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比较阅读

时间:2022-11-17 10:01:41 晓怡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比较阅读

  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1

  文言文阅读(8分,每小题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雠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

  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

  C.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慢:怠慢)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 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

  1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参考答案:

  9、B

  10、D

  11、C

  12、B

  1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故”“是人”“苦”各1分,大意1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2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___________

  (2)然后襄公鼓之 鼓: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战胜(攻破)

  (2)击鼓进军(答成“击鼓”也算对)

  2.C

  3.(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意思对即可)

  4.示例:鲁庄公“不鄙”。(理由合理,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均可)

  5.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可)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3

  A文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文段

  道光二十一年,英人将扰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岗三元里。里民愤起,号召各乡义勇,枪械云集,四面邀截。英兵窘迫不能出,死者二百余人,毙其梁帅伯麦。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重围。时,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人数万人。是役也,英人为之丧胆。

  初九、初十日,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毙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数千人与夷决战,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无一漏网,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

  (选编自《广东军务记》)

  【注释】 ① 梁帅:大头子,带兵的高级军官。

  ② 逆夷:指英国侵略军。

  ③ 未刻:下午一时到三时

  6.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 )

  A.并杀两尉( 并且 ) B.比至陈( 比较 )

  C.枪械云集 ( 聚拢 ) D.是役也(这 )

  7.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陈胜佐之( 代词,代押送的军官 ) B.祭以尉首( 介词,用 )

  C.夺而杀尉(表顺接 ) D.毙其梁帅伯麦( 代词,清军 )

  8. 选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宁愿是天生的贵种吧)

  C.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死去的.人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

  D.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

  9. 写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

  A.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围困(英国头领义律赶紧逃跑,又被当地人层层围起来)

  B.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当时互相呼应参加战斗的有三个乡共一百人)

  C.或为坑水冲淹,或因失路饥毙(有的被坑水冲走淹死,有的因迷路而饿死)

  D.柄镶宝石,映日不可逼视(刀柄上镶有宝石,对着太阳不能逼真地看)

  10.选出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是利用老百姓都拥护扶苏、项燕,于是就联合扶苏,项燕一并起义,依从老百姓的愿望。

  B.A文段叙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C.“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至数万人。”描写了佛山人民团结一致共抗外敌的场景。

  D.“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说明了三元里人民有勇有谋。

  6.D 7.A 8.B 9.C 10.A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4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④睨:斜眼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字的意思。

  (1)忿恚尉 _______________

  (2)尉果笞广 _______________

  (3)使公及恒楚将_______________

  (4)恒楚亡在泽中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粗的字与“后则为人所制”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为坛而盟

  B.籍为裨将

  C.吴广为都尉

  D.而二虫尽为所吞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恼怒,文中指“使…恼怒”

  ②用竹板打

  ③统帅,率领

  ④逃亡

  2、 D

  3、(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3)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

  4、示例一:喜欢陈胜。因为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示例二:喜欢项梁。因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合理即可)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5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17-21题。(12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 ②不耻劳辱( )

  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5.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①去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每词1分)

  2.(2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

  3. (2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4.(2分)通假字:研 本字:砚(各占1分)

  5. (4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异同各占2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6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名之者谁 名:

  ⑵欧阳修谪滁州 谪: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答案】

  16.⑴命名(1分)

  ⑵降职(远调、贬官)(1分)(共2分)

  17.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趣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判断句,l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8饮少辄醉.年又最高(l分)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丈,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1分)(共2分)

  19.与民同乐(2分)(若答“山水之乐”给l分) 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7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小题1】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2分)(只划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A.虽有千里之能B.策之不以其道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D.项羽慢而侮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小题4】【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1】A、即使 B、驱使 C、的.原因 D、傲慢

  【小题1】(1)想要跟普通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项羽忌妒贤能,有功的人伤害他,贤能的人疑忌他。

  【小题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用人杰取天下。

  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8

  [甲] 纪渻子①为王(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④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示鸡矣,其德(精神)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达生》

  [乙] 人有操舟者,其始折旋⑤疾徐,惟身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⑥之间,所向莫不知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⑦鼓径进,亟犯在险⑧,乃四顾胆落,坠浆失柁⑨。

  注释:①渻:读shěng,人名。②方:正;恃:凭着,依靠。③犹:仍然;响:声响,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④疾视:怒目而视。⑤折旋:调头:旋:转变。⑥洲渚(zhù):水中小块陆地。⑦椎:用椎敲。⑧亟:突然;犯:碰到。⑨柁:读tu。

  9. 用“/”线标示朗读的节奏。(2分)

  ①方虚而恃气 ②于是小试洲渚之间

  10.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地点的词。(2分)

  ①鸡已乎 ②反走矣

  ③四顾胆落 ④坠浆失柁

  11. 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②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12. 甲文的纪渻子训养斗鸡,侧重训练斗鸡的 ,“斗鸡”达到了不怒自威的气质,而且“ ”;乙文中的楚人学舟(驾船),只学习师傅的 ,“楚人”却在实战中演出的丑态“ , 。”(2分)

  13.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阅读感悟。(2分)

  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 侧重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解析] 选文均为寓言故事,应通过朗读和借助注释、课内积累的知识去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9小题应根据句意划分朗读停顿的位置;10小题应结合语境解释,并将解释的意思置入原句中,看看是否符合句意;11小题译文,应注意各句中关键词的意思,如“儿”(差不多)、“虽”(即使)、“遂”(于是)、“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译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通畅,与原句意思是否大体相似;12小题要抓住两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简明语概括出来,加引号的横线应选用文中关键语句作答。13小题读感悟,应围绕“心态”、“方法”、“毅力”、“态度”等方面去思考。

  [答案] 9. ①方 / 虚骄而恃气 ②于是小试 / 洲渚之间

  10. ①停止 ②返回 ③看 ④通“舵”。

  11. 略,见附录译文。甲:纪渻子为宣王饲养斗鸡。十天后,宣王催问道:“鸡训练完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

  过了十天,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

  再过了十天,宣王又问起训练鸡的事。纪渻子说:“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再过了十天,宣王问起那只鸡。纪渻回答说:“现在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了。”

  宣王于是就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于是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就转身逃走了。

  乙:楚国有个人学习驾船,开始时,学习折回、转弯、快走慢走,都是船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一回,他试着驾船在河里的小洲之间行进,前后左右没有不如意的,于是他就认为自己把驾船技术都学到手了,立即谢过船师去了。于是,击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地去迎冲大风浪,他四下张望,这才吓破了胆。桨也掉了,舵也使不上了。

  12. 内在精神品质,异鸡无敢应者表面浮华的内容,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13. 示例:①为人处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太张扬,要务实。

  ②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要精益求精

【文言文比较阅读】相关文章:

《核舟记》与《刻木巧匠》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03-17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比较阅读01-15

文言文阅读需要的阅读法08-11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01-07

《狼》文言文阅读10-14

文言文整体阅读07-18

文言文阅读答案02-07

文言文阅读《周处》阅读答案06-14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翻译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