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1、默写。(30分,每空一分)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2)《山坡羊·潼关怀古》描写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3)《零丁洋》(文天祥) ,身世浮沉雨打萍。
(4)、东风不与周郎便, 。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6)力尽不知热, 。
(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高度概括了历代人民共同遭遇的句子是: 。 。
(8)、《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 。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 ,, , , , 。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 , 。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 。
2、名著阅读(6分)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__________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__________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宾逊在岛上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________,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________,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3、综合性探究学习(4分)
(1)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漳州三中分校正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发挥班级在活动中的作用,六班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题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
二、阅读题
(一)(1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④空乏其身( )⑤行拂乱其所为 ( )⑥曾益其所不 能( )
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②入则无法家拂 士
3、翻译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5、本文的论点是 。(1分)
6、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事例,古今人物均可,每个事例限一句话表述。(2分)
①
②
(二)(46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甲文选自 ,作者是春秋时的 。(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1)又何间焉( ) (2)下视其辙( )
(3)公与之乘( ) (4)望其旗靡( )
3、给下列加点字释义。(12分)
(1)牺牲玉帛( ) (2)小大之狱( ) (3)肉食者鄙( ) (4)望其旗靡( )
(5)公问其故( ) (6)必以情( )
(7)小惠未遍( ) (8)小信未孚( ) (9)小大之狱( )
(10)公将鼓之( ) (11)环而攻之而不胜 ( ) (12)委而去之 ( )
4、选择题(4分)
(1)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5、翻译句子(6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读甲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由本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
(6)曹刿认为,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之时,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敌方 之时。
7、(1)第一段中着重写曹刿与鲁庄公的 ,表现曹刿的 的战略思想。(2分)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3)本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它就是著名的 。(1分)
8、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1+2分)
①爱国将领:____________。
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10、乙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论断。(2分)
11、甲文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乙文孟子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漳州三中分校八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1、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1)英;笛福;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
(2)一
(3)星期五 星期五
3、(1) 示例:美好的意境不应只在文学作品中。
(2)示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伴随我们成长吧!
二、(一)
1、(1)犯过失
(2)同“横”,梗塞、不顺
(3)这
4)使……受贫困
(5)使……扰乱
(6)增加
2、略
3、(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4、承上启下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
著《红楼梦》
(二)
1、《左传》 左丘明
2、jiàn biàn chéng m?
3、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案件 目光短浅 倒下 原因 实情 遍及 为人所信服 案件 击鼓 却,
可是 放弃
4、(10)B
(2)D
5、(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
不能够深谋远虑
(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舞士气,第二次击鼓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土气就衰竭了。
(3)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6、(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情
(3)一鼓--竭
(4)夫大国--
伏焉
(5)一鼓作气
(6)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7、(1)对话,取信于民
(2)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长勺之战
8、略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0-19
初三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1-01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2-28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2-1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8-18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提升测试题10-14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2-24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测试题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