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时间:2022-07-26 14:49:11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通用13篇)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年度评选中,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走上了颁奖台,他的名字叫田世国,他在年过花甲的母亲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关键时刻,瞒着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却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义举,是对“亲情”二字的最好诠释,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叙事散文,题目是《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2、学生配乐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⑴散步的人物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⑵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⑶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⑷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4、根据以上要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路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5、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⑴散步时的“分歧”是如何产生的?

  ⑵“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1、请你给这个家庭及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出这样加的依据。

  (孝敬体贴、关心母亲)的“我”

  (爱护小辈、信任儿子)的母亲

  (活泼聪明、非常懂事)的妻子

  (温柔贤惠、爱护儿子)的儿子

  2、教师: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是“爱”这条纽带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3、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相亲相爱、理解谦让、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散步在缓缓的进行着,作者的笔尖蘸满了情感,亲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流淌着。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作者写来却那样细腻、那样深刻,文章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并作简要赏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做好记录)

  (1)用得准确的词。如“熬”“铺”“慢慢地”“稳稳地”等

  (2)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以初春的生机来渲染生命的可贵与散步的愉快氛围)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衬托母亲在选择小路后的愉快心情)

  (3)对称的句式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教师小结:文章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五、深读课文,领悟道理

  教师:赏析了文章精美的语言,让我们一同来回味,文章中最感人的画面在哪里?(朗读),其中,哪一句话富含哲理?是文章的主旨句?

  1、体会“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

  明确: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家的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得更广泛的境界。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尊老爱幼,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六、拓展延伸

  1、是啊!亲情是甘泉,滋润我们枯干的心灵;幸福的家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让我们来看一组亲情图片,在这一幅幅普通的镜头背后一定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请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亲情”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2、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对知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要有真情实感)

  例:严爱如山,伴着儿女们成长;父情似水,永远在心里流淌。谢谢有这么一天,让我说爱你——爸爸妈妈。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长青树;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乐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开心辞典!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七、教师布置作业并小结

  1、作业:完成亲情贺卡,把这份厚重的、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父母。

  2、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感而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和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2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

  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及依据: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朗读任务: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圈点勾画

  3、朗读: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自己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点评: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或者选取几位同学发言,点评优点和缺点;或者采访朗读者是如何将某一处处理得这么精彩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归纳: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捕捉细节,深入探究课文

  1、分析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醒: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圈点勾画)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教师询问大家:“有一个人物刚才我忘记分配了,大家怎么也不提醒我?”学生指出被“遗失”的人物是“妻子”原因在于她没有说话经过分析,大家得出结论:这个无言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温柔贤惠、善于给丈夫面子”的印象

  2、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1)采访朗读“旁白”的同学:你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2)大家不觉得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吗?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归结:这些景物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讨论

  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3、归纳“幸福家庭秘诀”

  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开始悄然内化了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

  (四)品词句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文中精美的句子(放声阅读,重点揣摩具有对称的美的词句)

  归纳: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例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圈点勾画,快速寻找

  归纳:例如:“分歧”、“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等,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讲一个道理

  四、感悟体验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如果你比刚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在读后告诉大家

  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是因为这两个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命之火不熄,爱与责任就在一代代人心中郑重传递[板书]

  2、指导朗读:这一段应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3、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片刻的静默时光,在心里回放幸福的家庭生活片段,试着体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

  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请你也试着说说吧

  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并注明小作者

  学生依次起立,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教师不插嘴打断,使之成为一首连贯完整的长诗

  (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在同学们的诗句中,包含着挚切单纯的赤子之心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播的使者,爱世界、爱祖国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

  六、作业——用行动表达爱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亲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今天的作业是——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照照镜子,感受一下他们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整个世界

  我的母亲 我的儿子

  (老)爱(小)

  我和妻

  责任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3

  课中活动:

  一读,二背,三写(说)

  教学目标:

  体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对生活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韩红的歌曲《天亮了》,以听音乐带入课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有那些感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谁来说一下,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它讲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故事。父母带孩子去索道游玩,不幸缆绳折断,发生了危险。

  生:就在下坠的刹那间,父母用自己的肩膀托起孩子生命之躯,唱响了一首生命的爱的颂歌。韩红根据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创作了这首《天亮了》,并抚养了这个孩子——潘子灏。

  师:歌曲是用旋律来表达感情,散文是靠文字来表达感情。《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语言文字中渗透着的浓浓的深情。

  二、分层次审美阅读

  (一)第一层次:从课文构思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层次推进之美

  师:找出使你感动的句段读后评析,本文层次推进之美体现在何处?

  生1:第一段点题,总写散步,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生2:缘由(2、3段),写母亲。

  生3:过渡(4段)写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写景很有诗意。

  生4:入题(5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生5:波澜(6段)写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着重写“我”,祖孙一笔带过。

  生6:一波又起(7段)“我”爱幼更尊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一家人互相体谅,生活和谐。

  生7:收拢作结(8段)写人到中年,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师:全文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我”是中年人,对生活、对家有种使命感,应该用优雅而抒情的语调读文;语气把握:温和、亲切中含有庄重;儿子的语气应该欢快活泼,母亲的语气应温和舒缓;第四段春景图应读出喜悦欢快之情,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二)第二层次:从课文语言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1、用词之美;

  师:请同学谈谈用词之美。

  生1:第4段中“新绿”“嫩芽”“冬水”充分显示出春天的气息。进而使人产生联想: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为写一家人散步做铺垫。

  生2:第8段中“向着”“走去”两个“蹲”字,两个“背起”一连串有着动感和力度的词语写“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把全文气氛推向高潮,突出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动人情景。

  师:请同学们在几分钟之内试背第四段和第八段。

  2、写句之美:

  师:本文写句之美体现在何处?请重点找出并学习对称句式。文句对称,是文义对举的反映。祖孙对举,表明祖孙之间既有不同要求,又有共同特点;夫妻对举,表明对方既各有所为,又都为家尽心尽力。语句大致对称以优美整齐的句式强化了亲情,且富于趣味。

  生1:第6段“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生2:第6段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生3:第8段“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能找出本文中的比较句式吗?

  生:第1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师:请找出本文中反复句式。

  生:第5段“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写出小家伙的天真、聪明,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以上这些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可讨论)

  生1:每个句子都有一个分号,将句子分为明显的前后对称的两个部分。

  生2:形式美观,显得精炼。

  生3:前后两个分句的音节和字数基本相等,不仅有一种格式之美,读起来也有种音韵美。

  师:请同学们学用这些句式,以“亲情”为话题,每人写(说)几个这种形式的句子。师生共评。

  (三)第三层次:从课文意境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1、画面之美

  师:本文如诗如画体现在何处?

  生1:第4段的“南方初春图”。

  生2: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农村牧歌式情景。

  师:请同学们用2——3分钟试背此两段。

  2、情调之美

  师:请找出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的语言文字,

  生1:第3段中“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酷冬,一个“熬”字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精神和身体经受的巨大磨难。

  生2:第1段中“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连用两个“我的”强调了“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挚爱真情。

  生3:第5段中“我们都笑了”渲染了欢快和睦的家庭气氛。

  生4: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表明“我”对母亲的孝敬。

  生5:第7段中“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摸摸”表明母亲听从儿子,但更爱孙子,一个“吧”字流露出商量的语气,表明母亲心中也有儿子和儿媳,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睦的情景。

  三、拓展作业:

  《散步》是一篇语言优美、寄意深远的散文,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所蕴含的道理,诚邀学生的爸、妈加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请爸、妈在茶余饭后读读此文,说说他们的独到见解:

  1你认为本文打动人的地方在哪?为什么?

  2您有类似的感情经历么?请举一例。

  请学生任选一题,把与父母交流的收获写在周记上。

  通过家长参与,拓宽合作学习领域,期望达到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有效沟通,使此文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在《让爱住我家》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深刻内涵诠释:

  老年人已承担过责任,中年人正承担着责任,小孩子将来也要承但责任,只有责任感代代相传“世界才会被扛起来”。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4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由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其实,亲情无处不在,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导纲

  3、自读导纲中简要提示。

  4、听读课文,完成导纲中知识性问题。

  二、合作互动(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导纲中探究性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跟儿子会怎样想?)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4、如何理解“但我跟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与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与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与儿子,后面也是妈妈与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三、导学归纳

  课文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的使命感。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四、反馈训练

  1、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结束语: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情感朗读,感悟浓浓亲情。

  二、品味语言,感受散文语言美。

  三、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深刻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互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相亲相爱》。

  2、导语: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每个家庭每一天都发生着许多美妙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家庭,来感受一下这个家庭中所发生的美好的亲情故事,你一定可以从中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谅、和睦相处的美好。

  3、现实课题、作者。

  走进莫怀戚,了解作者(出示投影,师读生明确)。

  二、朗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课文,听读感知(出示投影、播放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给加点字注音:熬、霎时、嫩芽、分歧、粼粼

  师提问,正音。生齐读两遍

  3、结合句子,解释下列词语(生答,师引导,出示答案,完成投影)。

  (1)母亲信服的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信服:原意是相信并佩服,这里是相信并听从的意思。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意思是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点拨:本文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读时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声音不能过高或过低,亲切中要含着庄重。

  找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把文章再读一遍。

  (读后纠错、评价)

  5、听读后完成下列各题(投影)。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怎样?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跳读课文,评谈人物(投影)

  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请有感情地读出文中对他/她的描写。跳读完成后击出一家四口人的投影,并逐一提问,根据提问完成板书。生答后总结出:

  母亲:体谅儿子,疼爱孙子

  “我”:孝敬母亲

  儿子:聪明懂事

  妻子:贤惠、明理

  最后追问:这几个人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尊老爱幼

  这个家庭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幸福和睦

  2、品味语言,感悟亲情

  (1)本文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请同学们用圈点法画出你喜欢的地方,然后互相交流,说明喜欢的理由。(你可以仿照下面两个例子的样式来说一说)。

  例①:我喜欢“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熬”有耐苦支持的意思,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例②:“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句话把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写活了。

  (2)引导学生逐段分析,回答,总结。

  (3)重点点拨:“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并认真揣摩其中内涵(投影“背世界”)。

  问A:“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要这样?

  B: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体现了什么?

  四、拓展迁移,寻找亲情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请回忆发生在你家中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把它讲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反思

  六、布置作业

  请把发生在你家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用笔记述下来。

  播放《让爱驻我家》,在歌曲声中结束。

  七、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尊母亲:体谅儿子儿子:聪明幸

  老疼爱孙子懂事福

  爱和

  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睦

  “我”:孝敬母亲妻子:贤惠

  明理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故事,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唱出了一曲珍爱生命、“孝”字当先、尊老爱幼的赞歌,更写出了中年人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才能使社会更和谐的主题。文章篇幅短小,叙事单纯,脉络清晰,语言朴素,不需要在文章表层信息上花费太多时间,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深层意蕴的领会和把握上。

  二、学情分析

  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小事,七年级学生阅历不够,感受亲情很容易做到,但是会忽略“珍爱生命”这项内容,对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也不容易理解,要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并不容易。但是,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富有热情,课堂表现积极踊跃,愿意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进行恰当的引导,是能够实现其知识和经验不断内化,理解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的目标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划重音、 停连、节奏等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能够读出文章感情的起伏变化;

  2.通过对关键语句或细节的研读,关于主题,学生能够说出除亲情之外的其它理解;

  四、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技巧,通过品析语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五、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六、教学准备

  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你的家庭是祖孙三代同堂,是否曾经一起散步?如果你的家庭中出现了分歧,比如吃什么饭?看什么电视节目等,是如何解决的?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作家莫怀戚身上,我们看他是怎样解决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任务:教师选择其中的一段示范朗读,并提示方法,学生自选一段进行朗读,并仿照老师的做法简要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教师示范: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方法提示:先画出重读的字词:太、总算、来、熬。要拉长声音读。尤其是“来”“熬”要拉长声,声音要高扬起来,音色音质要亮起来,心中要充满喜悦和对母亲的关心,充满对生命的珍爱和赞美!“太迟,太迟了”虽然中间是逗号,为表达强烈的感情,要连读。

  反馈指导:朗读的时候既要注意关键字词还要能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所谓感情基调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础,或者说是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思念,或痛恨……读出感情基调的方法是:表情要先于朗读,语速的快慢要合适,幸福的感觉要用明亮的语气语调,忧伤的感觉要用沉郁的语气语调。

  2.出示任务:读后请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并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指导:依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指导。

  预设:文章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产生了分歧,终归和谐的事情。

  (三)聚焦分歧,体验亲情

  1.出示任务:再和谐的家庭也会出现分析,他们的分歧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来展现的,你能否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合理想象,为其他人加上一两句心理描写,体现出一家人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的,并能说出理由。

  反馈指导:对话要符合人物的特点,符合原文中的情节。(在询问学生编写理由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出四个人物的特点 我:孝顺,妻子: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懂事)

  (四)感悟生命,深化认识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圈画体现“生命”的有关词、句,想一想作者的这一次散步选择在初春的田野,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预设如下:

  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⑶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反馈指导: 插入写作背景,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如“新绿”“嫩芽”“密”“咕咕地”“水波粼粼”“熬”等这些很具体的景物特征与人物状态,形象、生动地诠释生命,让我们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生命意识。

  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 《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

  小结:初春的田野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草泛青了,树也泛青了,田里的水也咕咚咕咚作响了。这一切,都将使母亲想起一样东西—生命复活了。把母亲带进初春的田野,让母亲感受到蓬勃的生命的召唤,进而增强母亲活下来的信心!儿子鼓励母亲出来走走,希望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新鲜气象的良苦用心体现了他的孝顺,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珍重。

  (五)体会责任,升华认识

  出示任务:在一次散步中,作者反复地这样交代人物顺序,有什么深意吗?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三句话:

  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⑶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反馈指导:插入链接材料,为学生理解提供帮助。

  “中年人尊老爱幼的生命责任——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整个世界”即是指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衰老的生命。——莫怀戚”

  小结:《散步》所表现的家庭情感都是建立在对生命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作为生命链条中最关键环节的中年人, 对上孝顺老人、对下呵护孩子,不仅仅是因为家庭情感的缘故,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把握与珍惜,是一种对生命的神圣的责任感所使然。所以我们说“ 情感” 主题论只是一种浅层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理解到对生命的珍重和责任感,理解到小家和谐和世界和谐。

  (六)、布置作业,结束本课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你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写出你献花给他(她)的理由。(100字以内)

  (七)板书设计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一、预习

  试朗读课文。

  二、导人

  《散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朗读的时候要用心领会。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散步》。

  2.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

  (1)缘由。(第1~3自然段)

  ①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

  讨论并归纳:为了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

  ②提问:怎么朗读第l~3自然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轻柔一些,用陈述语气。读出“我”对母亲的孝心。

  ③提问: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讨论并归纳: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内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的时候则又听/她的话一样。

  (2)过渡。(第《自然段)

  ①提问: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

  ②提问:怎样描写?

  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③提问: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讨论并归纳: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④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

  (3)人题(第5段)

  ①提问: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②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前一句用平缓的陈述语气,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高昂,如有新发现。

  ①提问: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分歧?

  讨论并归纳: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问:怎样解决这一矛盾?表现“我”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③提问: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分几个层次读,为了使层次分明“后来”、“不过”、“一霎时”、“我想”、“我想”、“我决定”、“我说”要重读。读出“我”心理活动的几个层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①提问: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表现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

  ②提问;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

  讨论并归纳: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更下了变了主意的决心。

  ③提问: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矛盾?

  讨论并归纳:母亲提出“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④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从重音看,“但是”、“摸摸”、“变了”、“还是”、“金色”、“整齐”、“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读。从层次来看,“但是”、“那里”、“我走…·,·”都要停顿。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母亲慈爱、体谅孙子的感情,读出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6)收结(第8段)

  ①提问:怎样以散步收结全文?

  讨论并归纳:一叙述散步的方向;二叙述在散步中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三叙述“我”的感受。

  ②提问: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一个世界”?

  讨论并归纳: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

  ③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讨论并归纳:从重音看,“菜花”、“桑树”、“鱼塘”、“走”、“蹲”、“背”、“瘦”、“重”、“胖”、“轻”、“慢慢”、“稳稳”、“仔细”及最后~句都要重读。

  从层次看,“这样”、“到了一处”、“但”都要停顿。用较快的语速读,最后一句要读得缓慢、深沉。

  四、小结

  这篇散文表现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朗读的时候要细心体会。最后,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辨别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的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一个世界。

  C.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D.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_______

  2.非比喻句:_______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现了什么?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的时候与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与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3)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与“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跟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9

  一、教案设计

  学生分析:

  此次集体教学活动在选材上选用了小班幼儿所喜欢的小蛇故事来展开,而且图画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培养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

  评价分析:小班的孩子都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选择《小蛇漫步》这个故事,是想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活动过程中我还设计了一些角色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故事内容。

  目标设计:

  1、会仔细观察小蛇的不同表情,说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感受小蛇高兴帮助别人的情感。

  过程设计:

  1、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已经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了,现在终于太阳又出来了,你们看谁来了?

  2、教师:小蛇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啊?追问:小蛇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2、仔细观察,学学做做

  1、教师:小蛇继续往前爬着爬着,却看到了一个大水坑,这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了啊?

  2、教师:小蛇看到了大水坑,为什么嘴巴会张的那么大?

  3、教师:小蛇会想什么办法过水坑呢?

  4、到底小蛇用了什么办法?我们来学一学。

  5、过渡:原来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自己就变成了一座小桥。

  3、继续观察,学学说说

  1、教师:是谁在喊呀?小蚂蚁请小蛇帮忙,小蛇会同意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2、角色对话:蚂蚁:我可以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

  小蛇:可以可以,我很高兴帮助你。

  追问:小蛇怎么回答的啊?大家学一学、说一说。

  3、过渡:于是小蚂蚁一个接一个的从小蛇的身上过了河。

  4、教师:这时等一等,等一等的声音,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对小蛇说:“我们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小蛇会怎么回答呢?(角色对话)

  5、教师:从哪里看出来小蛇愿意的呢?原来小蛇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4、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1、教师: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声音“等一等,等一等,我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是谁呀?

  2、教师:小白兔请小蛇帮忙,你们觉得小蛇会同意吗?为什么?

  3、教师: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踩在小蛇的背上,小蛇会是什么感觉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为什么小蛇都累趴下了,她的脸上还是笑嘻嘻的呢?

  5、教师:又有一只动物踩在了小蛇的背上,小蛇怎么样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动物?(阴影)是谁呢?

  6、教师:你们看,虽然那么多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它也累趴下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帮助大家,那你们喜欢这条小蛇吗?为什么?

  7、教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5、完整欣赏(配乐)

  二、课堂实录

  1、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已经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了,现在终于太阳又出来了,你们看谁来了?

  幼儿:是小蛇来了。

  2、教师:小蛇脸上的表情怎么样啊?(开心)追问:小蛇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幼儿:小蛇要出去玩了、小蛇喜欢太阳公公。

  2、仔细观察,学学做做

  1、教师:小蛇继续往前爬着爬着,却看到了一个大水坑,这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了啊?(放大观察眼睛怎么了?嘴巴怎么样了?我们来学一学)

  幼儿:小蛇的眼睛张的大大地、小蛇在想怎么爬过去。

  2、教师:小蛇看到了大水坑,为什么嘴巴会张的那么大?

  幼儿:小蛇不知道要怎么爬过去了、小蛇觉得自己爬不过去。

  3、教师:小蛇会想什么办法过水坑呢?(搭小桥、划船、游泳、用绳子爬)

  幼儿:叫别人来帮忙、游泳过去。

  4、教师:到底小蛇用了什么办法?我们来学一学(用小手往前一伸)。

  5、过渡:原来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自己就变成了一座小桥。

  3、继续观察,学学说说

  1、教师:是谁在喊呀?小蚂蚁请小蛇帮忙,小蛇会同意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观察小蛇的表情——眼睛笑眯眯、嘴巴弯弯的,我们也来学一学)。

  幼儿:小蛇对小蚂蚁笑了。

  2、角色对话:蚂蚁:我可以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

  小蛇:可以可以,我很高兴帮助你。

  追问:小蛇怎么回答的啊?大家学一学、说一说。

  3、过渡:于是小蚂蚁一个接一个的从小蛇的身上过了河。

  4、教师:这时等一等,等一等的声音,又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对小蛇说:“我们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小蛇会怎么回答呢?(角色对话)

  幼儿:小蛇说可以的。

  5、教师:从哪里看出来小蛇愿意的呢?原来小蛇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幼儿:小蛇对小动物们都笑了。

  4、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1、教师: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声音“等一等,等一等,我能从你的背上爬过去吗?”是谁呀?

  幼儿:小白兔。

  2、教师:小白兔请小蛇帮忙,你们觉得小蛇会同意吗?为什么?

  幼儿:小蛇愿意帮助小白兔的、小蛇帮助了很多小动物。

  3、教师: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踩在小蛇的背上,小蛇会是什么感觉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表情:舌头伸出来了,眼睛往上看,学一学)

  幼儿:小蛇很累、舌头都吐出来了。

  4、教师:为什么小蛇都累趴下了,她的脸上还是笑嘻嘻的呢?

  幼儿:它觉得帮助小白兔很开心。

  5、教师:又有一只动物踩在了小蛇的背上,小蛇怎么样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动物?(阴影)是谁呢?

  6、教师:你们看,虽然那么多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它也累趴下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帮助大家,那你们喜欢这条小蛇吗?为什么?

  幼儿:因为小蛇喜欢帮助别人。

  7、教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5、完整欣赏(配乐)

  资源设计:故事ppt、音乐。

  附故事:小蛇散步

  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小蛇也出来散步了。小蛇往前爬着爬着,看见一个大水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就可以过去了。正在这时,它听见一个声音:“等一等,等一等”原来是小蚂蚁啊,小蚂蚁说:“小蛇,小蛇,我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说:“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开心”。

  这时又有许多小动物来了,他们也问小蛇:“小蛇,小蛇,我们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回答:“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高兴”。

  后来大灰狼小白兔、大狮子都踩着小蛇的身体到了对岸,虽然把小蛇累趴下了,但它还是很高兴,因为它帮助了那么多的动物朋友。

  三、专家点评

  教学活动的目标分别是“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和“感受小蛇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在目标的制定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借助小蛇开心的表情让孩子来理解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情始终贯穿与活动中。并且层层推进的环节让教学活动清晰、明了,环节中时刻会让幼儿仔细看、学一学小蛇的不同表情,让孩子的兴趣很高,可以说是动静结合。因此环节和目标的配合度很高。

  活动中的提问都言简意赅,使小班孩子便于理解和回答,而且提问中始终要孩子“你要仔细看哦”又或者是“让我们来学一学吧”,就很好的体现了目标一中的“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而且不断的提问幼儿“小蚂蚁怎么对小蛇说的?”、“小蛇又是怎么回答的?”就为孩子提供了学说角色对话的机会。

  四、自我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孩子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环节也是一步步很清晰的展开。但在活动的课件准备上我觉得可以让小蛇的表情更清晰,便于幼儿观察和模仿,然后在完整讲故事时引导幼儿将学说的角色对话,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和老师一起来讲述,这样师生间的互动会更加明显,整个活动气氛也会更好。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轻声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品读课文、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我”是怎么解决的?

  C、结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

  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

  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承前启后

  母亲依从孙子——滋爱(爱幼)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数”这个多音字。

  2、熟读课文,了解春风带给大自然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抒发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

  识记11个要求会认的字。

  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8个字形书写。

  其中“步”字容易多点,指导时要特殊强调;“带”字上面共有三竖,学生易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就要和春风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景。请学生一起读课题。

  3、走吧,我们出发。

  二、播放课件:春天的美景。

  请同学说说刚刚看到的春天什么样?春天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练习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拼读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弄清每一个生字在文中的位置,并结合文章内容弄清每个生字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特殊指导“步、带、梢”。

  五、指导学生弄清“数”的两个读音及其区分方法。

  六、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上学片。

  2、读词语卡片:外套、淡水、脱口而出、皮带、兰花、散步、格格不入、心中有数。

  七、再次练读课文,争取做到流利地朗读下来。

  八、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2、和春风一起散步,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二、朗读课文,并逐段来学习。

  1、春风来了,你怎么知道的?他在对我们说什么?

  2、那我们就和春风一起去散步吧。不过可别忘了,要一边走一边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物在发生着变化?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

  板书 春风 呼唤

  我 脱掉(棉衣、棉帽、手套)

  小草 变绿

  二月兰 浅紫色

  白杨树 睁着眼

  喜鹊 筑巢

  孩子 放风筝

  风筝 飞向蓝天

  三、结合板书,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抓准春天的特点,感受奏的美。

  四、春天这样美,让我们读出对奏的喜爱和赞美。指导学生朗读。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前两个习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最后一个玩一玩,说一说,先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图中画的小玩具都是些什么?为什么要和春风玩?怎样和春风玩?在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内容,画出春天的美景。

  2、选择一件小玩具,说说你和春风是怎样快乐地玩的。并把你说的话写下来。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朴实而深沉的亲情之爱。

  2、以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课文的解读。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选择来理解课文的亲情之爱。

  教学难点:

  1、中景物描写所提供的妙处。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家中有多少位成员呢?正在茁壮成长的你们可知道是谁在辛苦地支撑着你的家,又是谁肩上的担子最重呢?也许你会说是爸爸妈妈,是啊,我们的父母是最辛苦最伟大的,他们既要照顾老人,又要负担我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亲人为我们付出的无偿无私的爱呢?

  二、整体感知

  (1)、听音乐自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解决。

  (2)、笼统提问

  1、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

  2、他们一起做了一件什么事?

  (3)、启发提问

  1、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谁处于核心地位?(尽量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板书:四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事情?

  (在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处于核心地位的我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的?

  (选择走大路。因为我考虑到我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尽力满足母亲的要求,以她的考虑为先。体现“我”挚爱着母亲。)

  3、(板书:最终路的选择……)

  结果由于母亲选择了小路,大家一起走小路。

  4、认为是什么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选择?

  (爱。A因为对母亲的爱,我决定委屈儿子而顺从母亲的意愿。

  B因为爱,妻子理解我、体谅我,默默地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

  C因为爱,母亲选择了包容和退让,舍弃了更适合她走的大路,选择了孙儿喜欢的小路。

  正是因为那份浓浓的亲情之爱衍生出来的体谅、理解、包容和退让,使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而选择了一条更能协调、照顾每一个意愿的路。)

  (过渡)各位同学,你在初读这篇文章时,有没有感受到他们之中洋溢着的融融爱意呢?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这一家四口之间洋溢着的深情。

  三、研究交流

  在二次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学习的心得。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启发、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下面有一些题目,不过仅供参考,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也可以尽情抒发你自己的感想。

  1、通过文章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即文章给你的启示?)

  2、文章哪写描写最令你感动?

  3、文章有两处景物描写,他们有何用处?

  4、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5、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四、扩展延伸

  1、比较阅读

  《散步》与课后的《三代》讲的都是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 篇13

  一、导入

  一家人散步 是最平常的事,然而平凡的小事中包含了浓浓的亲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去感受那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 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 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 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 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 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关于儿子和妻子:

  教师:

  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

  儿子天真活泼,聪 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 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

  (板书: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 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 情)

  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

  (学生回答)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五)、研读赏析

  我想老师不用问 ,也知道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

  下面同学再读一遍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谈一谈为什么会为此打动。

  (六).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散步》优质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散步优质课教案设计05-05

《散步》优质教案07-29

《散步》教案设计05-05

《散步》的教案设计05-05

散步的教案设计05-05

散步教案设计05-05

《散步》优质课教案05-05

散步优质课教案05-05

课文《散步》教案设计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