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1-03-30 08:44:53 六年级 我要投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

  艺术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

  艺术就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段感人肺腑的相声,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走近艺术,将听到优美的旋律,看到亮丽的色彩,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得到前进的力量。

  基础演练场(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ǔ xiě yōu jìnɡ là zhú mò shēnɡ táo zuì jì lù

  ( ) ( ) ( ) ( ) ( ) ( )

  二、给黑体字选择读音。(4分)

  喝(hè hē)彩 散(sǎn sàn)步 证券(quàn juàn)

  模(mó mú)仿 弹(tán dàn)琴 绷(běnɡ bēnɡ)脸

  肖(xiāo xiào)像 传(zhuàn chuán)说

  三、选字组词。(6分)

  (哉 载) 记 善 三年五 呜呼哀

  (涌 诵) 读 现 汹 澎湃 熟读成

  (恬 刮) 风 静 目相看 不知耻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丝 张 番 幕 阵 段 部 首

  一( )相声 一( )电影 一( )歌曲

  一( )谈语 一( )短剧 一( )微笑

  一( )照片 一( )吆喝

  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曲高( )寡 不解之( )

  响( )行云 抑扬( )挫

  转瞬即( ) 窃窃私( )

  六、用“静”字组词填空。(3分)

  1.清幽的月光照在盲姑娘 的脸上。

  2.傍晚,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

  3.铃声响过了,教室里很 ,同学们端坐着等待老师上课。

  4.夜深了,冬天的山村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

  5.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急躁,头脑一定要 。

  七、补充成语,选择恰当的填空。(6分)

  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巧( )天工 脍( )人口

  1.孙小刚酷爱读书,厚积薄发,文章的构思常常是 ,情节一波三折, ,真可谓是 呀!

  2.音乐会上,既有 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

  八、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句子瘦身。

  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

  2.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九、联系课文解读句子。(6分)

  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翻译: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

  (1)朗读这句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需要重读的两处是 。

  (2)从这句话看出盲姑娘不但 ,而且 ,是难得的知音啊!

  十、整理乱句,只填序号。(4分)

  ( )这支悠扬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斗歌曲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 )后来,聂耳成了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

  (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们的国歌。

  ( )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他万分气愤,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指挥合唱队到街头、广场演唱。

  ( )聂耳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音乐,拉小提琴常常入迷。

  阅读品味馆(20分)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解释词语。(3分)

  饱经风霜:

  静影沉璧:

  2.写出近义词。(3分)

  摇曳( ) 倔强( ) 富饶( ) 委婉( )

  3.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2分)

  4.细读第五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4分)

  5.短文用“‖”分成了三段,请概括各段段意。(6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6.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2分)

  习作比拼台(25分)

  题目:我喜欢×××

  提示与要求:小朋友,我相信你学过某一种艺术吧。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书法、绘画、泥塑、雕刻,也可以填上唱歌、跳舞、拉二胡、弹钢琴、吹笛子等任何一门艺术,然后打开记忆的闸门,挑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或者感受最深的故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八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场

  四、段 部 首 番 幕 丝 张 阵

  五、和,和谐地跟着唱;缘,缘分;遏,阻止,使停止;

  顿,停顿; 逝,消失;语,交谈。

  六、恬静 幽静 安静 寂静 冷静

  七、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妙笔生花 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美不胜收

  八、1.身体成了面团。

  2.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悠然地载歌载舞。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难道没有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吗?

  (4)盲姑娘对哥哥说,叫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虽然……但是

  4.小画家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很巧妙,色彩很鲜艳。

  九、1.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了说:“好哇!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2. 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3. (1)激动,纯熟、深。 (2) 爱音乐,懂音乐。

  十、

  1.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

  2.摇荡 执拗(固执) 富裕 婉转

  3.他心底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在呐喊,在渴望,在抗争,在呼唤,一个饱受磨难却又不屈不挠的伟大灵魂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叹息。

  4.他怀念师傅,与命运抗争,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5.第一段:中秋之夜,师父在二泉边告诉阿炳,长大后才能听懂泉声。

  第二段:历经人生磨难的阿炳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水声中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

  第三段: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6.只要热爱生活,心系目标,敢于同命运抗争,锲而不舍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上册单元过关测试题10-31

高三语文上册单元验收测试题09-04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09-1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02-24

六年级上册语文家庭单元测试题11-24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11-29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04-01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04-02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