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从文质彬彬的成语引入,从君子的文即外在形象,然后过渡到君子的内在品质。
师:先出示“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的绅士风度的故事,虽然巨轮已安然的沉在幽深的大西洋底,但“让妇女儿童先走”的绅士风度却似海中的灯塔一样长存。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绅士这个词,但有一个可以代替的一个词,那就是
生:君子。
师:何谓君子,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来感受君子之风。
师:风怎样理解
生:风度
生:风采
师:风流,风范
师:风就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我们经常听到同学在说,要风度
生:不要温度
师:看来风度是需要的,君子也是要做的。我们说说怎样的人才配得称君子呢?(学生自由谈论)
师:孔子有个经典的论述,叫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听说过吗?
生:不太清楚。
师:老师解释一下,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其中的文就是举止等外在的东西。类似于我们学校中经常检查的仪容仪表。周总理曾有过这样的格言:“脸必净,发必理、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也就是说,举止要端庄有气质,仪表要整洁有风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举止、仪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生:孔子是很有风度吗?孔子怎么样的人?
师:你的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师生间真是心有灵犀啊。学生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形象?
《君子之风》有一则做了简略而生动的描绘,哪一节?
生:第14节,(朗读背诵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你怎么理解这些有关孔子的外在的表现,就是所谓的文。
生:孔子和人交谈,应该语气温和而有礼貌。但是又很严厉。
师:孔子有时也很严厉,比如学生上课睡觉时,就不温了,而是很厉,(出示宰予昼寝片段)
这里的厉是对原则问题的坚持,是正气凛然的体现,自然让人肃然起敬。还有吗?
生:孔子很威严但不凶猛。
师:“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谓“威严”,“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 当然,“庄重而安详”是人的内心状态,心无主见、遇事慌张的人怎么能做到庄重和安详?有内涵、有责任、有信念的人才能庄重,有气度、有历练、有献身精神的人才会安详。
师:这些有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的确很难做到,但孔子毕竟是孔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我们老师也需要学生的肯定和赞扬。这里还隐含着孔子的“中和”的原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
师:当时社会有人对孔子行的这一套外在的行为举止不是很赞同。认为“君子只要有良好的品质就可以了,要那些文化礼仪来干什么呢?”,君子之风也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朗读第13则)
师:这里有个成语。
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注意何以文为中的“文”是
生:修饰,就是一些仪容举止等等。
师:卫国大夫问的是孔门弟子中最善于雄辩的和最富有的子贡。子贡一开口就不是很客气,
生:“惜乎!”,真是遗憾呀。
师:“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夫子是对棘成子的称呼。因为棘成子是卫国大夫,当时对大夫都可以称为夫子。驷是
生:快马。
师:子贡就说,“你这样谈论君子,快马也追不上你的舌头了”,言下之意就是,
生:你说话不负责任,你怎么这么草率的说这样的话?现在你的错误言论连快马也追不回来了。
师:有些上纲上线了,我想是棘子成,一定吓了一大跳。子贡怎么来说理的,他是很有口才的。
生:子贡接着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文与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去了毛的虎豹之皮与去了毛的犬羊之皮,有什么区别呢?
师: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类比。突出了外在修饰就是所谓的文的重要性。当然,子贡这位成功人士家里有的一定是虎豹之皮,看来服饰的商标的确很重要,如果掉了这名牌的商标,我们就会说
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师:我们讲究表里如一,就是所说的文质彬彬,我们来探求君子的质。我们已经逐渐进入君子的.核心。在孔子的这么多的学生,他认为谁是君子的最佳人选?
生:颜回
师:我们朗读这一段,注意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生自由的朗读)这已经是本篇第三次提到颜回了。
生:我用欣赏的语气朗读。
生:我用赞扬的语气读。对颜回的极力的褒扬。
生:用得意的语气读,因为这是他的得意门生。
师:颜回到底走了哪些不同寻常的路?我们说一说。
生:颜回就过着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这样的生活。
师:中国有着丰富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河豚、吃果子狸之类,想不到竟还有像“吃黄牌”、“吃官司”、“吃败仗”、“吃一刀”、“吃回扣”、“吃不消”、“吃不准” “吃白食”就连 “吃一堑,长一智”中的“堑”也讲究“吃”!这里的颜回吃的是光光的米饭,喝的只是冷水。没有热汤水,也没有菜肴。那不是一般的穷,而是相当穷。
生:穷到这种地步,一般人早就受不了了,只有颜回依然很高兴。
师:他到底在高兴什么?他的乐在哪里?
生:快乐在于自己的内心的修养,是对自己道德修养的重视。
生:颜回追求正道,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为了精神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甘于清贫。
师:好一个贫贱不能移。这是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的抗击。包含着儒家的超功利性;也包含着人对生命的超越。所以说君子的精神状态始终是快乐的。这就是君子之风的的君子的三乐之一,这是求仁的乐。我们读一读剩余的两乐。
注意朗读朗读的语气。(生自由朗读,争取当场背诵)
生:孔子是很悠闲的说,
生:孔子是很坦然的大度的说,很愉快的说。
师: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评价颜回呢?
生:因为老师也是这样的人。有其师必有其徒。
师:在孔子弟子中,颜回是最接近孔子的仁道和志趣的弟子。这简直可以作为孔子评述颜回这段话的最好的注解了。(再次朗读)
师:孔子这段话,语句优美,意蕴深长,就好象一首散文诗一样,透着一种悠闲、自在,排斥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使人看了之后,仿佛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也不知不觉向往起了这种生活方式。饮食师生是惊人的相似。
生:饭疏食,饮水,
师:我们来加几个词,文字会更生动。(饿了)吃粗粮,
生:“(渴了)喝凉水,(困了)就把手臂弯曲当枕头,快乐就在这个里面了。
师:“曲肱而枕之”,一觉睡到天亮,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就是君子坦荡荡。一切多么自然没有刻意为之的安贫乐道、固穷守志,快乐而又充实。如果说颜回是贫贱不能移,到了先生这里,还有富贵不能淫。孔子说不义而得来的富贵,像浮云,两者有什么相似点?
生:就好象天上的浮云一般,跟我无关,而浮云也终将不会长久
生:浮云聚散无常,比喻富贵短暂,就是“过眼云烟”。
生:浮云至轻至淡,像富贵无足轻重。
师:所以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网络语言,就跟浮云有关。
生:神马都是浮云。
师:所以这里的乐是坦荡的乐。这是二乐。三乐在哪里?(生朗读第9则,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概括,学习的乐。)
师:孔子六十三岁,在列国周游也已经有九年了,期间艰难困苦、颠沛流离,而且此时也孔子知道自己的学说也不可能被世人所用,但其心态仍然乐观向上,积极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么诗化的语言,这种乐观的心态,这种精神,这种修养,的确值得我们叹服和向往。
《君子之风》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丰惠中学高二(4)班理科
师: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翻译7、8、9则,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我们已经感受到的君子之风,这股风包含着精神的快乐、心态的宁静、责任的担当。在论语中,也出现了与君子相对的一个词,那就是
生:小人
师:什么是小人。我们先来看一段话,这段话一定会引发女同胞的强烈的抗议,要不要看,也是孔子说的。
生:要
师:那老师就要伤害女同胞的脆弱的感情。(出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师:什么意思?老师解释解释。
生:这是对女性的严重的歧视。
师: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
生:女性一般都比较敏感、任性,爱发小脾气
生:就是古代男尊女卑观念的流露。
生: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林黛玉式的美女,老公越爱她越亲近她,她越爱使性子,闹别扭,耍脾气,这就叫“近之则不逊”;疏远一点,她又可能疑神疑鬼:老公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了,是不是移情别恋了?这就叫“远之则怨”。
师:这里的小人可能就是孔子家中的仆人,孔子在家里跟夫人闹了矛盾,有仆人偷懒不听话,他一肚子气,忍不住在课堂上发了这句牢骚:“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学生听老师发牢骚说家常,都会觉得很有趣,就记了下来。这才是有血有肉的孔子,多可爱多好玩嘛。论语中经常将小人与君子对比,我们找出有关小人特征的句子(生找出朗读,第四则、第五则、第六则)
师:最典型的是哪一句?
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师:喻是
生:通晓、明白、懂得的意思。
师:我们有个成语叫不可理喻,就是形容一个人缺乏教养,蛮横粗鲁。同学们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生:君子懂得仁义,而小人只懂得利益。
师:换句话可以怎么说。
生:小人是见利忘义。君子以仁义作为行事为人处世的准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应当做,什么事情不应当做,看是否符合仁义标准。
师:下面老师要推出一些小人的,有些还是帅哥啊?《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绰号三姓家奴,汪精卫的照片(学生发表评论,围绕利,可以卖身卖国)
生:而小人以利益为先,行事为人处世,权衡利弊,反反复复,利则为之,不利则止。
师:想要君子为你做事,就要用仁义来打动他;想要小人为你做事,就要用利益来打动他。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在君子眼中,最宝贵的是义,而不是利。如何对待利和义是可以判断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其实小人的表现也是很丰富的。我们从可以中找到其他的特征,小人还有别的称呼
生:称小人为鄙夫。
师:朗读第六则,注意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生:用讽刺批评的语气朗读。
生:用鄙夷的看不起的语气朗读。
师:我们就用这种语气来读一遍。其中有个成语
生:患得患失。
师: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孔子在开口大骂。这些小人最看中还是自身的利益。
生: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
生: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
师:孔子在这里就是说小人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我们现在社会中有吗?(学生评论)看看我们的食品安全就知道。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中国的食品就是不断的给词典增添反面的新名词。这些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小人。
师:君子对自己的饮食要求很低,而小人是
生:却以粗恶衣食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师:言下之意,立志于道,应该以精神修养为上,意志坚定,一心一意。嘴上说“志于道”,却受不了“饭疏食饮水”,不乐意“敝衣蕴袍”,追求物质享受,衣服饮食好其华美,这样的人志于道之心不坚,因此不值得与他谈论道。
生:君子既以德行为重,所以要轻视世间的物质生活;君子考虑道的问题,不考虑食的问题。
师: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有了一件好袍子而变得有价值。君子的高尚之处“义”与“利”矛盾的时候怎么办?尤其和生命发生冲突时的选择?
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师:“以”第一个“因而”,表示结果;第二个“来”,表示目的。
师:无论小人怎样变,不变的是眼中的利益。孔子自己对利和富贵是如何对待的?
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师:子曾经说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翻译。
生: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
师:完全看不出孔子有鄙视富贵的意思,他鄙弃的是“不以其道得之”,他视为“浮云”的也并非“富与贵”,而是“不义”。认为孔子一定是视富贵如粪土,视名利为敝履,那就大错特错啦。小人就是见利忘义、患得患失 、耻恶衣恶食 、无所不至。希望大家近君子之正风远小人之歪风。
【《君子之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3.君子之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