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时间:2023-07-31 16:40:46 秀雯 七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练习题,只有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一、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B

  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C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千恣万态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峰峦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4分)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但是我却在任性中忽略了父爱。因此,从今天开始,① 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理解父亲,走近父亲,感受父爱。② 我认为一个能否读懂父爱的孩子是幸福的。

  ①句改为:

  ②句改为:

  4.古诗文默写。(8分)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5) 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6)朱熹《观书有感》说明要不断更新,才能不断发展的哲理名句是: , 。

  5.名著阅读。(2分)

  《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九则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其中的爱国故事包括 、 、《少年鼓手》三篇。

  6.某班开展“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主题为“感知母爱,懂得感恩”,他们搜集到不少的资料,下面是其中的三则。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呼吸的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护着襁褓中的孩子,孩子的被子里塞着一部手机,手机的屏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个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后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给你的母亲下跪吧,至少她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清楚自己、好友、明星、母亲生日是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1)根据上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2)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是中国人的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前,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建议。(2分)

  (3)依照示例仿写一句话。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如春。

  二、阅读(40分)

  (一)(14分)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①[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②[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③[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7.这段文字从 、 、 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 的人。(5分)

  8.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3分)

  9.“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2分)

  10.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1.文段为什么详写老大臣看新装而略写其呈报皇帝?(2分)

  (二)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15分)

  刚读大学时,我的兴趣十分广泛,阅读、摄影、书法、吉他,再加上各种体育、娱乐方面的爱好,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自己心里也觉得挺充实的,心想,终于闯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还不赶紧享受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于是,我整日追随着各种热闹事,虽然有时候师兄师姐也会好心地提醒我不可太过闲散率性,但我总能给自己寻找到率性而行的理由。

  可是,大一一年下来,我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专业方面的知识,说不懂吧,似乎全都懂;说懂吧,似乎又都不完全了解。那时候,虽然我的心里隐隐有了不安,但我并不知道这些不安的来由,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克服。

  正在这时,中文系新上任了一位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这位搞古典文学出身的老先生可谓三句话不离本行,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求全系学生每人背诵一百篇古代文学作品。全系顿时哗然了!当时正值全民热衷于经商,许多大学生也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在商海的岸边跃跃欲试,哪有有工夫正正经经地早起背古文?回想起平时上古典文学课,我们都忍不住要问老师一句:“学古典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如今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每个人先背一百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去哪儿给自己找到兴趣,找到动力呢?

  于是,很多同学决定采取磨洋工的方式跟系里对抗,我自然也是其中一块超级耐磨砖。想想,背一百篇古典文学作品,该耗掉我多少参与各种热闹事儿的时间啊?我怎么可能沉得下这份心呢。

  然而,系里的执行措施却似铁板钉钉不折不扣。那时候高校还没有扩招,全系才二百来个学生,却有四十多个老师,所以,老师管起学生来也特别积极勤快。我们的班主任与教古典文学的老师分头紧盯学生,务必保证人人过关。老师们还干脆定死过关的时间,到时过不了者一律加倍背诵!

  虽然我们已经松散了一年多,但毕竟架不住系里这种高强度的执行力。于是,每天早起晚睡的有之,每天互相帮忙考试的有之,每天躲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的有之,每天一个人躺在床上喃喃自语的亦有之,总之是人人拿出自己的过关法宝,筋疲力尽地对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奇迹般,我们真的人人都过关了。

  直到这时,发起这次被我们称之为“魔鬼训练”的老先生,才到班里与我们对话。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顶多只在幼儿启蒙阶段哄给孩子们听。对于一个肩负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怎么能仅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过分广泛的兴趣,过分肤浅的阅读,只能给人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这些收获根本无法给你们今后的事业带来强力的支撑!”

  最后,老先生还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告诫我们:“学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行的……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却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给别人了!”

  我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此前感到不安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一年多来忙忙碌碌却没有多少收获的原因。此后,我学会了集中精力,不再过分泛滥地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不久,我又自觉地找来《李清照全集》、《舒婷诗集》等大部头作品,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直至多数都能够背诵出来。很快,我也能写一些诗歌了,并且不断有作品得以发表,同时我对今后的职业道路也有了明确的规划。

  大学毕业以后,虽然我的第一份工作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少瓜葛,更谈不上有多少兴趣,不过,我并没有感到失望。就像那位老先生说的——对于一个肩负着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怎么能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何况现在我已经走出了校园,复杂的社会充满了竞争,更不能任着自己的兴趣去做事了。所以,每当面对厌烦的工作或事情时,我总是想起老先生的话,于是,不管我是否喜欢手头的事,我一般都能沉静、耐心地对待。

  1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的妙处?(3分)

  13.来到大学,“我”过着一种自由充实的生活,为什么“心里隐隐有了不安”(3分)

  14.通读全文,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3分)

  1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6.背诵古代文学作品这件事,给“我”带来哪些影响?(3分)

  (三)(11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不知其旨也。 旨:( )

  (2)然后能自反也。 反:( )

  (3)其此之谓乎? 其:( )

  18.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9.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2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2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4分)

  略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

  (2)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 ( )

  (3)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箫箫的声音来。

  (4)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自尊心和契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3.按要求填空。(6分)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别写出含“猫、马、虎、狼”的成语各一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3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导读(3分)

  《童年》是一部_________体小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全书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1题。

  (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分)

  (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缀行甚远 缀:

  (2)眈眈相向 眈眈:

  (3)目似瞑,意暇甚 意:

  (4)狼亦黠矣 黠:

  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0.选段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写在下面。(4分)

  11.你读完《狼》这篇课文之后,得到了什么启示呢?(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22题。

  (一)

  【甲】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2.甲乙两文中“我”的心情是否一样?为什么?(4分)

  13.“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与与乙文中哪一句的表现手法一样,请找出来并进行简要分析。(4分)

  14.《社戏》是一幅美丽的风情画,是一首纯真的抒情诗,请仿照下面句子围绕“童年”写几句话,要求写出你对美好童年的感受。(2分)

  童年,是放学路上与哥哥一起采摘的一片绿叶,青翠而亮丽;童年,是想在小伙伴面前逞“英雄”,拿一根长篙去捅马蜂窝,被蜇得小脸肿得像面包却还说“不疼”,勇敢而可爱;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沉重的漂流

  ①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看见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

  ②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④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⑤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昂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更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⑥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⑦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决不敢轻薄。我扪心自度,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独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的两类,而我,虽然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⑧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了一排之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喀嚓喀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点浪涌过来,打湿了裙子和裤子,他们就尖声叫起来,把笑声洒得一江都是。

  ⑨然而,要论诗,只有尧茂书他们的漂流,才称得上是一首诗。那是一首英雄的诗,悲壮的诗,生与死搏斗的诗,人与天争锋的诗。在那首诗里,男人嘶哑的喉咙,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太过平淡的历史。纪念碑不会为轻歌曼舞红男绿女而立,纪念碑只属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

  ⑩长江水呼啸东去,纪念馆默默肃立。没有丝帛的轻,掂不出大山的重。在这里,大漂流的牺牲者口眼不闭。因而,只要站在江边侧耳谛听,你就会听到有一首无字的歌,震响天际,缭绕不息……

  15.从第④段看,长江漂流的“险恶”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16.第⑧段描绘清波荡舟图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17.你对本文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3分)

  18.文中第⑥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看法,你同意其中哪一种看法?说出你的理由。(3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题12-26

一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试题11-25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12-21

语文句子说明方法练习试题03-19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试题07-07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考试试题11-27

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试题07-28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07-16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