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训练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训练卷,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训练卷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和装修。
②当然,最为________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③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________难忘。
A.改建 扩建 世人瞩目 终生 B.扩建 改建 令人瞩目 终生
C.扩建 改建 令人瞩目 终身 D.改建 扩建 世人瞩目 终身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的成语或俗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作文想像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有特色。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象征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考古证据在辽河流域一再被发现,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其中包括辽河流域在内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大风把西湖的鱼吹到岸上,这样的事连在西湖边住了大约50年光景的老吴也是第一次遇到。
C.据来自全国防治指挥部的消息,还有四个最初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能否解除封锁正由专家进行验收。
D.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部决定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行命题的省份,将有利于各省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C.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 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5.下列各组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他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地咳嗽。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6.对这段文字有四种分析,选出最准确的一种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A.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B.采用比喻、反 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日本资本家,表达作者义愤填膺的感情。
C.采用比喻、反复、联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表达作者十分悲愤的感情。
D.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格和联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表达作者义愤之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现在的人喜欢讲中心,不大讲边。其实边上大有文章可作,没有边,何来中心?中心是从边上量出来的。
有空间的边,例如边疆。这些地方是中外文化接触的前哨,也是出现并传播新文化的枢纽,有特殊气息。从这一角度着眼的作品并不多,猎奇、叫苦、挑战还不足以说明矛盾冲突。
有时间的边,那是新旧交替的边缘。个人和群体都有,抓得住这一点的好作品不多。平面直叙,直线抒说,定点抒发,还不够。写下多少万字好比写论文堆积资料,怎么那么费劲呢?画龙而忘点睛不行,花多少笔墨只描一只眼也不行。写少要不能多时,写多要不能少时。总之,“时变”的边上锋芒写得不够,所以缺警策之笔,少活蹦乱跳之人。不仅文学,电视电影中也是影子太多,好像一张张剪纸。要抓住边,特点往往是在边上显示出来,范进中举而疯,这就是边。个人的小边之外还有时代的大边。
就创作说,怎么抓中心?抓边。中心是从边上显出来的,怎么抓边?抓全面、整体。搜集资料,“体验”生活,选择主题,布置情节,安排人物,琢磨词句等不过是颜料和画布,还不是画。中国画讲究线条,那就是边。
以上的话只说了边的一半,是老生常谈。另一半也许更重要,也更难讲。那是现象和意义之间的边,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边,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边。看起来这是评价者的事,实际也是创作者的事。创作离不开自己的评论。要删,要改,要重写,就是自己当读者、评论者。评论也是创作,也许是更高一层的创作。作品是对时代、地域、人物、事件的评论。评论是经历这些评论以后的再创作。署名“巴人”的《阿Q正传》在北京还未发表完,署名“郎损”的沈雁冰在上海就说那是中国的“奥勃罗摩夫”了。他在阅读时心中也在创作,所以知得深,评得切,只用一句话就说出了全局。从这一点说,读诗者也必定是诗人。
生活中的真人不是艺术中的活人,反过来也一样,这里边有个交界处,也就是边,抓住了这个艺术和真实之间的边大概就可以无往而不利。
9.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龙”指论文资料,“睛”指论文中心。
B.“剪纸”比喻脱离生活的艺术形象。
C.“画”指艺术家的构思。
D.“评论”指作品的创作过程。
10.对文中画线的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时用简笔时就不能多写,用繁笔时就不能少写。
B.写作时用简笔的前提是“不能多”,用繁笔的前提是“不能少”。
C.写作时既要善于用简笔,也要善于用繁笔,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
D.写作时写不出时不硬写,写得出时才多写。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没有“边”就没有“中心”,有了“边”就有了“中心”,因此艺术创作要在“边”上下工夫。
B.文中引沈雁冰对《阿Q正传》的评论,意在证明评论时要进行再创作。
C.作者认 为要创作出好作品关键在善于抓“边”,而不在文字的多少。
D.本文的“中心”与“边”是对诸多创作问题归纳、提炼的抽象概念,本文议论的并非单一问题,而是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艺术观点等问题。
1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文中所说的“时代的大边”。
B.“葛朗台临死抓镀金十字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文中所说的“时间的边”。
C.演员自己同时又是观众,既在角色之内,又在角色之外。
D.艺术中的活人并不来源于生活中的真,而是虚构的艺术形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跨越
“从航天技术来说,从神五到神六是一个巨大的跨越──神舟五号是杨利伟单人在空中飞行21小时,没有离开返回舱,也没有真正在失重状态下活动;而这一次的神舟六号,是两人、多天飞行,而且打开舱门进入轨道舱活动,进行了很多失重状态下的人的生理实验,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的数据。”一直在关注神六每一步进展的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梁思礼兴奋地评价。
10月13日,在完成穿舱实验后,费俊龙轻松地在返回舱的两个舷窗间较快地飘来飘去,拿着照相机以不同角度拍摄地球,“他的这个动作在神五时是绝对禁止的”,一位航天专家透露。梁思礼说,杨利伟进入太空后,当时航天专家们建议,“有些动作尝试 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成功”是两年前杨利伟执行“神五”任务时的第一要义,为了绝对确保这一要义,杨利伟的每一个动作都严格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所以“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在神六此次飞行中,按照预定计划,在顺利升空的24小时后,两位航天员开始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其实费俊龙看似随意的举动,严格意义上讲,也在事先布置的'“规定动作”范围之内。
10月12日17时29分,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 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这一次对航天员的挑战也更大了。”梁思礼说。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完成预定任务返回地球时,因为舱门 出现问题,飞船座舱的压力平衡阀在168公里的高度上提前打开,造成密封舱内的空气在短时间内全部漏光,没有穿宇航服的3名航天员因缺氧和体液沸腾而死亡。此次两名宇航员要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工作,舱门设计及宇航员的操作显得极为关键。结果证明,他们都毫无意外地完成了使命。
从神五到神六的改进也是全方位的。一位航天专家说,杨利伟回来后,反映升空时座椅震动太厉害,使人体产生不适,技术人员针对这一点作了调整,这个改进被形容为“从坐拖拉机到坐轿车”;神五并没有解决宇航员排泄问题的设施,杨利伟是戴着尿不湿完成21小时的太空旅行的,而这一次,专门为解决这个基本问题的“太空厕所”,连同洗漱、食品上的改进一道,成了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一个传播热点。
“从神五到神六,是我们航天技术的一个极大的跨越,我们现在的技术,相当于已经进入空间站,以后进行交换对接是更高级的一步。”航天专家梁思礼介绍说。中国宇航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说,中国女航天员培养已纳入计划,经过五年培养周期的女航天员可能搭载“神九”升入太空。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太空,将因为有中国的参与而更加精彩。(节选自李菁《进入太空的“费聂组合”》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0月20日。)
13、从原文中选出一句能概括全文内容并解释标题的句子:3分 答: 。
14、“神五”与“神六”的实验有哪些区别? 6分答: 。
15、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推知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还将要发射几只太空飞船?2分 答: 。
16、本文写从“神五”到“神六”的技术改进给航天员带来的舒适感觉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答: 表达效果: 。
17、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来,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答: 。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历来写洞庭的的诗文很多,这首诗别开生面,选择了 的角度,描绘了一幅
图。(4分)
(2)运用精警新奇的比喻是本诗的重要特征,请就其中的一个比喻说说它的妙处。(4分)
四、语言应用
19、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减少。3分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十二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改句为: 。
20..请你仿照例句,写两句话。6分
例句:黄土砌成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无奈。
(1)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3小题,共10分)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人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①上午9时整,②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③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④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⑤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
21.节选文段在“电头”中点明了 和 ,第二段从 觉和 觉角度写了飞船升空的情景。(4分)
22.第二段顺序不够合理,请重新排列。(3分)
答:
23.为节选部分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
答:
五、作文7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在人生的航程中,只有不断确立正确的参照物,才能在生命的航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爱因斯坦的父亲对他说:“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那么,你的镜子是什么?你是否用自己做镜子,天天审视和映照自己呢?请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训练卷】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训练卷12-12
高一必修1单元语文作文02-18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检测卷11-01
高一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复习训练题11-13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10-29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08-31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四单元作文07-31
高二语文必修5第1单元过关检测卷11-18
高一人教版必修1语文第一单元训练题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