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时间:2021-03-14 10:53:29 九年级 我要投稿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27分,每小题3分)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楠(nán)木 泮(pàn)宫 泾(jīng)流之大

  B.狡黠(xiá) 把晤(wù) 无穷匮(kuì)也

  C.呵(hā)斥 悖谬(miù) 疾在腠(zòu)理

  D.涅(niè)槃 蕴(yùn)藏 得病寝衽(rè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A.流连 甬道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B.禀赋 付和 巧言令色 痛心急首

  C.挑剔 谄媚 未雨绸缪 忐忑不安

  D.热衷 诀窍 不可名状 金碧辉煌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B.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C.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D.时不我与:时间不会给与我。指要抓紧时间。

  4.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们培训的笔记本上,有几帧北大风景照,并配以简介文字。未名湖一照之下有这样一句话:“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 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 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燕园里的那些大师们,如高山,如星辰,我至今 他们,阅读他们,从他们的一行行文字走进他们的心灵。他们思想的泉水洗浴了我,滋润了我,我今天能走进北大的中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其中就有他们思想和知识的力量 我的身躯、我的步伐。

  A.凝神 仰望 注进 B. 神游 凝望 注解

  C.神驰 仰视 注目 D. 神思 遥望 注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6.填入下列语段画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 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7.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 风生碧涧鱼龙跃 月照青山松柏香

  B. 醉倚春风弄明月 斜撑老树护幽亭

  C. 千古迷人繁盛地 九州耀眼艳阳天

  D. 二三星斗胸前落 十万峰峦走足底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拔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l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

  A.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B.国家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

  C.我国保护大熊猫取得可喜成果

  D.我国将建立14处大熊猫保护区

  9. 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语出陆游诗《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 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韩非子》,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

  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C.《给女儿的信》选自《爱情的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文学家。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

  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谢 泳

  网络时代,我们传统的读书方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网络对我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会构成什么样的挑战?我个人的看法是,当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和完成的时候,传统的读书习惯相应地要发生极大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的消失,当新的读书方式成为阅读主流的时候,这个过程才会完成,而目前还在变化中,有一个相对长的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并存的时期,但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后者对前者的改变是个必然趋势。

  在网络出现以后,传统的读书方式被网络阅读、电子书取代,肯定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这个取代除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外,它被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审美是取代不了的。铅排书出现后,作为一般的阅读,线装书就没有意义了,但不等于线装书会消失,它获得了另外的意义,比如经典、高档、纪念、收藏等意义,只要由繁向简,审美的意义却正好相反,凡能批量生产的东西,在审美上就一定有局限,因为个性弱了,而手工时代的东西,因为留有人的温情,所以通常会在审美上有高的价值,而手工的东西,遵循的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网络时代,传统的书,肯定不会被取代,但量可能会缩小。

  网络时代的读书,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在功利的学习中,可以不需要原始的书,网络上都有,电子书完全够。像老师讲课,教科书,网上都有,干吗非要买一本书?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网络阅读、电子书足够。从环保来讲,电子书不需要纸,不占空间,携带方便,容量大。二、单纯获得信息,沟通信息,不需要书,也不需要报纸。从阅读本身来说,在现代社会,可以靠网络和其他电子媒介。三、纸质书是不会消失的,要做精深的研究,创新的研究,光靠网络是不够的。凡是在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都是过时的。网络上找到的资料不叫资料,尤其是文史哲研究方面,这是公共资源。一般的知识、常识,可以依赖网络,比如年终总结、工作申请、述职报告,等等,这是文件。实用的东西都可以借助网络,可以漠视书。但要做研究,还是需要看别人没碰过的,像文献一类的原始材料,这只能依靠原始的阅读,所以优秀的学人依然必须用笨功夫,这是考验真正学力的时候。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时代,原始的阅读方式,可能是奢侈的,但也是专业的,更是高雅的。对研究者来说,网络时代更应当读书,秘书可以完全不读书了,但学者则不能不读书。

  原始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当你拿起一本书,书是线装白纸,开本宽阔,字大如钱,而且流传有序,有签名,有题跋,有人的温情,这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

  今后读书,有可能变成趣味读书,有了电子书,在阅读的功能方面,实用的部分将被取代,但审美的阅读,将会更突显原始阅读的美丽,当然这个变化和转型过程,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后,大量实体书店可能关门,现在看它的趋势是萎缩的,但这不等于书店就会消失。书店功能,极有可能向综合方面发展,有书的交易,有咖啡喝,有沙龙,有展览功能,有收藏交流功能,等等。另外,未来还是会出现比较稳定的旧书业,因为传统的读书精神,总还是会留下一点痕迹,旧书店还会发挥出它特殊的力量。

  未来的书店,可能会变成趣味书店,个性一定要强。作为单纯图书交易的书店,以后完全可被网络取代。凡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东西,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实用的功能容易被取代,但精神和审美意义比较稳定。

  (摘自《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有删节)

  10.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后者对前者的改变是个必然趋势”,句中的“后者”指的是

  “网络阅读”。

  B.“它被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审美是取代不了的”,句中的“它”指的是“网络阅

  读、电子书”。

  C.“网络时代,传统的书,肯定不会被取代,但量可能会缩小”,句中的“可能”表推

  测,也许。

  D.“所以优秀的学人依然必须用笨功夫,这是考验真正学力的时候”,句中的“笨功夫”指的是“原始的阅读”

  11.围绕题目,本文论述了哪些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对传统的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一个必然趋势。

  B. 网络时代,传统的书不会被完全取代,但量可能会缩小。

  C. 网络阅读代替不了原始阅读,但会渐渐成为研究者的专业阅读方式。

  D. 网络时代,书店不会消失,但其功能会发生转变。

  12.电子书为什么不能取代传统的纸质书?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子书不能取代传统纸质书的审美功能。

  B. 传统纸质书留有人的温情,在审美上有更高价值。

  C. 对研究者来说,传统纸质书对于他们作精深的研究、创新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D. 传统的读书精神,总还是会留下一点痕迹,旧书店还会发挥出它特殊的力量。

  13.对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话写出了传统纸质书的价值。

  B. 凡经典的东西,都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都是有意味的东西,都会焕发出永久的

  生命力。

  C. 传统的经典图书,其实用功能将部分被取代,但审美的、蕴含在书中有价值的东西,

  是不会被取代的。

  D. 作为单纯图书交易的书店,以后完全可被网络取代,但网络取代不了人们对书店的

  感情 。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4—17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4、对下面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久已病矣 病:生病,患病。 B.非死则徙尔 尔:罢了。

  C.则弛然而卧 弛然:放心的样子。 D.谨食之 食:喂养。

  15、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十家中剩不下一家了。

  B.号呼而转徙:大声哭喊着辗转迁移。

  C.向吾不为斯役:(我)向来都不愿做这份差役。

  D.虽鸡狗不得宁焉: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

  16、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B.吾尝疑乎是 乎:同“于”,对。

  C.而吾以捕蛇独存 而:而且,并且。

  D.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而:的,表示修饰。

  17下列对这段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这句话是蒋氏回答作者“更役复赋”

  全段话的纲。

  B.这段文字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被重赋逼近得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

  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

  C.文段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

  “熙熙而乐”的情形作对比。

  D.蒋氏的答话在叙述中直接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

  敛的罪恶。

  第Ⅱ卷(共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②赵师秀《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这句虽是点题,却是平平带过,带出了“ ”这一绝妙佳句。

  ③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④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做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①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酒问青天 把酒:举起酒杯。

  B.我欲乘风归去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地下。

  C.昨夜雨疏风骤. 雨疏风骤:雨点疏落,风势猛烈。

  D.浓睡不消残酒 残酒:昨夜残留的醉意。

  ②《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水调歌头》这首词有感伤情调,使人感到难堪的压郁,虽然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

  ( )

  B.《水调歌头》一词中,词人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

  话般美丽的境界。( )

  C.《如梦令》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惊世之作。闺中女主人憧憬着美好生活, 关切

  着美好事物,无忧无虑,敏感多情。( )

  D.《如梦令》中“绿肥红瘦”用比喻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

  叶的神采,表现出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 )

  五、 (22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4题。

  湖光塔影

  宗璞

  ①从燕园离去的人,难免沾染些泉石烟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读书,黄昏在杨柳岸边散步,习惯了,自然觉得燕园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难以分开。燕园的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记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画面了。但若真把这幅画面落到纸上,究竟该怎样着笔,我却想不出。

  ②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夜晚,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

  ③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汽。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

  ④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儿,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转过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见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宽阔了许多,水波 甲 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树丛中的灯火,很快显示了湖岸的线条,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风致。行近岸边,长长的柳丝 乙 着月色湖光。水的银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⑤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月光从密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⑥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圃。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

  ⑦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同年,在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学生惨遭杀害。三十年代中,多少满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离开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动荡、忧虑、苦痛和欢喜的岁月,虽然没有给这里的景物留下痕迹,却镌刻下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足迹。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地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这时却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学生在湖边。他们不知从何时起,坐在岸石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水里的鱼。“看!鱼!鱼排队!”他们高兴地大叫大嚷,一面指着水面上整齐的一行行波纹,波纹正向小岛行去。“骑鱼探险去吧?”:茂不由得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冲我眨眼睛,又赶快去盯住大鱼。我不只知道这个,还知道他们的梦。

  ⑩我怕打扰他们,便走开了。信步来到大图书馆前。图书馆四层楼顸周围镶嵌的绿琉璃瓦在朝阳的光辉里闪闪发亮。这里终日座无虚席。每天清晨,总有许多人在门前等候。有几次,别出心裁的年轻人用鼓鼓的书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⑾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

  (选自京华出版社《仁山智水》,有删改)

  20.请根据第④段景物描写的意境,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人

  甲、乙两处,并任选其一分析运用之妙。(3分)

  ①甲处: (载着、推着)

  乙处: (摇曳、舞动)

  ②妙处: 。

  21. 文章中多次写到“梦”,“梦”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梦”的用意是什么?请按要求填空。

  (4分)

  ①“梦”的含义是:既指 ,

  也指作者、两个孩子探索 。

  ②作者写“梦”的用意是 。

  22.作者在文章末尾说:“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

  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请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23.仿写下面的句子。(3分)

  例句: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仿句: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文讲究布局谋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线,以燕园的湖光塔影为纬线,写景、叙事

  穿插自如。

  B.在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清新自然之笔,将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

  相照应。

  C.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虚实结合,其中“寒塘”“冷月”隐喻造成悲剧

  的黑暗社会。

  D.作者写两个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远,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如满天早霞蓬

  勃兴旺。

  E.燕园的“湖光塔影”既具有自然之美,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内容。

  六、(63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⑴ 触动心灵的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05-12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06-01

高二语文下第三次月考试卷05-12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6-01

高二语文下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5-12

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06-01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06-02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6-02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人教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