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语文联考试题
在各领域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联考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联考试题 1
一、 积累运用(44分)
1、给加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惊骇( ) 滞 ( ) 笨 簌簌( ) 取缔( ) 诘( )问
孤shuāng( )交xiè( ) 愧zu( )霹lì( )pán( )跚
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5分)
触目伤( ) 鸡( )狗碎 低眉( )眼 连声( )( )
3、古诗文默写(12分,10+2)
⑴乡泪客中尽, 。 ,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 江上有怀》)
⑵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
(3)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4)低头看莲子, 。 (《西洲曲》)
(5) ,天然去雕饰。 (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6)《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梦得, 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铭是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4、请根据课文句子填出相应的作者姓名和作品人物。(6分)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句中“她”是作者 笔下的 。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句中“他”是作者 笔下的 。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句中“他”是作者 笔下的 。
5、名著考查。(7分)
①《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孤岛上生存了多少年?( )
A、八年 B、十二年 C、十九年 D、 二十八年
②《水浒传》主要人物有:及时雨 ,行者 ,花和尚 。
③请简要叙述《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故事情节,50个字左右。
6、仿写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4分)
例: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爱 ,因为 。
我爱 ,因为 。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⑴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 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⑶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 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⑷“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⑸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 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⑻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7、本语段所属的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 (课文)也是选自这本散文集。(4分)
8、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我”是
(2)阿长是
9、文中有个词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企盼和渴慕,这个短语是 ;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生动地表达了“我”的反应,这个句子是 (3分)10、第⑹段 作者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神力”指的是什么?(2分)
11、四本小小的书之所以成为“我”“最心爱的宝书”是因为
(2分)
12、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当时的“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3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少 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先聊过,得知他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来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 好。那少年又补充了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3.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表明情节发展的 时间 标志。(3分) 开端: ;发展: ; 高潮和结局: 。
14.请找出文中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的少年说的一句话。(2分)
15.文中在写送报少年的同时,也写了“我”儿子的表现,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结尾当“我”听到少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当时“我”惊讶的心理活动(50个字左右)(3分)
17.请从文章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选文出自课文 ,它是 朝哲学家 的作品。(3分)
19、这是一篇 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3分)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叙事 明理 D.寓情于理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6分)
①可爱者盛蕃 蕃: ②香远益清 益:
③亭亭净植 植: ④花之君子者也 之: ⑤陶后鲜有闻 鲜: 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2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予独爱莲之 , 。 2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3、第一段中“ , , ”写出了莲的体态香气,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24、本文写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1、hài zhì sù dì jié 孀 卸 怍 雳 蹒
2、怀 零 顺 诺诺
3、(1)孤帆 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2)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
(3)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
(4)莲子青如水。 (5)清水出芙蓉
(6)刘禹锡,唐朝,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4、(1)鲁迅,阿长(长妈妈)。 (2)杨绛,老王。
(3)余秋雨,信客。
5、①D ②宋江,武松,鲁智深。
③林冲被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时,鲁智深跳出来救了他,并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
6、仿写:例:我爱菊花,因为它悠然见南山恰如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的隐士。
我爱兰花,因为它默默绽放,恰如淳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高士
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儿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7、《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
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纯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
9、念念不忘;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0、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1、这四本小小的书是“我”久已渴慕的,更重要的是想不到是阿长买来的,在这四本小书上寄予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与爱意,倍感珍惜。
12、因为孩子对新奇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谈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13.开端:放暑假的时候 发展:七月下旬的一天 高潮与结局:转到了八月底。
14.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15.对比,(1分)通过对比,突出了送报少年既有抱负又懂事的特点。(2分)
16.这位少年真不简单,原来坚持每天替父(亲送报的竟然是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大学生,这么勤劳又有抱负的少年真是让人敬佩。(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17.言之有理即可。
18、《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19、A
20、①多; ②更加; ③立; ④的; ⑤少; ⑥应当。
2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①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2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4、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或形成对比,1分),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2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联考试题 2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蹲jù()酬hè()pì( )喻xī()微忌huì()chún( )朴
2.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3.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1)你认为从描写的笔法看这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还是工笔画?
(2)这里是一段人物的描写,写了人物的面容、、。
(3)你认为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4)把它与课文后面练习二第二段文字进行比较,你更喜欢那一段文字?说说理由。
4.品读“山路漫歌”部分,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山路漫歌”这个片断几乎没有写所唱的歌,写了些什么内容?
(2)作者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你说说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写赶马女孩“嗓子通常并没有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
5.应用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答。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4)第④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5)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
(6)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踞和譬 熹 讳淳
2.散文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唱歌人唱歌的环境唱歌的场面
3.(1)工笔画。(2)肖像 牙齿 衣饰 (3)细腻真实,笔触细致,如在眼前。(4)可以从内容、写法、运用修辞等方面去回答,答案不求统一。
4.(1)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美景;赶马女孩子的歌唱。(2)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使这幅立体自然画卷真得是美不胜收。渲染气氛。(3)欲扬先抑,突出赶马女孩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5.(1)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2)按时间顺序写的。先总后分。(3)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4)与课文中描绘的山野对歌的场面相似。(5)闽北的山深、山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6)比喻,把磁带、音响中的民歌比喻成扎红绸的大白菜。(7)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
【八年级上册语文联考试题】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09-03
高二5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02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1-03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04-25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07-3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3-19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08-25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01-23
2024-2025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07-10
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试题及答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