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魅力三门峡手抄报内容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手抄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手抄报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魅力三门峡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魅力三门峡作文
河南省的三门峡市,是我的故乡,我和它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这座美丽的城市为什么叫三门峡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了“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崎岖的峡谷,三门峡就因此得名。三门峡还是河南省的西大门,与晋陕交界,东有崤山之险,西有函谷之固,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门峡市有一处最著名的景观:一为宝轮寺塔,二为黄河三门峡大坝。先说宝轮寺塔,它建在三门峡市陕州风景区内,始建于唐代,后重修于公元1177年,距今已有824年的历史了。它座北向南,塔高26.5米,是一座13层的宝塔。塔身自下至上慢慢收敛,塔内有梯道和塔心室。登上塔放目远眺,可欣赏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胜景。偶尔有风吹来,每层塔翼四角的风铃叮当作响,很是悦耳动听,给这座已经屹立了800多年古风古韵的青灰色宝塔增添了几分生气与灵性
再说黄河三门峡大坝库区,它位于三门峡市区东约28公里处。这项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它始建之际有许多名人都来此视察工作:周恩来、朱德、郭沫若、邓爷爷等人都来到了这里。郭沫若还写下了:“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惊天动地大史诗”的壮美诗句。当我们漫步坝顶,向大坝下方俯视时,一座酷似擎天柱的石岛赫然入目,它在奔涌的黄河水中屹立了不知多少年,每当河水流过时,它像一把开山斧把河水劈开,那气势如虹,傲气冲天,它就是千百年来被世人传承并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中流砥柱
这便是我的故乡——三门峡。
啊!我爱三门峡。
魅力三门峡作文
三门峡黄河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三门峡市区14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三门峡大坝,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91.5%。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6米,长713.2米,总装机容量41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11亿三门峡大坝风景壮观景象千瓦时。大坝主体正面有“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大坝建成后,在黄河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和减少泥沙淤积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和效益。
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是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经受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石都巍然屹立在这里,水涨它也涨,永远淹不没冲不垮。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水位随季节不同发生的变化,库区内形成了大片的湿地。春秋两季库区水面碧波荡漾,尽观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温柔。每年大坝泄洪时期浊浪滔天、一泻千里呈现出黄河奔腾咆哮、桀骜不驯的本色,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
魅力三门峡作文
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三门峡黄河、苍龙河、青龙河的交汇处,因三门峡水库蓄水后,上游水位抬高而形成的天然湿地。公园面积约12000亩,其中陆地面积6100多亩,湖面水系面积约5900亩。是我国少有的城市湿地公园。由于每年冬季都有大批西伯利亚的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过冬,故以天鹅湖公园而闻名。
我们是五月初去的,这时候大批白天鹅早已返回原籍,湖面上只有大约二十多只白天鹅和两只黑天鹅在这里定居。湖边的湿地上由管理人员定期投放玉米,做为天鹅们的口粮,成双成对的天鹅或在湖里呢喃细语,嬉戏打闹;或在湖中的小块湿地上交颈接背,眉目传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湿地公园里的几条道路把湖面自然划分成5大块,每条道路两旁都是绿树成荫,草长莺飞。湿地里水草繁茂,野花烂漫;库区内湖光波涌,远山如黛;徜徉其间,大口呼吸着饱含花香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以公园的核心景区召公岛为中心,沿岛外围湿地修建的栈道生态科普长廊,把青龙河和苍龙河连接起来,长约4公里。每隔数步就设有一幅介绍湿地的鸟类和水生植物的图片。据统计湿地内生活着200多种鸟类和60多种水生植物。人们在观赏湿地天然胜景的同时,还可以了解许多科普知识。漫步其间,树影婆娑,鸟语花香;蛙鸣鸟翔,凉风习习。让人们充分体验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天人合一的神韵。
不知不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当我们游兴未尽地离开湿地公园的时候,更加期待着初冬时节再一次到这里观赏那来自远方的白天鹅。
魅力三门峡游玩推荐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在此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后毁于战火。1987年重修太初宫,1992年复建函谷关关楼,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家养生园、东门关楼、望气台、鸡鸣台、函谷碑林、函关古道等20余处,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军事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
门票价格:
通票50元/人
到达方式:
景区距灵宝市火车站15公里可乘8路、9路公交车到终点站。
自驾车沿310国道至灵宝市区转入连霍高速引线,见广告牌右转即到。
可以购买的礼品:
苹果、贵妃杏、大枣、核桃、脂油烧饼、甑糕、石子馍等。
开放时间:
8:00—17:30
最佳游览时间:
春秋两季
魅力三门峡旅游攻略
双龙湾风景区
双龙湾风景区位于秦岭东脉、洛河上源,三门峡卢氏县境内,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开发的大型综合观光、休闲、度假旅游风景区,被人称之为“秦岭罗敷、北国漓江”。
秦岭横亘在中国的中部,是我国呈东西走向最长的一座山脉,全长1600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秦岭西起甘肃,向东经甘肃天水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境内形成了八百里秦川,到河南后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在地理学家眼里,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
洛河是黄河中游最大的支流,全场453公里,洛河流域诞生了闻名的河洛文化。洛河源出陕西省洛南县,距离双龙湾几十公里,进入河南后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洛河上游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流经双龙湾呈“S”型迂回穿过,构成阴阳八卦图,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在200米,两岸岩石天成国画。
名山大川出名景,双龙湾风景区位于秦岭、洛河交汇之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大游览区:一是宛如漓江的宓妃峡;二是潭瀑相连、蟹弄清溪的螃蟹沟生态野趣游览区;三是钟乳石林的五彩溶洞——有情洞;四是曲径通幽、世外桃源、水帘瀑布群桃花谷;五是闯王军事文化遗迹游览区;六是浪漫温馨、轻松休闲的沙滩戏水娱乐休闲区——水一方。
双龙湾自2008年开放后,迅速以彩虹、水帘、瀑布、溶洞、水湾、山峦、河流、碧潭、峡谷、冰挂、沙滩、奇石、老山兰、白皮松、帝王、宓妃等“十六大自然、人文秘景”的美丽景色,使双龙湾这一“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稀世美景,很快成为中西部地区游客心目中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被中国十七省主流媒体评为“中国年度新锐景区”。
黄河古栈道
黄河古栈道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都是紧挨着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 从遗迹上可以看出,黄河古栈道是在紧靠三门峡谷的黄河两岸徒壁的河水冲击处开凿出一条狭窄的石路,再在路断处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然后塞上木桩搭成小道,供船夫们在上面拉纤上溯。现在的漕运遗迹在三门峡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孔形穿孔,今天仍然清晰可见,这些四方洞,散布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人们在石洞上钉进木桩,借此向石壁攀登。牛鼻可让纤夫系上绳索攀援,遇到风浪时即可就近把船栓住。凡是来往的船只,十有八九要在此被河水吞没。曾经有诗这样形容“鬼门幽幽深百篙,人们逼窄愈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所以从西汉开始,每年的枯水季节,朝廷都要征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一段黄河进行疏通,并修凿栈道。
九龙洞
九龙洞位于石门水库上游东岸数十米处青峰脚下。洞口宽约3米,高2米,深约5米,称为"献殿",前行则稍低,须躬行人,数米后渐高敞,地面有积水,数十米处有一深潭,大股泉。水自石洞下部流出洞外。绕潭上石阶,有一平台,其上尚有八层,人称"九棚楼"。洞极幽深,人莫能穷其源。洞内多异石,或蹲踞,或悬挂,形态各异。洞口有奇树,年年开花迥异,经专家鉴定,系柯楠树,多生于南方,北方未见。泉水自洞下涌出浪花飞溅,流量稳定,常年不涸,极为清澈甘冽,经化验系优质矿泉水。 九龙洞是一座极富传奇色彩的大型溶洞,它与附近的仙家洞、老君洞等共同组成了一组极具特色的山、水、洞景区。
三门峡大坝
三门峡大坝位于黄河中段,有着“黄河明珠”的美誉,这当然要归功于三门峡大坝了。
三门峡大坝始建于1957年4月,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到访施工现场研究工程建设问题。此外刘少奇、彭德怀、郭沫若等领导同志也曾多次到此指导工作。直至1961年4月完工,控制流域面积约69万平方千米,占全河流域面积的91.5%。最大坝高106米,长713.2米,年平均发电量为11亿千瓦时,为三门峡提供了许多的电力资源。
堪称4A级旅游景点的它,当然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中流砥柱石就是其中之一。它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是在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古时的三门峡暗樵犬牙错乱,悬崖绝壁。船工们要想顺利度过三门峡,必须要将船直直的驶向中流砥柱石,就在船与石碰撞的那一刻,石前的水将船轻轻拨开,从而使船工们顺利度过三门峡。
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风霜雨雪,它都屹立不倒。水涨它也涨,永远也淹不没冲不跨。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对他推崇备至,尤其是仰慕大禹治水,贱婢三门的丰功伟绩。欣然动笔写下了“仰临抵柱,兆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佳句。
三门峡大坝就像一条巨龙一样横卧在黄河之上,将滚滚黄河水阻挡,为百姓们造福。
【魅力三门峡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魅力中国年手抄报内容08-30
魅力语文的手抄报08-14
文化的魅力手抄报05-08
读书的感觉手抄报内容内容08-30
魅力中国年手抄报08-30
语言文字的魅力手抄报08-30
法制手抄报内容09-18
消防手抄报内容09-24
诚实的手抄报内容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