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上册《孔繁森》教后反思

时间:2021-08-11 12:54:41 二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孔繁森》教后反思三篇

  《孔繁森》教后反思之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孔繁森》教后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孔繁森》教后反思三篇

  这一课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怎么让孩子能准确地找到这句话呢?我在预设中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请读一遍课文。看一看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我想,肯定有大多数的孩子一下子就能找到。但实际上课时并不是这样的。生说:“这一课是围绕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来写的。因为课文说了孔繁森为了这两个孩子去悄悄献血。”又有人说:“1992年,拉萨市发生了地震,这句话是中心句。因为不发生地震,就没有抚养孩子、献血这件事了。”吴笑一下子就找对了。她说:“因为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听后,我没急着肯定她的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来展开讨论。“小朋友们,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可谁说得正确呢?”

  这时,我向孩子们说:“如果让你读了课文后,来做一道填空题,孔繁森是一个()的`人。你怎么填?”大家异口同声说是“优秀”。“那再想一想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时大家都明白了,是围绕“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而写的了。

  《孔繁森》教后反思之二

  在教学《孔繁森》一课中,我考虑到孔繁森这个人物距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学生相对比较陌生。怎么才能让孩子走入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孔繁森的高尚情操?我借鉴了其他老师一些好的方法,从以下方面加深学生理解:

  低年级的孩子,对于援藏、孤儿这种词语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不能都很好的理解这些词,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课文,就达不到本课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孔繁森籍贯在山东,家人也都生活在山东,但是他却只身一人来到西藏,支援西藏工作。我就在中国地图上标识出山东和西藏的距离,并详细描述了西藏恶劣的环境,使孩子渐渐明白孔繁森付出的艰辛和做出的巨大牺牲。

  另一个重点就是孔繁森收养孤儿的事迹。我先让孩子描述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再问他们生病时,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的,继而引出孤儿没有父母,各方面都会承受巨大的苦难。然受话锋一转,讲述文中的故事,三个孤儿什么都没有,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孔繁森收养了他们,并给与了父母一样的关心爱护,烘托出了孔繁森的高尚人格和对人民深深的爱。

  授课过程中,我尽量把一些抽象的词语,化解成孩子所熟悉的事物,我觉得这是一种有效帮助孩子更好理解课文的方法。

  《孔繁森》教后反思之三

  这是实施“学程导航”后,我的第一堂每周一课,平时听到的都是高年级的课,那么,在低年级课堂,如何把学程导航的理念也顺利实施呢?我陷入了深思。但转念一想,理念是相同的,不管你在哪个年级,只要你的心中装着学生,“以学定教”,照样可以收获成功!

  因此,在预习导学的时候,我直接和学生朗读课文,相机出示文中相关的生字词,把词语的认读与理解相结合,既自然又不单调。其中有重点词,有多音字,有近义词,有难读词,有体现文章主旨的歌词,学生读得兴致勃勃。在初步感知课文时,我想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而我知道这个问题会对学生来说很难。于是,我设计了2组6个词,让学生用这几个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大体知道了孔繁森的其人其事。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关于地震,我给学生直观展示了4副地震后的画面,感受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这样,学生对地震中遭难的三个孩子表示深深地同情和伤心。接着,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句上,让学生交流父母关爱自己的小事,体会父母对亲生儿女的爱,然后,想象孔繁森对三个孩子的细致关怀,这既是说话练习,更是一种情感的迁移,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孔繁森对三个本不是自己孩子的真切关怀。此时,这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就成了学生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了。

  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之处,一开始,学生听《公仆赞》这首歌时,花费时间太长,加上音效不太好,学生听得不够认真与仔细。我想要是在课前听,就可以给学生多留点作业的时间。或者由我亲自演唱,也许学生能听得更投入。还有学生的回答不够积极,很多学生都很内向,这点还要多加引导。

【二年级上册《孔繁森》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教后反思06-14

二年级上册《青松》教后反思三则06-15

二年级上册《水乡歌》教后反思06-16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后反思06-1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后反思06-13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云房子》教后反思06-16

五年级上册《所见》教后反思06-13

语文《船长》教后反思01-11

《推敲》教后反思汇编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