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1-08-06 18:34:30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面词语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孛(bó)老    凝(nín)噎    蹙(cù)缩   鳏(guān)寡孤独

  B、恓(xī)惶    窈(yǎo)陷    歆(xīn)享   浪荡乾坤(kūn)

  C、榫(shǔn)头   咨嗟(jiē)    六幺(yāo) 玉簪(zān)螺髻

  D、峥(zhēng)嵘  鱼凫(hú)    洿(wū)池   蛇鳝之穴(xué)

  2、下面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蠕动    仓皇   荸荠  玉枕纱橱

  B、佛狸    籼米   倡妓   长弘化碧

  C、畏葸   昭质   湮没 嘻嘻钓叟

  D、狗彘   暮霭   斑驳 舞榭歌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读书日的专题讲座中,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数字化阅读咄咄逼人,但纸质阅读仍以其固有魅力,占据着阅读的主流。

  B.鲁迅先生的文章十分犀利,但和青年学生说话时,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C.在多年后的未来,不管我是回归故乡,还是留在此地,我总会记起,自己有一段最美的岁月,这些雪泥鸿爪,会变成我终生的回味。

  D.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案进行审判,辩护律师竟将被告人的行为解释为“激情杀人”,并以其系初犯、偶犯为由,认为被告人罪不容诛。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C.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 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一个爱笑的人,是一个阳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张张笑脸,犹如友谊的春风,吹向世界。

  ①一张张笑脸,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宽容,我们的友善

  ②让五千年文明中国的魅力,让中国人的友善如花绽放

  ③一个爱笑的民族,是一个阳光的民族

  ④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犹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⑤阳光,来自积极的心态,源自宽容的胸怀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④②①③⑤ D.②①③⑤④

  7、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回答问题: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 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 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 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8、 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9、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10、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21分)

  李君山房记

  苏 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弊:坏

  B.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 苟:马虎

  C.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 涉:渡过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 遗:赠给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C.①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公择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1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B、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C、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1分)

  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译文:

  ③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

  译文: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5、(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2)然秦以区区之地, , ,百有余年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4)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多情自古伤离别, , !

  (6)羽扇纶巾,谈笑间, 。

  六、小说阅读(19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彼时,菜刚刚上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美国的次级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一夜间席卷全球。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他不怪妻子,只是委屈了只有6岁的孩子要面对一个破碎的家庭,一个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的父亲,一份从此寄人篱下的生活。

  一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

  他点了根烟,习惯性地走出了客厅。

  站在17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产,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江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来之前他便想好了,陪娘过完这个中秋,自己便彻底离开那座城市,浪迹天涯,走到哪算哪儿,他甚至希望,自己会因为某个意外而丧命,那样,所有的烦恼便会随之消失。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说话间,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光亮。虽然亮度比电灯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而且,只有一会儿,他并适应了这种暗淡。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坑,围在母亲身边,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

  那个时候父亲是生产队上的饲养员,马灯是配发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几何时,这盏马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炫耀的东西。与其它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出块冰糖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

  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温润。

  娘不喝酒,也很少说话,偶尔夹口菜,更多的时候,娘只是乐呵呵地瞅着他们兄弟俩。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稀里糊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

  哥儿俩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欢喜得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

  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说来还是会来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的境遇。

  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

  纸箱上面,是一张白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刚子,无论发生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

  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沓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甚至还有一块的。

  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那些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 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17、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最准确的两项是(4分)( )

  A、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出阴影的灯。

  B、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他”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计策。

  C、他觉得“真幸福”,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因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而争得面红耳赤。

  E、“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得踏实的意思。

  18、请分析3-6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

  19、哥哥说:“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0、在文章最后一段空白处,根据前后语境,填写动词(抚、捉、拿、拎),并说明原因。(2分)

  21、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刚子”?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22、小作文。(15分)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每个班上都组织了学生进行戏剧的表演。在表演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每位同学的表演都各具特色,请仔细观察班上同学的表演,将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位同学的表演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记录下来。要求至少使用两种描写手法。

  23、大作文。(50分)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

  (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卷答案

  1、B A、凝(níng)噎C、榫(sǔn)头D、鱼凫(fú)

  2、D 橱——厨 长——苌 嘻——嬉

  3、D 【解析】 “罪不容诛”指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省略号、分号、问号的用法。A项“省略号”后面不能用“等”,以免重复,B项“用加了……旋转”这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内应用分号。“用力大了”和“用力匀称”前应用分号。C项两个问号均应为句号。这两句表陈述语气,不表疑问语气。

  5、A.解析 B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C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改为“截至5月9日17时30分为止”,或者“截止5月9日17时30分”; D成分残缺,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

  6、A 【解析】 ③和文段首句句式相同,因此应紧随其后,⑤是对阳光的解释,④②相连,对微笑的作用进行阐述,①是综述句。理清关系,不难得出答案。

  7、答案:D 解析: D项中“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的说法与文段内容相悖,文段中写舜的一句有“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内容,即“抛弃自身的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之意。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

  ②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8、D 【解析】 判断D项中的“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的正误,应与原文相比较。原文是“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说明的是建筑物在光和色彩的作用下的艺术效果。

  9 、A 【解析】 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这些是由建筑内部的木构使然。而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则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它们不是因内部的木构而形成的。

  10、 D 【解析】 A项中“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过于绝对化,其中的“都是”“一个庭院”与原文意思不符合。原文的意思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既可以是一个庭院,还可以是“或若干相连的院落”。B项中原文“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和“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是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C项“无一不是同一结构”表述有误,原文是“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11、解析:选C。涉:涉猎,研究。注意“其”指代的对象。

  12、解析:选D。A项,①转折连词;②顺承连词。B项,①表被动;②表范围,在。C项,①介词,凭借;②副词,趁机。D项,皆为副词,已经。

  13、解析:C

  14、答案: ①对礼乐都很熟悉,在道德修养上也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

  ②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

  ③全部打开(或“翻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

  15、【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答案(2)一: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或答: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 中相见慰几回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 中的孤独。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寻 得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16、(1)畏途巉岩不可攀(2)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3)思而不学则殆 (4)重湖叠巘清嘉 (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6)樯橹灰飞烟灭

  17、答案:AE

  18、答案:1、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处境,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2分);以妻子的无情无意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2分)

  19、答:1、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再难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2、不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3、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中有阴霾也有阳光,社会的发展,会让未来的日子更美好。

  20、答:抚。(言之成理即可)

  21、答:观点一:哥哥是主要人物。1、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手足情深,他是治疗心灵伤痛的良药。而最能表现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分) 2、从情节结构的发展来看: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赠物等环节,都是围绕哥哥展开的。(2分) 3、从人物关系看:结尾处写刚子“ 着马灯,泪流满面”是衬托哥哥的真情帮助,是哥哥的手足情深让身处绝境的刚子感动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题。(2分)

  观点二:刚子是主要人物。1、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艰难困苦时更需要浓浓的亲情,这是使人走出困境的动力之一。刚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2分)2、从情节结构的发展来看:刚子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破产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望中,在艰难中想到了亲情并在中秋节回家,这才有了哥哥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赠物等环节。(2分)3、从人物关系看:马灯的价值与意义须是在刚子的变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分)

  参考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宝玉等奇异珍贵之物,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然而不适于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能适于实用,但用过就败坏,索取就穷尽。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而又适于实用;用它而不坏,取它而不尽;贤和不贤的收获,各凭他们的才华;仁者和智者的见解,各随他们的天分;尽管才华天分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求取就没有人无收获的,只有书啊!

  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而楚国只有左史倚相,能读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习可说是很困难的。然而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

  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更多,造纸方法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而书也更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学习的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什么道理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先辈,自称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亲手抄写,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流传一万张纸,书对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轻的科举士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而在当代出名了。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想去游览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恐怕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于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主人知道从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的。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6-01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答案03-31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05-11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06-01

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06-01

高二语文下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5-12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06-02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05-12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