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3-01-16 20:09:40 高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很快就是期末考试了,多做试卷练习是好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共70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文绉绉(zōu) 眼翳(yì) 轻薄(bó) B.名讳(huì) 一绺(liǔ) 珍馐(xiū) C.吝啬(lìng) 汗涔涔(cén)) 哂(shěn) D.蚋(nà) 喟然(wèi) 祭祀(s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起来穿上新衣,感觉特别神密,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打着站。

  B.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嶂碍。

  C.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使陆地上的面貌大为改观,许多地方出现了纵横交错的车路,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呢?

  D.街上兵慌马乱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日黄花(菊花) 余风遗响(影响) 援例(引用)

  B. 沸反盈天(翻滚) 欣羡(欣赏) 冠冕堂皇(皇帝的帽子) C. 悲戚(悲哀) 有史可稽(核查) 攻讦(奸诈) D. 鲰生(小人) 相形见绌(不足) 习焉不察(学习)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 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D.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麦当劳,菜单品种 有限, 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 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餐厅服务员提供的服务 无大差别。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 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 因此显富。

  A. 不仅 而且 从而 这 因之 无法 B. 不仅 而且 因此 也 因此 难于 C. 不但 而且 因此 这 因之 无法 D. 不但 而且 从而 也 因此 难于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 ,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 未来大厦。

  ②有的播迁他邦, ;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 A.决裂 建筑 东山再起 转瞬即逝 B.分裂 构筑 重振雄风 昙花一现 C.分裂 建筑 东山再起 转瞬即逝 D.决裂 构筑 重振雄风 昙花一现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专家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是深海水输送的营养物的减少导致了鱼类和虾类的减少。

  C.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D.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百分之六十五的青年人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B.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C.正是通过上述不同感受的比较,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D.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 9.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看见了被柔和的灯光照耀着的裸露的肩膀,看见了像珠宝一样闪烁的头发,看见了像生命一样发光的宝石。(比喻)

  B.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祈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拟人) C.蚂蚁是顽强的乞丐。(夸张)

  D.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排比。)

  1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议论)

  B.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描写) C.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记叙) D.骑自行车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其效率比小汽车或DC—8喷气式飞机高5倍,比奔跑着的狗或飞翔着的鹦鹉高15倍。(说明)

  11.下列关于口语交际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面试实质是一种口试,在交谈中,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双方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效果。

  B.在访谈过程中,为了真正做到“零距离”交流,最好在访谈前将访谈提纲记在脑中,尽量不翻看文本资料。

  C.自我介绍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在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可以在去单位求职应聘时,但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D.劝说的效果来自理和义的思想观点,怒的形式不是恰当的方法。 12.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 论说文 苏轼 北宋 B.《寂静的春天》 科学小品 雷切尔·卡森 美国 C.《虞美人》 词 柳永 南宋 D.《茶馆》 剧本 曹禺 中国 13.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条,是非正式的短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途广泛,不用邮寄。

  B.单据对签约的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单据是否准确、严密、完备,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书写单据时必须认真慎重。

  C.招聘启事要写明招聘人员的职别或工种、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和录用办法、报名事项,以及录用后的待遇等。

  D.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决定具体问题等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不可以用通知。

  14.下列关于写作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议论文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方法或过程,就是假设论证。

  B.议论文中,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个论证过程只包含一个推理。

  C.记叙中的议论一般在结尾,点明文章的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使读者受到启发。

  D.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常常以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同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会将多种表达方法糅合在一起。

  15.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辩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B.《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文章独到的写作特色——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C.《雷雨》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D.《茶馆》全文没有一个中心人物,众多人物轮流突出,如万花筒一般,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好戏,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

  宋恩子: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帐不是?

  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16.吴祥子、宋恩子是什么样的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靠抓人为生的受迫害者 B.统治阶级的鹰犬爪牙

  C.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的流氓无赖 D.不受任何人管的地头蛇

  17.王利发说的话能说明什么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局势动乱,军阀混战不断 B.人民生活艰难,苦苦挣扎,受尽欺压 C.只有有钱人才能上大学

  D.王利发对当时局势认识清醒,借机发财

  18.王利发的对白能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精明圆滑、善于应酬 B.自私自利、老实忠厚 C.豪爽直率、善良诚实 D.谦恭温和、狡诈机变 19.下列对《茶馆》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语言个性化。善于从人物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其说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 B.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独特的幽默风格 C.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京味京腔,地道方言 D.完全诗化的语言,格调纯洁高雅

  (二)

  (甲)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写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敲”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得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看,“推”似乎比“敲”更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人称赞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者想“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乙)

  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诗非常认真,一个字也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是可取的。对于用“敲”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心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动,何必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还是“推”合乎情景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个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敲。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也较为响亮。

  20.作者在甲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

  B.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人称赞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2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

  A.“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B.“推”,月夜访友——冷寂场合;“敲”,步月归寺——-热闹场合。 C.“推”,月夜访友——热闹场合;“敲”,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D.“推”,步月归寺——热闹场合;“敲”,月夜访友——冷寂场合。 22.两篇选文提到几个人对“推”“敲”二字的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甲文和王夫子观点相同 B.乙文和韩愈意见一致 C.甲文和乙文观点接近 D.王夫子和韩愈意见相左

  23.对两文的中心论点归纳无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认为文字上的推敲,实质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B.甲文作者认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应提醒注意。

  C.乙文作者认为《题李凝幽居》一诗写得虽不佳,但一丝不苟的写作精神值得学习。 D.乙文作者认为从音节上说,诗句“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比“推”字用得好。

  (三)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的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加促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系等等。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撞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是完全被动的。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24.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美国式”即“美国文化”。

  25.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26.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 ) A.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2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也是一种新生事物。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28.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guān)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fú) ..C.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lù) D. 冠者五六人。(guàn) ..29. 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摄乎大国之间。(迫近) B.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事) ..C. 作《师说》以贻之。(批评) D.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领) ..30.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当与秦相较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距关,勿内诸侯。 3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一句是( ) A. 吾令人望其气。 B.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余嘉其能行古道。 D.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32.下列各项从原句中概括出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B.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尽火灭 33. 下列各句中,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翻译:有块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磨灭不清。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C.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翻译: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D.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所以派遣将士守卫山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 34. 下列各句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李牧连却之。 B. 吾从而师之。 C. 其势弱于秦。 D. 吾得兄事之。 35. 下列各句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吾从而师之。 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36. 下列各句中,没有出现形容词、名词作动词的一句是( ) A.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B. 沛公欲王关中。 C. 范增数目项王。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7.下列各句中,文言虚词“乃”用于判断句中起到申明或确认作用的一句是(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乃令张良留谢。 C.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8.下列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A. 因击沛公于坐。 B. 师不必贤于弟子。 C.浴乎沂,风乎舞雩。 D.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9. 下列各句中,未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A.杀人如恐不能举。 B.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 百岁光阴如梦蝶。

  40.下列诗句的出处、作者及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 柳永 唐

  ) B.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 辛弃疾 南宋 C.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李 煜 唐代 D.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 轼 北宋 41.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元孔子及其后学所作。 B. 《嘉佑集》为苏洵的诗文集。

  C. 《师说》的“说”与《捕蛇者说》的“说”是一样的文体。 D. 《史记》为司马光所作的史书。 42.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苏洵作《六国论》,旨在借古喻今,用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D. 《师说》是韩愈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晚唐时代“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43.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褒禅山记》不以写景见长,而以游山经历悟到有志者事竟成取胜。 B. 《鸿门宴》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时间转换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 C. 《六国论》语句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D. 《师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正确途径。

  第Ⅱ卷(共8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五大题,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12分)

  ①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幅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②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③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幅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钙、二氧化硅、铜以及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其它矿物质,它们是人类聪明才智所合成的创造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44.请任选一段,概括其段意。(不超过15字)(4分) 答: 。

  45.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 。

  47、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4分)

  五、口语交际(8分)

  48.你班张亮同学即将参加全市技能大赛,班级召开欢送会,请你作为班级代表作即席发言,字数为150字左右。

  六、撰写计划(10分)

  49.请针对自己薄弱的一门学科,为自己制定你下学期的学习计划。 要求:格式正确,字数为150字左右。

  七、记叙(10分)

  50.回忆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情,要求:叙议结合,字数为150字左右。

  八、作文(40分)

  51.以“尊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评论。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题号 答案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题号 答案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题号 答案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6 B 17 D 18 A 19 D 20 B 21 A 22 C 23 A 24 C 25 C 26 D 27 D 1 B 2 C 3 A 4 B 5 D 6 D 7 D 8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B D D C B A C B D D A D D C D A B C D D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12分)

  44.(2分)答:第一段: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

  第二段: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段: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45.(4分)答: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力量。

  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

  47、(4分)

  “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作者借此向世人提出严正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自身的灾难。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02-29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06-15

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05-19

高三语文试卷中山一模试题及答案03-14

一年级语文试卷带答案02-20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11-10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12-05

高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03-25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03-25

2024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