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预防登革热手抄报资料素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手抄报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手抄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预防登革热手抄报资料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类。时至今日,尚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会自行康复,然而少部分病情加重,可能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病人在感染后1-14天即可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含发热、严重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与骨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而重症病症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出血和休克等症状,导致死亡。此病利用蚊虫作为传播媒介,因此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若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夏秋雨季,出现发热伴皮疹、疼痛、出血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有登革热的感染可能。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 216-2018)》来进行。疫情广泛的主要地区包括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点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
登革热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药物退热,保持液体平衡和补液,避免过度服用可能加重胃炎出血的治疗药物等。对于已经产生休克现象的严重患者,医生会尽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以及各类药物尽快纠正体内的酸碱失衡。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很强的传染病,通常预后良好,但如合并心肌炎、心功能衰竭、重度出血、肝衰竭等情况时,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病因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病毒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肝脏的库普弗细胞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
登革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充血,血浆蛋白及血液的有形成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
重症登革热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外渗,并无明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外渗是重症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热退期,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最终导致休克。
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5~9天。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3期,即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临床上常将登革热分为两型: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后者又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可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仅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1、发热期
发热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一般持续3~7日。部分患者发热3~5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在1天后再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双峰或马鞍热。
在发热初期即可有严重的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和骨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以及纳差、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等。
皮疹
皮疹一般在病程的3~6天出现,表现为出血性皮疹如出血点等,或充血性皮疹如红斑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
皮疹先在四肢出现,然后蔓延至躯干及全身,一般维持3~5天,疹退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典型皮疹为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融合成片的红斑疹,其中可见有散在小片的正常皮肤,简称“皮岛”等。
出血
一般于发病后5~8天出现,约25%~50%的病例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鼻腔、牙龈、消化道、腹腔和胸腔及阴道出血。
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
2、极期
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此时期,部分患者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球结膜水肿、四肢渗漏征、胸腔积液和腹水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出现如低体温、心动过速、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脉压缩小或测不到血压等表现。
随着休克加重和持续,患者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进行性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红细胞比积(HCT)升高以及白蛋白下降等。
少数患者无明显的血浆渗漏致休克表现,但仍可出现严重出血或器官功能障碍。
3、恢复期
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可有皮肤瘙痒。
4、重症登革热
又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其早期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登革热类似,但在病程的3~5天,病情突然加重并进展迅速,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可在1~2天内因出血性休克或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渗漏而导致广泛的出血和休克。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以物理降温为主,可以用温水擦浴患者身体。
卧床休息,清淡半流质饮食。
防蚊隔离至发热等症状缓解。
出血部位明确者,应尽快针对相应部位给予局部止血。
药物治疗
退热
高热患者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慎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避免加重胃炎或出血。
补液
出汗较多或腹泻者,医生会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补液治疗,以口服补液为主。对于有恶心和厌食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口服补液来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汤和果汁均可以防止电解质失衡。
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患者,可予等渗液如0.9%氯化钠溶液等输注。
如果患者有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或血浆渗漏表现,早期静脉补液治疗可能会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减少休克发生。
镇静止痛
医生还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镇静药物等对症处理。
抗休克
对于重症登革热患者,出现休克时应尽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初始液体复苏以等渗晶体液为主,如0.9%氯化钠溶液等;对初始液体复苏无反应的休克或更严重的休克可加用胶体溶液,同时积极纠正酸碱失衡。
液体复苏治疗无法维持血压时,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严重出血引起休克时,应及时输注红细胞或全血等。
预防登革热宣传标语
1、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3、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4、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5、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6、全家动手共同灭蚊保障健康,全民定期清积水防范登革热。
7、打好消灭蚊虫歼灭战,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
8、坚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集中打好灭蚊歼灭战。
9、清积水,灭成蚊,保清洁,远离登革热。
10、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
11、清除积水,杀灭蚊虫,改善居住环境,预防登革热。
12、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预防登革热。
13、登革热,蚊虫为首恶;保健康,清洁是良方。
14、认真清除杂草积水,彻底防范登革热骚扰。
15、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民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预防登革热。
16、防治登革热,消灭病媒蚊。
17、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18、清除容器积水、杜绝伊蚊孳生。
19、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20、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防控登革热。
21、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22、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23、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24、把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防止积水。
25、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26、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27、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小学生预防登革热手抄报资料素材】相关文章:
预防登革热手抄报资料素材11-01
预防登革热手抄报素材09-12
预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资料09-04
如何预防登革热手抄报的资料内容11-01
以预防登革热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09-01
登革热手抄报素材01-27
预防登革热手抄报图片精选11-01
登革热预防手抄报图片精选11-02
好看的预防登革热黑板报素材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