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优秀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和该文的评价
1.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
2.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
⒊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正音(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闻汝丧( )之七日 及长( ) 不省( )所怙( ) 兄殁( )南方
省( )坟墓 归取其孥( ) 丞相薨( ) 佐戎( )徐州孰谓汝遽( )去吾 万乘( )之公相 殒( )其生 窆( )不临其穴 尚飨( )
四、朗读(自读、齐读)
五、本文文言知识过关练习
⒈指出句中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 )
零丁孤苦 ( )
不幸早世( )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
敛不凭其棺( )
以待馀年( )
2、古今异义明年
成家而致汝
吾与汝俱少年
冀其成立
明年,丞相薨
3、词类活用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莫如西归
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吾书与汝日
恐旦暮死
汝之纯明宜业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4、一词多义
省:不省( )所怙 汝来省( )吾
始:始( )来京城 汝之子始( )十岁
虽:虽( )暂相别 虽( )万乘之公相
其: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 其( )后四年 如吾之衰者,其( )能久存乎 其( )竟以此而殒其( )生乎 吾其( )无意于人世矣 其( )无知,悲不几时
5、特殊句式(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
惟兄嫂是依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何为而在吾侧也
汝从(吾)于东
其然乎?其不然乎?
⒍重点实词
衔( )哀致( )诚 掇汝而就( )
汝不果( ) 不克( )蒙其泽
吊( )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⒈《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试从作者情感和思绪发展方面把握文章脉络,概括各段内容。
⒉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各部分之间的感情有何不同?
⒊本文有“至情之文,千秋绝调”之誉,其蕴含了那些情?
⒋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
二、诵读、赏析
(一)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讨论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二)诵读课文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九段),体会行文中的曲折变化。
1.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2.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8.9段),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反复诵读第5段,体会“邪”“乎”“也”“矣”等虚词在传情达意中的作用。
(三)诵读课文第三部分的第十一自然段,分析这个段落的语言特色及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课时
一、艺术鉴赏(学生讨论归纳)
二、知识迁移
课堂讨论: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祭十二郎文》优秀导学案】相关文章:
《祭十二郎文》优秀教学设计04-03
《祭十二郎文》教案新编04-05
韩愈《祭十二郎文》赏析08-16
《祭十二郎文》中 ”而””以” 字的用法04-08
《祭十二郎文》获奖教案?+说课稿04-05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11-30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精品)04-07
古代散文选修《祭十二郎文》优秀教案03-30
《祭十二郎文》相关文学知识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