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1
第一课时
一、 导学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的学习,将会令你们感到非常愉快,因为我们将要与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和文学作品,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的人生将为此而充满浓浓的诗意。
学习唐宋诗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将49页的单元提示迅速地看一遍,然后筛选一下主要信息。
生1:第一小节讲唐宋诗词的文学史地位,第二小节讲唐诗,第三小节讲宋词,第四小节讲如何欣赏诗词。
生2:第二小节讲唐诗的主要体裁是律诗和绝句,是今体诗,不同于魏晋以来的古体诗;二是讲唐代诗人灿若星辰;第三小节讲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第四小节讲欣赏诗词必须注意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探究意境、感知声韵。
二、 导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单元提示的要求,一同来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 作者
师:同学们一定知道李白,但每人知道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们交流一下--
生3:唐代诗人-盛唐诗人
生4:壮志示酬
生5:浪漫主义
四、 题解
师:同学们,《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
生6:三层:一是梦游天姥,二是吟,三是留别。
师:为何要梦游、梦游天姥?吟是什么意思?跟谁作别?
第一问有点难度,我们先放一放;第二问吟是一种体裁,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第三问牵涉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注释1,李白别的是东鲁诸公。
由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写梦是主体,留别是最终的目的,而以写梦来作别的实为罕见,我认为这是本诗的一个独创,而且也体现了李诗浪漫主义的特色。请同学们注意。
要全面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同学们还需看一下课前的“学习提示”:第一小节讲了古体诗的特点,第二小节讲的是本诗的内容,第三小节讲的是艺术特色,尤其要注意想象的奇特、开合的自如、遣词的`大胆,这三点充分揭示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特色。
五、 讲解第一、三小节(第二小节留待下堂讲)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1)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何要梦游天姥?(2)知道本诗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课前,我们要求同学们通读原诗了,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原诗,并具体落实一下这些创作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读全诗,看看全诗各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7答,师结:入梦-梦游-梦醒,第一三小节篇幅较小,中间乃是重点和主体。
1、 齐读第一、三小节
2、 分组合作:AB小组负责第一节,CD小组负责第三小节;要求:找出划出你认为绝妙之处、疑难之处,无论是字词层面、内容层面还是形式层面。
3、 课堂交流(其间学生参与率非常高)
(1) 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答案尽可能来自于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体察文本。
(2) 互相质疑
(3) 教师点拨:A开头很独特,是一般写别的诗中所未有的,通过纵横对比,拓宽了本诗的艺术空间;B结尾卒章显志,大起大落,从梦境回到现实,虽有点消极,但充满了豪迈之气,写别显得如此豪迈,也属罕见与独创,这是第二处独创之处;对“安能”一句,此乃诗眼,要结合今天的实际,作一点辩证分析,要注意当今社会竞争中的相容性与合作性。(并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相比较)C从最后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李白为何要写梦游了:A现实无梦!B做了一个美梦,这一部分集中在第二小节,我们下一堂课再来体会。课后请同学们用200字概述一下,第二节李白所描绘出的梦境美在何处?当然,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还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来还原李白彼时的心灵世界。
六、 当堂背诵
(1) 学生带着我们所分析欣赏到的要点,尝试背诵
(2) 背诵指导:A第一小节的三个对比,第一句以他山起句,横空出世,很有气势;第二句先言天姥,压过五岳;第三句则不言天姥,以“此”代之。B第三小节紧承前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写梦醒而回到现实:首句“世间”起,次句为篇末点题中“别”也,且以设问起句,答句为两句,“名山”亦暗合天姥;最后一句乃空谷回音,特别响亮,而且句式为反问,语势、语气皆无与匹也。
七、 课后作业
见前面。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新课
师:从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白为何要写梦游天姥,主要是因为(1)现实无梦,主要体现在第三章;(2)他做了一个美梦,主要体现在第二章。
二、 学生自习第二章,找出令你惊奇的地方/疑难的地方。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生1:“我欲因之梦吴越”,紧承第一章,“之”代表天姥山,且有一种急迫之感,这是由第一章所营造出来的文势。
生2:“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用了顶针手法。
师:有什么好处?
生3:模拟加快速度,动词“飞”也体现了速度感,还有心情的急促感。
生4:“渌水荡漾清猿啼”,清猿啼乃是哀鸣,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涕沾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处写猿啼,似乎与整个情感基调不太协调?
师: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意识到,其他同学发表发表看法?
沉默-
师:这个问题我们姑且存疑。
生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以下写的是夜景,写的是夜间奇景,如写熊咆龙吟这种猛兽的吼叫,可以拓宽诗的意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运用叠词,亦突出其节奏之慢、境界之阔。
师:以下写的夜景吗?下面明写着“日月照耀金银台”呀!这个问题牵涉到对“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字的理解。就其表面而言,是天黑,如“山居秋暝”,但在此处,前文刚刚写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哪里第一句刚写天亮,第二句就来了天黑了呢?那么此处该作何解呢?结合前句“千岩万转路不定”,可知此句理解为因为天亮了,见到的东西太绚丽了,把眼睛都看花了、看黑了,从总体感觉上,状其所见目不暇接,正因为这种感觉,突然来了熊咆龙吟,才是另外一番境界。
生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真乃仙境,多美啊。
生7:我有一疑问:本段用了两个“忽”字,前一个忽字,刚才老师已经讲到了;第二个忽字,是“忽魂悸以魄动”,在仙境达到高潮时,诗人却被吓醒了,这是为何?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谈谈。
师:发现这个“忽”字的思维断层,是非常犀利的。我们知道,在作文中所谓的转折,要注意天衣无缝,无迹可求,既然用了“忽”字,就其表面而言,让我们感到了断层,但在深层,恐怕是有原因的,是有艺术设计的,诗人的原创意图是什么?
生8: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而被吓醒的,梦太美了,现实太丑了。
师:但也不至于“魂悸”啊?
生9:作者慨叹人生如梦。
师:你讲得有一定道理,你给了我一个灵感:李白为何写梦游天姥,还有第三个原因:人生如梦,变幻无常,大起大落。关于人生如梦,我们又可以作一番解读:
(1)人生不能没有梦(当然是美好的梦想)。马丁·路德·金就有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再如汤显祖“临川四梦”,曹雪芹“红楼梦”;
(2)梦的实现是非常艰难的;
(3)现实毕竟是现实,它与梦境是有区别的,不能永远做梦,永远与梦有差距,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且放白鹿青崖间”。
师:人生如梦这个说法,给了我们一些灵感,然而还不足回答为何“魂悸魄动”。老师课前看了一些资料,也没有谈及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思考,我认为,作者肯定被什么东西吓着了,是什么呢?我们还是看原诗-从前面的仙境描述来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仙人列如麻,最终肯定要有一个天帝出现!然而在他快要出现时,诗人被吓醒了。——这是非常富有深意的!诗人畏惧天帝,为什么畏惧他呢?这就是微言大意,是弦外之音,是我们理解本诗主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最近,在天姥山召开了以研究李白此诗为主题的国际年会,大家也未提及这一点。由此,我甚至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权贵主要是针对皇帝老子的!
师:刚才大家主要是从个别的角度作了一些点评,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几点:
一是这一章的逻辑层次,有人用吴越幽景-登山快景-夜间奇景-仙界盛景来概括,前面我们作了分析,夜间奇景未必是夜间。
二这一章的句式变化非常大,造成了本章音韵节奏跌宕多姿,读来琅琅上口,颇有气势的特色。
三此章提及谢公乃是谢灵运,李白非常崇拜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同学们要注意。
四本章是最能体现李诗浪漫主义特色的,如自学提示所说的想象奇特,开合自如,遣词大胆等,同学们要用心体会。
以上四点,同学们在背诵时注意理解体悟,则利于记忆。
三、 课件朗读欣赏
四、 同学试背
五、 课后作业
1、 完成规定作业(课课练,课后作业)。
2、 “渌水荡漾清猿啼”之“清”辨。
3、 略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2
一、导语激趣
师:近几天出现了一种天文奇观,是什么?
生:双星伴月。
师:太白金星、木星和一弯残月相约相伴,形成了“双星伴月”的奇观。看到太白金星,我想到了一个人,大家知道是谁吗?
生:李白。
师:李太白,传说他是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而生。如果把唐诗比做文学天空的皎皎明月,那么李白就是这轮明月旁的太白金星,他和杜甫共同构筑了这一浩渺天空的星月神话。面对这一奇景,我写了一幅对联:金木双星伴明月,李杜两峰耀唐诗。大家想想,如果李白面对这奇景,他会做什么?
生:作诗。
师:是啊,他一定会“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因为他本是“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是“酒仙”;“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是“诗仙”。然而,这样一位谪仙才子,却到42岁才奉诏人京。供奉翰林。虽有唐玄宗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但李白却不甘心成为供帝王消遣的一介词客,最终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赐金放还。回到东鲁的李白,准备南游吴越,于是,他告别东鲁的朋友,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初读会意
师:诗歌,是诗人用生命弹奏的歌谣,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诗人生命的节奏。老师对朗读有两个要求:读好字音、停顿和起伏,并思考诗歌的三段分别与题目有什么联系。大家推荐两位同学。
第一段。请一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两处文字:一处是“裂缺霹雳,丘峦崩摧8943;8943;仙之人兮列如麻”,一处是最后两句“安能”。剩下的句子我再请一位同学读。
(学生分工合作朗读全诗)
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我也觉得很好,很多同学读着读着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课文的标题应该怎么读?
生:梦游天姥/吟留别
师:“吟”是什么?
生:作诗。
师:这让我想起孟郊的一首诗——
生:游子吟。
师:我们还学过白居易的《暮江吟》,再读读课文题目,应该怎么读?
生:“梦游天姥吟/留别”,“吟”是一种诗歌体裁。
师:大家一起把标题读一读。
生:梦游天姥吟/留别。
师:(走到朗读第2段的学生面前)你刚才读得很有感情,我想和你商量一组诗句的朗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你的下句读得很有情味,但是上句读得铿锵了些,你再调整一下。
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师:我读一读,你听听。(师范读此句)你再来读一读。
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师:孺子可教也!(众笑)
师:诗歌的三段内容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生:第1段写入梦之因,第2段写梦游天姥所见到的情境,第3段写作者和友人道别。
师:我觉得你对于第1段概括得非常简洁——入梦之因,第2段能不能也调整成四个字?
生:入梦之境。
师:第3段写作者和友人留别,实际上抒发了自己梦游后的?
生:入梦的感觉。
师:我们选择四个字:入梦之感。
三、品读入境
师:诗歌,是诗人用生命酿造的美酒。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怎样去品出浪漫之酒的滋味呢?当代作家陈世旭这样说:“从世俗到灵魂。只隔着一层薄得看不见的门。李白在里面经营意境,偶尔取出一些。就惊呆了历代狷狂之士的眼睛。”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其描写的客观物象融合而成的世界。例如“双星伴月”就是一个美妙的意境:双星与月相依相伴,描绘了亲睦祥和的画面;人们给它取名“双星伴月”又融入了赞叹神往之情,两者相融就构成神奇美妙的世界,这就是意境。
师:李白在他灵魂的世界里给我们经营了怎样的画面?不同的画面中又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
师:小组合作,找出自己喜欢的几幅画面,从下面三个方面说说品读收获: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词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融入了什么情感。
师:很期待大家一起来交流自己在诗中欣赏到的不同意境。谁先来发言?
生:我喜欢的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里作者描绘了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画面,我觉得李白充满了喜悦欢快的情感。
师:“雄伟”“壮观”“磅礴”一连用了三个词语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也激发了我的同感。
生:我喜欢“青冥浩荡不见底8943;8943;仙之人兮列如麻。”
师:你觉得这幅画面是怎样的?
生:高潮。
师:“高潮”是名词,你看我描述“双星伴月”的意境用的是“神奇飘渺”这样的形容词,你也试着换一个形容词?
生:激越。
师:激越?好的,你先坐下,大家来看看这幅画面,是“激越”的意境吗?
生:是欢乐、静穆的。
师:这不是“静穆”,“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你们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盛会?
生:热闹欢快的盛会。
师:把“静穆”换成“和乐8943;‘祥和”是否贴切?(生点头)
生:我喜欢“海客谈瀛洲8943;8943;对此欲倒东南倾。”写出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看了以后很想去。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的?
生:用了衬托、对比和夸张等手法。
师:具体说说看?
生:用“瀛洲”“烟涛”写天姥山的神奇,又用“云霞”“天”写天姥山高耸入云,再用五岳、赤城、天台山来对比写它高大雄伟。
师:如此耸入云霄的山,真是令人心向往之!
生:我喜欢“忽魂悸以魄动8943;8943;失向来之烟霞。”
师:你真独特,这是写作者梦醒后的心理感受的句子。记得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没想到你竟然能发现这独特的感情之境!
生:老师,我觉得第2段整个都是飘渺的境界。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不全是,“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894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就写得惊心动魄。
师:第2段的意境是不能用一词道尽的,因为它的意境变化多姿,李白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跌宕。我们先前说过,我们今天品尝的是一杯什么滋味的酒?
生:浪漫的酒。
师: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生:我喜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写出了自由的意境,表现出李白向往游山玩水的情怀。
师:又是一处“情境”。好的,梦游就在这里画上句号,梦境的美是一堂课难以言尽的,我想在这里留白。给大家留下课下回味涵泳的空间。这个浪漫的梦境变幻莫测,极其神奇,令人目不暇接,诗人想象丰富而瑰奇,夸张手法的运用大胆而出奇,流露的情感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正彰显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四、研读悟情
师:李白之梦让我想到了庄子之梦,“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8943;8943;俄然觉,8943;894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8943;‘栩栩然”是什么意思?
生:栩栩如生。
师:不大一样。我们平常说蝴蝶怎么飞舞?
生:翩翩飞舞。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自由轻快的样子。从梦中意境与醒后感慨两个角度比较李白之梦与庄子之梦有何异同?
生:庄子在梦里和蝴蝶成为一体了,是万物与我的融合。
师:那李白之梦呢?
生:李白的梦浪漫飘逸又变化多姿。
师:你刚才说到庄子和蝴蝶融为一体了。这是个很好的比较角度,你看看李白与梦中的仙人融为一体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李白不能“栩栩然”仙人也?是什么牵绊住了他?
生:李白不能摆脱现实带给他的苦闷。
师:李白怎么了,苦闷什么?
生:被贬了。
师:我们常在古文阅读中看到“出”和“入”两字,“入”是入朝为官,而“出”是贬到地方为官。那么李白当时是什么情况?
生:赐金放还。
师:李白遭权贵排挤,据说,他曾让高力士为他——(生:脱靴);杨贵妃为他——(生:研墨),你们说,他怎能不被放还呢?李白的梦境越是美妙,就越衬托了现实的丑恶。梦,是李白摆脱现实的避难所。李白作为梦境的旁观者。看到热闹欢快的梦境,正如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
生:“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李白梦后的感慨和庄子有什么不同?
生:庄子恍如还在梦中,而李白却要骑鹿访名山,不愿再回来。
师:为什么?
生:他不愿再侍奉权贵,不愿再过这种让他不开心的日子。
师:如果回来,他就得怎样?
生:卑躬屈膝,失去尊严,丧失人格,失去个性。
师:你觉得李白是真想骑鹿远游、别君去兮永不还?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且”放白鹿,说明他只是暂且游山,排遣心中的愤懑。
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照亮全诗,所有的意象熠熠生辉。它喊出了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个性的愿望,成为全诗的最强音,《唐之韵》甚至这样来评价李白:“正是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到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我们来看看这个超级巨人的人生经历:
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深藏着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和对自由的追求。
五、小结励志
师:李白在失望之中希望,在失落之中追求,在困厄之中超越。“太白的诗写在天上,飞翔的生命挂在悬崖。”既然现实是灰暗的,就在心灵的天空飞翔。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块圣地,安放自己的灵魂;我们需要时刻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3
师: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似乎没有什么摆不平的难题,什么克隆、基因、人造美女、(生笑)磁悬浮,哦,有谁坐过磁悬浮列车?(生笑)估计感觉就是飘飘欲仙,羽化而登仙。然而还有一样东西目前没有彻底解决,那是什么呢?(停顿),不会在说梦话吧?是的,梦的确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得到极满意的答案,班中哪位对梦感兴趣?(生笑)这可是诺贝尔奖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当然不研究这个大难题,简单些,我们首先为梦来组词吧?(学生上台板书:南柯一梦、做梦白日做梦,如梦如幻。黄粱美梦红楼梦梦想梦想成真)
师:呦,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会做梦,连《红楼梦》都梦到了。其实红楼梦是是曹雪芹的辛酸的回忆,在他看来富贵如过眼烟云,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今天我们要进入的是诗仙李白的一个奇梦,现在让大家进入时间隧道,时光倒流,用你们的洪亮的声音重温这个《梦游天姥吟留别》,看看这是否也是个黄粱美梦。(学生大声的朗读)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的感觉是如梦如幻,再一次感到这确实是个奇梦。好,谁先来说一说李白的一些资料。
生(1):诗仙。浪漫主义的诗人。
生(2):是我的偶像,长得很帅。(生笑)
生(3):武艺高强,有傲骨。不会屈从,有男人味。
师:你说李白是练过武功的,所以他的骨头是最硬的,(生笑)的确。诗仙仗剑去国,周游世界。剑是古代男子的装饰品,当然有时是用来打架。(生笑)而李白是世间难得的奇男子,他的诗文语言清新飘逸,意境奇伟瑰丽,风格豪放奔放,真是留诗仙美誉,让百代称颂,立浪漫丰碑,令后人景仰。他的同时代诗人元稹评李白“以奇文取”。白居易也说李白“才矣奇矣”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热烈的赞颂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现在诗中找依照,既然是奇人,就做奇梦。既然是奇梦。必有奇事奇景。我们不妨找一找实现梦到到了那些奇事奇景?(生找)
生(4):瀛洲、天台
生(5):镜湖月、谢公屐、青云梯。
生(6):还有海日、天鸡、熊咆、龙吟
生(7):列缺就是闪电、金银台黄金遍地(生笑)
生(8):老虎、鸾鸟、仙之人、白鹿。
师:打住,同学们洋洋洒洒讲了这么多,简直就是赶尽杀绝啊,不留后患。下一个环节,你就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说一说你的理解。谁第一个说?
生(9):我来说——
师(笑):吃螃蟹的勇士来了——。说啥?
生(9):我说瀛洲吧,这大概是现在的日本吧。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那的确是虚无飘渺,不可求及,师:你的意思是说是瀛洲既不可望更不可及,那只能是——
生(部分):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生(9):因为天姥山有个神奇之处,传说登山的人可以听到天姥的歌唱。而李白是诗仙,当然想去,这是他的梦想。
师:哦,原来仙人有超级女生大赛。(笑)其实这里暗蕴着作者对天老山的向往,引人入胜。
生(10):老师,我来说说天台山吧,这是一种夸张手法,天台一万八千丈,比珠峰还高,这绝对不可能,以天台山的高大衬托天姥山的雄奇。
师:其实你还漏掉了一座山……
生(部分):赤城山,也是衬托手法。
师:对,天姥山确实越东灵秀之地,但比起五岳,仍是大巫见小巫。而李白却说说他纵插天地,横贯南北,诗人未言天姥之高,而用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了高大之姿,峭拔之态。浙东是诗仙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有诗为证: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看来我们绍兴是有名的唐诗之路。刚才我们说了天台瀛洲,在说一说另外的?
生(11):我来说一说镜湖月和谢公屐。飞度镜湖月,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在月光下那种飞翔的飘逸之态,表现了梦游的急切心情,可能在梦中,人是最容易飞起来的。(生笑)
师:这一点老师深有同感,苏轼不是说吗,故国神游,那对月怎么说?
生(11):李白一生喜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本身“送”很有感情,有点情深深,(下有学生说雨蒙蒙)李白曾说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看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月光下飞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你表达的很到位,看来你是李白的知音。(生笑)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
生(集体):我也走——(生笑)。
师:走时穿什么牌子的旅游鞋?李白爱好是游山玩水,这是事实,估计鞋子得讲究,是李宁、特步、安踏?
生(集体):是谢公屐。
师:此鞋有何神奇之处?
生(12):上山是去掉前齿。易于登山,下山时去掉后齿,如履平地。
师:这种登山专用鞋,哪儿卖?(生笑)其实通过着双神奇的鞋子,是说我李白就是当代的谢灵运。而谢灵运是李白的崇拜的偶像。李白的好些诗都提到了谢灵运,谢灵运是个富人,身份相当于伯爵,每年发五百石的粮食,山水诗写得很好,“才高八斗”最早是形容他的。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那些恨他的官员每天都有材料上奏,说他当官不敬业,有一次喝酒后,他就开心得好像进了KTV一样,兴奋地把衣服脱了,一脱就全脱了,开始裸奔。属于放浪不羁派。跟李白有点相似,但李白是不裸奔(生笑),谁来说一说其他——
生(12)青云梯是指山高,山势陡峻。
师:有成语叫——
生(部分):平步青云,青云之上,海日,天鸡太奇特了
师:说一说——
生(13):一般看日,是在山顶,比如泰山南天门,这里是半山腰,是暗说山高。天鸡不是田鸡,(生笑)按照注解看,此鸡一叫,天下鸡全叫。够神奇。
师:天鸡一唱天下白。诗歌至此,天台、天鸡、青云、海日境界开阔,有声有色,好一派奇景,好一副心情。此时的诗仙,沐一身月光,看一溪请波,听一耳猿啼。观一轮红日。既有幽静之景,也有壮美之景,此时的心情怎一个乐字了得。接下去有乐景吗?
生(部分):是恐怖害怕之景,师:说的详细些——
生(14):日落西山,夜幕降临,这时熊在咆哮,龙在啸吟,黑云翻滚,烟雾升腾。
师:读一读原诗。
生(集体):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师:告诉我第一感受。
生(集体):紧张。害怕
师:在电视剧中,这往往是怪物出现的先兆,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在这惊骇的境界中,景物由奇异走向更荒唐,更怪诞——
生(15):出现了霓衣,彩虹织的衣服。好象杨贵妃穿的吧,(生笑)风马、云之君这些神仙。
生(16):还有虎鼓瑟,鸾回车。
师:虎是——
生(集体):百兽之王。
师:鸾鸟是什么?
生(部分)是凤凰吧。
师:《山海经》说“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可见是吉祥之鸟,而鸾鸟居然当起了车夫,老虎在弹奏琵琶,在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生大笑)
生(集体):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师:我们回到了童年时光。你们觉得这个梦奇怪吗?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里,各路神仙都到齐了,乐队演奏迎宾曲,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相当热闹,李白到底有没有参与了这场异彩缤纷的盛会了吗?
生(部分):参与
生(部分):没参与。
师:给我一个理由。
生(17):诗中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当飘而下的仙人排列在他面前的时候,竟吓得魂飞魄散,其原因何在?我想就是神仙不想让李白参加他们的派对,也就是说,你是我们不欢迎的来客。
师:那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梦?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7):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是一段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折射,根据注解,李白当时心情不爽,被人赶出朝廷,比较郁闷。梦是符合天宝五、六年间李白的思想实际。他想进入上流社会,但那个社会不接纳他,是他理想的幻灭。用朱自清的话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生鼓掌)
师:谢谢他的精彩发言。当时的李白生活的`确不如意,二入长安后,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招人嫉恨。后来皇帝老儿赐金放还。这只是一个梦啊。由喜乐到惊惧。对入侍翰林经历的回忆,李白在许多诗里直言不讳地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如“一官即梦寐”;“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登高丘而望远海”》等。《天姥吟》即是记梦之作,焉能不言及平生愤懑之事?有人说这首诗消极,你怎么看——
生(18):消极,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想要寻仙访道,过隐居生活,万事不关心。
生(19):积极,不消极,“且放”只是暂时放一下,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因为李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生(20):诗中说“东流水”,我们可以看作是写其建功立业思想的紧迫感。“东流水”是有人生几多失意的消极的深沉慨叹,但也有“君子自强不息”的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思想家孔子发出面对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就是为懈怠人生的人敲响的警钟。所以是积极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极,(生笑)天宝三年,李翰林最终还是从长安落魄而去。三年前年征赴长安的豪情和抱负如今都已化为泡影。黑暗腐败的官场、醉生梦死的朝廷让一心“济苍生”、“安社稷”的李白无处容身。除了体面的“赐金放还”,李白已别无选择李白毕竟是李白,在这样的境况中,喊出了响绝千古的最强音——
生(集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这就是他掷地有声的回答。“摧眉折腰”,即低头弯腰。这把那阿谀奉迎,吹牛拍马,送礼行贿,丧失人格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丑态形象化。李白能这样作么?他在皇帝面前尚且傲骨峋嶙,更何况对那些权臣贵戚呢!梦境是理想幻灭后幽愤心理的特殊反映。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诗作贯通的气韵。这里的幻灭——慨叹——绝决,是诗人梦醒后的心路历程,是一以贯之的幽愤情绪和傲岸精神的集中表现。诗人显然是再以“行乐”思想递衬其热烈执著的“建功立业”思想。“古来万事”像东流水。人生亦如此,一去不返转瞬即逝。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人世光阴花上露,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都寓其中。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让我们再次朗读,来结束这一次梦游吧(响起响亮的读书声)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4
导入:
上课前,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李白知道多少?
知道他的诗歌风格吗?豪放飘逸。那么,他属于哪个流派?浪漫主义。知道他最擅长哪种文体吗?古体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这首写得最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节课我们串讲了这首诗的字词,这节课我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色,并在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熟读或者背诵这首诗。
(幻灯片1: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题: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①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注意把握。
②留别,留诗作别。
③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从下面几句诗中找到答案?
(幻灯片2:介绍背景)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王侯将相。
因此,当玄宗召他到长安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可以借此一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是玄宗却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填词作诗的,根本不重用他,只能写些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样的应酬之作。
我们知道李白又是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自然受到排挤,一年之后就被放逐,离开长安。他那想要大济天下的现实的梦从此破灭。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没有梦的——因为,梦就是人生的理想——必然地,他要另寻一个地方来寄托自己的梦。那么他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
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有气势,如果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就会读得更有感情了。
文本研习:
1、刚才有同学问: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姥山太与众不同了。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节,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
(幻灯片:诗的脉络)
学生读。
①天姥山什么特点?
高、大、神奇。
②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对比、衬托。
天姥山这样高大神奇,“一生好入名游”的李白怎能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这样的地方呢?迫不及待地,他的梦就开始了!
(幻灯片3:入梦)
2、诗人是怎样到天姥山去的呢?课文中怎样描写?
一生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①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
从镜湖到剡溪,注意剡的写法。再到剡溪的谢公宿处。
②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能不能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轻松愉快。
3、诗人从哪里开始写登山了?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天姥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陡峭、险峻。
天姥山上景色如何呢?
学生回答。明确:
①“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山高。
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山间曲折幽深。还有野兽的咆哮,天气的变幻莫测。
这些可以看作是梦游的历程。(幻灯片4:梦游历程)
4、可这些都还不算神奇,随着天色变暗,景象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找同学读读下面这四句,感觉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节奏来读。
学生读,点拨:这时句子由原来的七八个字,变成了整齐的四字句,表明此时的节奏变得急促起来,动人心魄。
教师范读。
霎时间,雷电交加,山崩地裂,神仙洞府的门“訇”的一声打开了,更加神奇的景象出现了!
(幻灯片5:仙府奇遇)
我们一起朗读描写仙府景象的这一层次。
教师领头(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学生齐读。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洞天仙府的?写出它什么样的特点?
洞府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仙人们出场的声势)。从这三个方面描绘了“洞天仙府”的富丽堂皇、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有心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描写和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哪种场面有些相似?
5、好花不常开,好梦不长在。找位同学读以下四句。
学生读。
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可是刚才仙界中的富丽堂皇、热闹非凡,却顷刻间烟消云散。诗人的梦到此也就戛然而止。
(幻灯片6:梦醒)
我们与诗人一起游览了一番天姥山,感受了它的陡峭险峻、曲折幽深、神奇变幻,是不是也在诗人的描写中感受到了诗人想象瑰丽奇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呢?
这段描写正是整首诗中最精彩的段落,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段的思路层次,作者先开始到达天姥山、然后开始登山并写在山上看到的景象(其中重点写了洞天仙府)、最后梦醒。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一思路把这一段读三遍。
学生读。
6、介绍背景的时候,我们提到,李白现实的梦破灭了,他只好依托天姥山重做一个梦,那么大家通过朗读,觉得李白重做的这个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梦?这个梦美好吗?
①美梦。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去前的急切,去时的轻松愉快,仙界的富丽,醒后的失落。
那么这个美梦象征了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人想借这样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仙界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噩梦。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诗人的梦真的美好吗?
学生自由回答。
点拨:既然美好,那诗中为什么会出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样让人紧张的场面呢?诗人为什么会在“忽魂悸以魄动”的情况下恍然“惊起”呢?
明确:我说作者的梦境就是在影射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就是对官场的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着官场的变幻莫测。
云之君、仙之人其实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什么是“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什么是“虎鼓瑟兮鸾回车”?就是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而无论仙人们的盛会何其热闹,李白参与其中了吗?他是一个什么的身份呢?(旁观者)对,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始终都无法与他们合拍。可见,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
通过这番讨论,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是更加深刻了?
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现实的梦破灭了,神游的梦美好也罢,险恶也罢,也都烟消云散了。总之,此刻,“醒”(梦醒、清醒)过来的李白终于向他山东的这位朋友喊出了那句郁积在胸、久久未能爆发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梦醒后的这句宣言在整首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卒章显志。
显了什么“志”?
表白自己从此与污浊险恶的官场彻底决裂。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什么性格?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下面,我们带着李白这样豪放的气势高声朗读这一节。
7、现在,按照这篇诗的脉络:入梦—梦游遇仙—梦醒,以及具体的小层次,熟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自由朗读)
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说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吗?
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2、我们中国人对生活历来存在着两种心态:入世和出世。孔子、屈原一生就是积极入世,参与现实生活;老庄、陶渊明就是出世,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李白被征如入宫就是他入世的行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就是他出世思想的反映。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李白一样经历的人很多,例如王维、苏东坡等人。包括我们当代人也面对着这样的选择,其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怎么看呢?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并用自己的行动来作出一个明智的回答!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09-02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07-03
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介绍09-20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翻译11-02
《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赏析10-15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02-01
梦游天姥吟留别信原文及翻译01-3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07-24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方案(精选10篇)11-10
《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师教学设计优秀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