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第三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

时间:2021-08-10 19:07:33 二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之一

  诗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艺术形式,他们早在妈妈怀抱里,就听着催眠曲、摇篮曲,牙牙学语时又说起儿歌来。那动听的摇篮曲、催眠曲的词儿,那优美的儿歌,不就是儿童诗吗?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

  阅读儿童诗,这对于提高孩子的修养、欣赏水平、表达能力和陶冶性情是十分必要的,让孩子们朗诵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诗歌吧。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尽量使他们从很小时候接触的诸如“排排坐,吃果果”,“你拍一,我拍一”的层次,上升到稍为高一些的层次;也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比较机械、呆板、单一的格式,发展为比较自由、变化、多样化的地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从《家》、《雨点》、到《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光小学低年级就收入了十余首儿童诗歌,孩子们在儿童诗的天空欢乐地飞翔。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学,我是抓住课题展开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的。问题一,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问题二,蝈蝈给婆婆带来了什么?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前两节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小男孩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他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我随即板书:欢乐。然后,抓开篇一个“乐”字指导朗读,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三、四节的朗读指导,先体验婆婆的生活本来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嘘--别出声。”小朋友们煞有介事的闭上眼睛。我又问:“婆婆的生活里有红花吗?有绿草吗?有青山绿水吗?有蓝天白云吗?有的只是--”生齐答:“一片黑暗!”一生又脱口而出:“婆婆的生活很孤独!”体验到了盲婆婆的孤独,才能感受到婆婆的欢乐。“是呀,蝈蝈给孤独的婆婆带来了什么?”生答:“欢乐!”

  接着读第三节,体验婆婆的欢乐。我说:“现在大家都是盲婆婆,请闭上眼睛,听--咯咯,咯咯,吱吱,吱吱,嗞嗞,嗞嗞,咯咯,咯咯,呜呜,呜呜,哗哗,哗哗……”在蝈蝈的叫声中,我有意渗透了风声,溪流声,小动物的叫声等。“小朋友,蝈蝈的歌声领你到了哪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睁开眼睛,兴奋的交流着:“歌声领我走进森林,听到小鸟在枝头唱歌。”“歌声领我走进森林,看到草地上小朋友正在和梅花鹿一起舞蹈。”“歌声领我走进田野,看到青蛙正在庄稼地里忙碌着。”“歌声领我走进山谷,听到泉水正在弹琴。”……交流中,小朋友走进森林、田野、山谷,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听到鸟鸣、蛙声、泉水叮咚,想到了小朋友在草地上嬉戏,在森林与动物玩耍……小朋友们的想象,在蝈蝈的歌声中色彩缤纷!

  “对!同样,歌声会领盲婆婆走进--看到--,歌声会把她带回--想起--”引读诗歌第三节。至此,突破了第三节这个理解难点,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盲婆婆的孤独和欢乐。

  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诗之国的孩子应该从小汲取诗的营养。从短小清新的儿歌开始,一直发展下去,去接触儿童诗--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食粮,进而去接触艾青、臧克家、李白、杜甫……当然,这一发展过程需要老师给予扶持帮助,营造氛围,给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

  愿我们的后代充满诗情!

  愿他们的生活充满画意!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之二

  昆山市实验小学 倪苗芳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王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课后,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板书设计,形象生动

  好的板书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展示。今天王老师的板书紧紧围绕课文内容,通过“我”送“盲婆婆”蝈蝈这件事,把“我”一点一点的.小爱心,累积成心中有爱心,心中有他人的大爱心,整个板书设计精巧合理,集形象美观与一体,文章主旨一目了然,,特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二、紧扣关键,学习积累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时,王老师紧紧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再让学生说说像“乐呵呵”这样ABB式的表示心情愉快的词语,进行词语积累。出示的“笑眯眯、喜洋洋、笑哈哈、美滋滋”,让学生读一读记住它们,这就是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特别是在学习第二小节后,王老师让大家看看图片,可以用上哪个词来说说盲婆婆的心情?学生用上了“欢喜、高兴、笑眯眯”,笑眯眯这个词就是现学现用了。

  三、串联成故事,生动有趣

  整堂课,王老师把一首儿童诗串联成了一个动听的故事,“那天,“我”在草地里玩,听见“咯咯咯”的声音。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一看,呀,是一只绿蝈蝈。“我”用手一扑,哈哈,抓住啦!”“我多想让婆婆马上看到这只蝈蝈呀!“我”提着那只可爱的蝈蝈,急匆匆地奔向盲婆婆家,刚到门口就大喊--”王老师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演绎出来,很是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关注评价,激发情感

  低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无论是朗读、说话、想象都少不了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和引导。课堂上,王老师很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术的指导,情感的激发。“真是只活泼轻盈、浑身嫩绿的蝈蝈。”“多可爱的小朋友,多有爱心的小朋友啊!”“一张甜甜的笑脸,我能看出你是喜滋滋的。”这样的积极引导定然激发学生乐读的情感,提高朗读的实效。

  王老师声音娓娓动听,课堂充满了智慧,听来令人舒服。

【语文第三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相关文章:

苏教版第三册《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文04-02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语文教学反思01-16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学反思03-28

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有感04-0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学心得12-31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05-27

小学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后反思01-30

小学语文教后反思:送给盲婆婆的蝈蝈01-11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