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时间:2024-02-01 15:05:13 红萍 高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piǎo) 巡(qūn) 弃甲兵(yè) 丢三四(luò)

  B、绳(zhòng)句(dòu) 瓮绳枢(yǒu)心广体(pàng)

  C、序(yáng) 隶(méng) 长薭大(duó) 抛头面(lù)

  D、养(gōng) 经(zhuàn)笑大方(yí) 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字)

  B、填然(动词,击鼓)之 非能(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通“纵”)缔交 赢粮而(通“影”)从

  D、而(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向南,动词)取汉中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同列

  C、舟楫者,非能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C、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过足矣 规:法则

  C.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问焉求一得 然后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身而己 师不必贤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事 则移其民河东

  D.轻之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思矣

  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译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刀騞然,莫不音 合乎 B.庖丁刀对曰 放下

  C.刀而藏之 好的 D.乎技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6分,每小题4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重黑体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②斧斤时入山林

  B、①景公迎贺之曰 ②窥镜自视

  C、①甚善矣,子治东阿也 ②四方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D、①君反迎而贺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19、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三、表达与创新(1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科学追求完美、和谐与真实。②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励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③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带领我们在科学海洋中(áo)游。④阅读科普文章,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áo( )游 mèi( )力

  (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情境,补写下列语段。(4分)

  生活中,人们为避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常使用委婉语。如:不说“你不要抽烟了”,而说“抽烟有害健康”;不说“你考得太糟了”,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选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他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答案

  1、D (A luò—là。B pàng—pán。C yáng—xiáng)

  2、D (汇—荟)

  3、D (A 取胜。B 尽。C 超过)

  4、D(“南”,名词做状语)

  5、D (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

  6、A (因为思想)

  7、D (“欧阳修”为“苏轼”)

  8、(1)以五十步笑百步

  (2)木受绳则直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6)申之以孝悌之义

  9.B(告诫)

  10.C(A 来;拿。B.对;比。C 都解释为“就”。D 表并列关系;表修饰关系。)

  11.求问(好问) 正反对比(对比)

  12.(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13.C(修缮,通假字)

  14.B(动词“到”,的,代词“他”,放在主谓之间)

  15.D(并列,修饰,何况,转折)

  16.D

  17、C(意为“省察自己”)

  18、D(A 认为。B 连词,表承接。C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①却,反而 ②才)

  19、C

  20、D

  21、(1)遨 魅

  (2)“激励”应改为“激发”

  (3)“完美、和谐与真实”应改为“真实、和谐与完美”

  22、答案示例1:你还要继续努力

  答案示例2:发挥不理想,还得加油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黑体加重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tǔn) 讥(qiào)

  酒(zuàn) 战战兢(jīnɡ)

  B.逦(yǐ) 言(chán)

  恿(cǒnɡ) 安然无(yànɡ)

  C.恶(zènɡ) 祐(bì)

  视(nì) 力能鼎(kánɡ)

  D.茶(dònɡ) 央(měi)

  喧(tián) 怏不乐(yànɡ)

  【解析】 A项,“馔”读zhuàn;B项,“怂”读sǒnɡ;C项,“憎”读zēnɡ,“扛”读ɡānɡ。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嗤笑 棕榈 仓廒 兴高彩烈

  B.蘸酒 搠倒 祈祷 筋疲力尽

  C.沽酒 赉发 踹水 舐犊情深

  D.泅水 搓合 噩梦 哀声叹气

  【解析】 A项,彩—采;C项,赉—赍;D项,搓—撮,哀—唉。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重黑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纵观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总会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B.在我国现阶段许多具体而微的百姓中,幸福感主要由每个家庭的收入决定,同时也受其他一些因素(如休闲时间、健康状态、婚姻质量等)的影响。

  C.多位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平均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D.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层出不穷,常常令观众付之一笑,鼓掌欢呼。

  【解析】 A项,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B项,具体而微:形容事物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形状较小。基本义理解错误。C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贬误用。D项,付之一笑:意思是用笑来代替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常用于不以为然的事情。不合语境。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缺少中心语,应在“特色”后补充“的特点”。

  C项,搭配不当,“歌剧《红楼梦》”与“给予”不搭配。

  D项,句式杂糅,“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应删掉一个。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好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临近了。我觉得,我的心像一张新帆,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被大风吹得那样饱满。________。

  ①——真的,我们这样平庸,我总觉得幸福应该给予那些比我们更优秀的人

  ②星斗清而亮,每一颗都低低地俯下头来

  ③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主的宠爱

  ④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那种浑浊而又陶然的幸福

  ⑤溪水流着,把灯影和星光都流乱了

  ⑥但这是真实的,第一张贺卡已经放在我的案子上

  A.①③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③①⑥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②⑤③④①

  【解析】 此文段按照由分到总,由景到情的逻辑顺序排列。所以,就总体而言,②⑤写景在前,④③①⑥抒情在后;就局部而言,先有②的星斗,才有⑤的“灯影和星光都流乱了”,先有④的“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才有③的“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主的宠爱”,最后才会有①⑥对“造物主的宠爱”的解释和总结。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5分)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6.“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4分)

  【答案】 这正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恐惧,不敢流露真情实感,正是专制统治的结果。

  7.“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开始不肯开心而现在高兴?(5分)

  【答案】 辖制了全城十五年的沙皇卫道士别里科夫死了,这表明俄国虽然还处在白色恐怖之下,但是革命的曙光已经出现,人们已经感受到沙皇统治即将灭亡。

  8.“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6分)

  【答案】 表明别里科夫的存在和出现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只要旧社会存在,就会有它的支持者、维护者。别里科夫代表了一批人,具有典型性、社会性,这样的人,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的。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

  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赅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看就是指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语句都是为下文写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

  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B项,还表明了他因自己对胡笛不信任的心理被识破而感到羞愧;D项,这句话表现的应该是从容、镇定,内心无愧。

  【答案】 BD

  10.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

  【解析】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径。因此,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其他人物的作用,二是对故事情节或是文章主旨的作用。

  【答案】 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石丁对胡笛的不信任,借此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11.胡笛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结合小说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组织答案时既要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又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技艺高。“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去掉暗记而又不着痕迹,与石丁的笔墨如出一辙。②人品好。正直、坦诚。“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赅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③胸襟宽,大度、无私。面对石丁的不信任,胡笛没有抱怨,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除隔阂,扭转局面。

  12.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主旨及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从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答案】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小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

  三、语言表达(15分)

  13.将下面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与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欢乐与甜蜜。我爱边城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式变换,做题时,一定要分析所给句子的结构和该词语在原句中的作用,该词语变换后的前后逻辑,最后再进行句子的调整。

  【答案】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一幅五彩的画,又像是一首抒情的诗,还像一曲婉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我们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心灵,留下了欢乐,留下了甜蜜。我爱边城,爱她的美,爱她的辛勤,爱她的有滋有味,爱她的不倦拼搏。

  1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5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

  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解答写启发类的题目,首先要把握文段主题。文段中狐狸为吃葡萄(得),先“瘦身”(失);吃肥后要钻出来,再次“瘦身”(失)。两次“瘦身”的结果(人生收获)在于: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得失的主题非常鲜明。然后,就可根据要求和文段内容组织答案了。

  【答案】(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

  (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会两手空空(或:回到原点)。

  15.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观察漫画,抓住事物的特征,确定说明顺序。本题可采用由近及远、从下到上的顺序来说明,近处是一堆“一次性方便筷”,其背后是“树根”“荒漠”,空中是几只飞着的“小鸟”,然后重点抓住各部分的特征进行说明。对于漫画的寓意,要由物及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答案】 内容:这幅漫画的中央是一堆一次性方便筷,背后的树木全部被砍伐只留下树根和无尽的荒漠。几只小鸟孤独地盘旋在天空,没有栖息之地。

  寓意:漫画反映了由于人类短视而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四、写作训练(5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村东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下去,但却很少吃那里种的瓜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尽管如此,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齐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九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一片荒芜,留有空白。”

  请认真思考,深入领会材料的内涵,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要有新意;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1-02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11-02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人教版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09-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卷(附答案)11-0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试卷06-13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附答案09-18

高二语文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09-0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08-04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2-0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