了,教师独立、独到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在无形之中被替代或削弱了。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有多少启发意义呢?我曾在听完某位老师的授课之后询问该班的一位同学。我说:“你对老师的讲解感兴趣吗?”回答说:“不感兴趣。”“为什么?”他说:“老师讲的,都在我们的资料上,预习时早就看过了,没有多少新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发展又有多少意义呢?我不想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课堂上理应发生师生间认知、情感的碰撞,教学理应超乎一般性的操作技巧而走向睿智与深刻,真正能够支撑课堂立于不败之地、让教师摆脱“匠气”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显然是教师过硬的文本解读能力。惟有独到深透的文本解读,才能给学生以新颖的认识与积极的启发,才能以教者之“智”去点燃学生探赜索隐、沿波讨源的火花,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牢靠的根基。“假如教师只是知道一个‘多元’的目标,却连自己都无法‘多元’地理解作品,那教学的‘多元’又怎么可能实现?很多老师这方面的功夫不硬,不愿在独立理解作品上花气力;而借助参考书‘知其然’之后,又不能费心劳神去仔细揣摩,很好很深入地去‘知其所以然’,当然也就更难以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法获得‘一文多解’了。”(12)

  基于此,我觉得卫建云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教师优秀的语文学养和在课堂教学上的不俗追求。

  首先,不因循旧说,不做学舌的鹦鹉,勇于在自主研习中将文本读透、读深,将阅读变成一种“慧读”。

  自“赤壁二赋”诞生以来,历代的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探求其丰富意蕴的脚步,产生了多达几十种的观点。这么多观点足以汇集为一部前后相因、智慧大成的赤壁二赋“阐释史”。有追求的教师都会感到教学这样的名篇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难就难在该如何从诸多的“旧说”中开辟一条新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难就难在该如何找到一条既切合文本实际,而不是胡乱妄说,又能达成师生认知共鸣的最佳路径。

  尽管各家观点殊异,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家几乎都不否认苏轼在寄情山水中实现了“乐—悲—喜”的情感转变,这样的转变表面上看是经由主客对话之“外力”所达成的,实际上是苏轼心灵深处那股强大的“内力”的一种“自释”。众多的解读多到此为止,却无视这样一个“空白点”:同样是寄情山水,触景生情,感悟人生,苏轼“自释”的“内力”究竟源自何处?他又是以何种方式感悟宇宙人生、超越人生困厄,进而走向旷达自适的呢?卫老师引进《吕氏春秋》中的“圜道”思想,巧妙而令人信服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点:从苏轼的“水月之喻”中看到其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从时间流程的“日月轮回”中洞察苏轼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从由“乐”到“喜”的“圆融通变”中窥见苏轼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这三个层面的确呈现出一种“圜道”回环的特点,起点与重点的最终融合,融化了苏轼内心世界的纠结,平复了心海深处的阵阵涟漪,使其对人生对生命本真的参悟臻于宁静平和,归于“波澜不兴”,止于淡定而“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样的解读已然不只是新颖的问题了,更可以说是一种启智生慧的“慧读”!要做到这样的“慧读”,我相信,倘若没有沉潜于文本的“硬磨软泡”断然不能读得如此深透,倘若没有摒弃旧说、自寻新路的解读勇气断然不会有如此“柳暗花明”的习得之乐,倘若没有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断然不会出现悟彻生命的共鸣之点!

  其次,贴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课堂洋溢着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

  就全课而言,卫老师的“讲解”与“点拨”堪称适当和恰当。适当讲解,旨在提升学生的认识,在学生搞不懂或想不到的地方教给知识、指引方法。譬如,作为超越路径的“外释”与“内释”,学生不容易想到,教师一讲,学生懂了,也就有了回归文本、披文入情、一探究竟的欲望。而恰当点拨则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手段。这里的“恰当”值得注意,即要“恰逢其时”,在学生最需要教师智力支持的时候帮助一把。譬如,当学生分析到“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之时,卫老师机智地抓住这样一个“最恰当的‘点’”,巧妙引入《吕氏春秋•圜道》中的一段文字,详作阐释,并顺势启发学生以此去分析“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这一问题。这就是“点”得“恰逢其时”。可以说,有效而巧妙的点拨,营造了课堂师生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了智慧,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

  第三,很好地矫治了现实课堂上仍大行其道的“现代病”,在平实质朴的智慧引领中启人心智,既彰显了教师自身的个性色彩,又巧妙融合了新课程理念。

  这些年我较多地关注了语文课堂上的“现代病”,尤其对那种游离于文本之外的“人文性”说教,那种充斥于课堂各个环节的声光电、唱念打的所谓“技术”,以及由此而生的哗众与喧嚣、浮躁与虚空等诸多课堂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卫老师的课,素面朝天,本真朴实,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而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现代语文课堂的应有取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所有问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二是课堂的所有讨论都能沉潜于文本深处,师生在深入细读中充分体验到了经典的魅力,挖掘到了经典的“宝藏”;三是三次使用多媒体都是切合文本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作的“预设”,是必备而必需的,对拓展课堂深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就教学风格而言,这节课可以说是平实而质朴的。教师用语凝练准确,提问不瘟不火,有条不紊,有着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没有令人肉麻的煽情之语,也没有凌空蹈虚之辞。师生的对话互动呈现出一种亲切平和的状态,学生拥有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平实与质朴又是智慧的,是师生认知、智慧的融合。课堂飘逸着浓浓的书香气,教者与学生身上也弥散着浓浓的书卷气。真实的课堂本该如此,真实的语文人更该如此!

  卫老师显然是一个优秀的语文人,善读,博取,苦钻,深思,大智。但也正因为此,可能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定位上,易于失之过难,高于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尽管教学片段中“生”的应答、师生的交流都比较到位,但参与的“学生”毕竟只是班级中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想,能否在课堂上将师生“对话”的时空进一步紧缩,让每一个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思考、自己形成观点,让学生能够像老师一样独立地获得文章的真谛,并据此而真正参与到课堂“对等”的研讨当中来呢?如此,课堂中涉及的话题及问题的研讨和解决尽管难以这样全面而深刻,但其带来的学生乃至老师的思维拓展和智慧成长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的教学也许是更高的一层境界。

  注:

  ①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引晁补之《续离骚叙》,南宋郎晔选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7月。

  ②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

  ③李扶九选编、黄仁黼纂定《古文笔法百篇》第288页,长沙岳麓书社, 1984年。

  ④马福清主编《唐宋文醇(下)》第10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4月。

  ⑤转引自王水照《苏轼选集》第3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第2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

  ⑦李金松《逍遥之乐背后的隐微心曲——苏轼〈前赤壁赋〉主旨新探》,《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1期。

  ⑧臧克家《试析〈前赤壁赋〉虚无思想》,《名作欣赏》1985年第6期。

  ⑨王晓瑜《清新优美的意境深沉旷达的情怀——苏轼的〈前赤壁赋〉浅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3期。

  (10)杨问富《〈前赤壁赋〉的原型显现与文化意义》,《名作欣赏》1992年第3期。

  (11)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第1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2)严华银《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1期。

【中学语文《赤壁赋》优质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采薇》优质教学实录06-12

中学语文《成功》教学实录06-02

中学语文《爱莲说》教学实录03-31

《说勤奋》优质教学实录06-14

《天上的街市》优质教学实录01-17

《后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04-02

小学古诗《元日》优质教学实录06-15

《明天,我们毕业》优质教学实录03-31

中学语文《苏州园林》教学实录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