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时间:2024-11-23 11:14:49 王娟 高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精选2套)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卷,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卷。你所了解的试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精选2套)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早来到草料场外,推开门,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删改)

  文本二:

  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主要是由故事的情节决定的。好听的故事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突,一个个人物活起来了。

  文学作品的“真”指向文艺作品的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它是对文艺作品可信度的反映。艺术立足生活真实,反映时代要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精神,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

  (选自李昕《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军临行之际将日常所用之物留给林冲,酒店老板赠送林冲酒肉,这些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为当时黑暗的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B.作者将林冲手刃仇敌的地方选在山神庙,既是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发展的需要,也暗含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是作者匠心独具之所在。

  C.“拨将过来靠了门”“轻轻地把石头掇开”,一“拨”一“掇”两个动词,将林冲初入山神庙和听到阴谋时的不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D.文中采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各种细节描写,将一个屡遭迫害、最终被逼走向反抗道路的形象立体地塑造了出来。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祝福》中,都有对雪景的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暗示人物命运上有相同之处。

  B.《变形记》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中心事件荒诞,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真实,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

  C.林冲在雪夜被逼上梁山和蒲松龄《促织》中成名因促织而家破人亡的深层社会原因有相通之处,都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D.《水浒传》作为“侠义小说”的源头以及“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塑造了以林冲、武松等为代表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形象。

  8.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人物时说道:“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靮。”在节选的文字中,林冲手刃仇敌时动作的“粗鲁”展现了他怎样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本二提出了优秀文艺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品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0.文中加粗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此A四B君C者D皆E以F客G之H功I由J此K观L之M客N何O负P于Q秦R哉

  11.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本文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汉贾谊:“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

  B.作者认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驱逐客卿就会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国的实力,会使秦国虚弱,又和各国结怨,会使国家陷于危地。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②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4.阅读《谏逐客书》,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曲,完成15~16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

  B.在颔联中,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的景象。

  C.颔联、颈联由观景引出,虽然颔联只是写景,颈联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但两联在内涵上却是一脉相通的。

  D.“凭轩涕泗流”一句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

  16.后两联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逐客书》中,李斯以“河海”为例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19题。

  供应商筛选、生产参数优化、产品品质判定等工作均由机器代劳,“90后”研究员张伟是位于浙江杭州萧山的.一所智能工厂的设计师。

  张伟曾当过5年民警,后考入北京大学读研深造,毕业后入职阿里巴巴集团,专注风控大数据相关工作。从政务工作到消费市场再到产业互联网,张伟经历了转型的阵痛。“除了工作地点由办公室的安静变为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我还需要与工厂师傅们交流磨合,缓冲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生产痛点的问题。”张伟说。

  谈起初入制造业的感觉,张伟打了个比方——就像建筑师正_____地准备盖别墅,到工地后才发现还得自己找建材。团队需要从数据获取等基础工作做起,才能逐步搭建起企业数字运维的系统框架。

  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数字化转型正进行得_____ ,热潮之下,关于性价比的冷思考不可或缺。张伟表示,“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坚持_____,尊重企业的差异化发展”,团队还将挖掘更多行业性关键难题,以技术深度耦合撬动行业变革。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加粗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_____——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呱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这个城市不属于你。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而无处逃遁。

  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_____。我知道我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他们的快乐和依靠。_____,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人,也有他的过去。

  这里繁华酥骨的都会我的故乡并没有,我的故乡也没有这种静谧侵肌的湖泊,这里的城堡有着悲剧般幽深奇诡的特点,这也非我故乡所有,这里的大森林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我的故乡也没有。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漂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加粗的句子使用了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2.请将文中加粗的部分改成以“我的故乡”为陈述对象的一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材料二:

  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无“礼”的现象: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高铁霸座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无“礼”现象,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6.答案 D

  解析 “肖像”错,文中所运用的细节描写中没有肖像描写。

  7.答案 B

  解析 “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小说的中心事件和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都具有一定真实性,不具有荒诞特征。

  8.答案 (1)林冲的粗鲁是英雄末路的悲愤。如听到三人的阴谋后,忍不住一枪一个将仇敌搠倒在地,后又将仇敌的头割下来,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这些行为都是他忍无可忍、英雄末路的悲愤的体现。(2)林冲的粗鲁是遭遇陷害后亲手杀敌的快意。如杀死陆谦时,将他“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看似血腥粗鲁的行为,实则是对无行小人的痛恨,以及亲手诛杀敌人的快意。

  9.答案 (1)故事情节的精彩。风雪夜山神庙手刃仇敌,故事层层铺垫,处处设伏,时时有意外,逐步将故事推向高潮。(2)创作内容的真实和创作态度的真诚。文章以大量心理、动作、环境描写,讲述了林冲幸运躲过谋害并报仇雪恨的经历,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被逼上梁山的形象。(3)时代精神的折射。以林冲被逼无奈而走上反抗道路的经历为线,从人物命运的变化上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

  10.【答案】DIM

  原文断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解析】依据上下文语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文言现象点断。

  11.【答案】B

  【解析】本文中“六国”不包括郑、卫。

  12.【答案】C

  【解析】“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盜”理解有误,原文是比喻的形式,为说理服务。

  13.【答案】①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

  ②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14.【答案】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相悖的。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15.【答案】C

  【解析】“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可以说明了颔联绝非仅仅是写景,颈联也绝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

  16.【答案】后两联分别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孤苦、晚景凄凉的哀叹和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的悲伤,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17.【答案】(1)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8.①兴致勃勃(兴致勃发) ②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③实事求是(每处1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兴致勃勃:形容兴趣浓厚,情绪高昂。如火如荼:原来形容军容盛大,现在用来形容气势旺盛、热烈或激烈。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现多用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19.示例:除了工作地点由安静的办公室(1分)变为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1分)我还需要与工厂师傅们交流磨合,解决(2分)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生产痛点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共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二是搭配不当。

  20.①很少看见人 ②而是惦念亲人 ③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每处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处根据破折号后面的信息可知;第二处根据前面“倒不是”和下一句的信息可知;第三处根据下一句的信息可知。

  21.①“法语法语法语”使用反复手法,同一词语三次重复,突出了身居他乡耳中充斥异国语言而产生的疏离与陌生感。②把法语的语言环境比作“监狱”,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表现出异国语言氛围对一个异乡人所造成的囚困压抑和无法回避与逃离的无奈。③两种手法连用,强化了旅居异国的孤独与苦闷之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先找出句子哪里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哪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句子分析。

  22.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写成整句得1分,能以“我的故乡”为主语得1分,语句通顺无语病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长短句的能力。可以围绕“没有”把该句拆分成四个句子。

  23.【写作提示】

  立意:

  1.让“礼”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

  2.倡行礼仪,从我做起。

  3.践行文明礼仪,争做文明学生。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2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成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念(diào) 位(xué) 约(qì) 有成效(zhuó)

  B.拜(yè) 教(huì) 解(pōu) 不可估(liáng)

  C.弱(xuē) 口(qì) 治(chéng) 聒不舍(qiáng)

  D.荷(jì) 慰(jiè) 飞(náo) 笑载言(z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镇 辩证法 入不敷出 循私舞弊

  B.帐篷 金刚钻 计日程功 夸夸其谈

  C.翱翔 烟幕弹 唇枪舌箭 前倨后恭

  D.沉缅 暴发户 甘拜下风 举棋不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C.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庄周屈原比较论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景和浓郁的抒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章》《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屈原既是诗人,又是哲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或艺术的范畴,而达到了整个文化精神的领域。

  “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期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则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话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在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以美起真的方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善的结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话哲学。“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选自《新华文摘》)

  6.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说庄子是一位“哲诗”,是因为庄子的人本论哲学追求诗意的人生,他探讨哲理时充满了艺术想象。

  B.说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屈原的《天问》具有诸子的探索精神,《离骚》等也充满了艺术想象。

  C.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深邃的哲学的思想和艺术想象。

  D.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7.战国时期文史哲互涵互动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文学表现为一种哲学状态。

  B.史著文学化(或历史文学化),史传文学化(或文学历史化)。

  C.哲学诗意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诗话哲学产生)。

  D.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呈现“大文学”状态。

  8.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哲诗”庄子和“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B.史传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完美的'体现。

  C.“哲诗辉映,庄骚.比翼”是我国文化上的奇观。

  D.“诗意的沉思”是指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哲理,“沉思的诗意”是指庄子的文章充满了诗意。

  三、(12分,每小题3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钱公辅《义田记》)

  9.对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置郭常稔之田千亩 负:背负

  B.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屏:退,隐退

  C.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桓子 觞:酒杯

  D.妻之富 孥:儿子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 沛有馀而无穷

  宜围棋,子声丁丁

  B.遗 其子而已

  留待作

  C.其 后世子孙修

  于身也,则耻师焉

  D.以 惟施贫活族之义

  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11.以下各组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范仲淹“好施与”做法的一组是

  ①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②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③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④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⑤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起首即点明范仲淹乐善好施的性格特点,并次第分叙为族人置义田的目的、管理措施及分配原则。

  B.文章兼用记叙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一种欲言不尽的气势。

  C.文章第三段写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彰君之赐”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赞扬“晏子好仁”。

  D.范仲淹以“禄赐之入”置义田千亩“养济群族”,亲身实践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四、(22分)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3分)

  译文:

  (2)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吕】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一)

  旧酒投①,新醅泼②,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二)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③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注:①旧酒投:陈酒重新酿制。 ②新醅泼:新酒刚酿成。③槐阴午梦:南柯梦

  (1)这是两支元曲,其中“南吕”是________ ,“四块玉”是________(2分)

  (2)这两支曲子有鲜明的诗人形象,试赏析(4分)

  (3)试赏析曲子(一)的语言特色(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 ,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 , __________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为了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了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

  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感动。林则徐的一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竟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作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个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作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

  16.文中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作者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从全文看,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文加粗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为什么说这条小渠“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这又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可以结合你所学的课文谈谈你的看法(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

  ②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花蕊历历的,闪闪的。

  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④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妖娆。

  ⑤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理想”的感悟。(可以不押韵)(4分)

  间 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将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们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七、(60分)

  23.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要求:正确理解上面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文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试题答案】

  一、1. B 2. B 3.A 4.D 5.C

  二、6.A 7.A 8.C

  三、9.A 10.A 11. D 12. C

  四、13.(1)范公还没有显达时,就有志于这一义举,却无力实现它长达二十年之久。(注意“于是”“而”“逮”的译法)

  (2)从前晏平仲乘着破车驾着瘦马,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对他的赏赐啊。”(注意“敝”“羸”“是”的译法)14.(1)宫调 曲牌(2分)

  (2)从“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跳出红尘恶风波”“离了利名场”等句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不慕荣利,鄙弃官场,向往率性而行,无拘无束的隐逸生活,是一个有着高洁志趣的人(4分)(3)语言本色,全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斧凿之痕。(2分)15.略

  五、16.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

  17.见到水渠之前,对林则徐是一般的崇敬(2分) 见到水渠之后,从林则徐身上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18.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 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2分)

  19.这条渠虽然是官修的渠,但更是林则徐为百姓修的渠。(2分) 它体现了林则徐的大写的"人"的风格和精神。(2分)

  启示(5分)只要围绕“人的风格和精神”结合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六、20.③ ① ⑤ ② ④

  21、(4分) 示例: 友 情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2分)

  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光,

  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2分)

  22. 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境界,教给学生真善美。

  七、23.略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1-10

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与参考作文)06-19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01-31

九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03-26

2017年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03-21

2024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06-08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10-14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06-24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附答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