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时间:2022-10-31 10:55:4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通用8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

  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例如20xx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该句的"采分点"是"病肥"、"丧之"、"棺椁大夫礼"、"争"、"以为"(5个点共5分);而像"马""死""葬"等人人都会的知识一般不作"采分点"。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三个标准——信、达、雅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温馨提示: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三种方法——划词、对译、誊写

  A、划词: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再逐一地加以解释。注意:古汉语大多数是单音词,因此在划词时除"留"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书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外,均用横线标识出。

  B、对译:将划出的词语采取一一对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C、誊写: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温馨提示:四川从2011年实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就是对试卷"整体扫描、分题切块",每位考生的答题卷扫描后都将分割成几个部分,由不同的老师在电脑上进行评卷。一方面保证了评卷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对考生卷面整洁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区里的内容,如果考生字迹潦草,或者表述拖沓,超出答题范围,都会影响得分,教案《‘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因此,一、考生应在平时就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必须用专用笔答题,浓淡适度;少涂抹、轻涂改,即使涂改,也要按规定修改(将所修改的内容用双横线划掉,然后在其上或下写上应改成的内容)。字迹要清楚、整洁。"二,字不要写得太大、太松散,有格的也不要写得太饱满,字体要端正、不要太歪斜(斜度大的扫描出来很朦胧,模糊不清),字距行距也不要太大。千万注意:模糊不清难以辨识的无论是简答题,还是作文一律判零分。

  举例说明:

  (1)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蹇叔的儿子参加军队

  誊写:蹇叔的儿子参加军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这地方不是曹操定后标志,不译围困被周瑜——的地方吗

  誊写: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3)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四川2010)

  城里靠近傍晚飞尘飞扬抢劫走——-的人死伤者躺路击鼓没有断

  注意几个词语:薄暮:靠近傍晚;横道:横躺在路上;枹鼓,名词作动词;注意省略。

  誊写:(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4、四步程序

  (1)把握上下文具体语境,确定大意;

  (2)分析原句字词及句式特点,找出采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3)正确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等);

  (4)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译文准确表达出来。

  4、六字方针——"增"、"留"、"删"、"换"、"调"、"猜"六个字。

  (1)增: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⑤补出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

  例: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译为: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2)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②"《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以为下临深潭…"

  ③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3)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语气助词)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

  (4)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通假后的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5)调: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有什么满足的?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④"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6)猜: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进行合理推断!

  翻译方法总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增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

  最后一招猜猜看

  牛刀小试

  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翻译下面文段:

  (例:北京高考题☆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文言文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2

  一、使动用法

  【定义】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高考例题】(2012天津卷)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译文】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高考例题】(2011年重庆卷)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译文】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分析:此句中的“走”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走”,而应译为“跑”同时还是使动。

  【高考例题】(2010上海秋季卷)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译文】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分析:出:使他出去。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译文】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译文】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3、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高考例题】(2007福建卷)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高考例题】(2004广东卷)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文】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分析:穷:使……窘迫”。

  二、意动用法

  【定义】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高考例题】(2009江西卷)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高考例题】(2007安徽卷)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文】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来收藏,不要使它毁坏。”分析:宝:把它当作珍宝。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高考例题】(2011年安徽卷)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分析:此句中的“骇”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

  【高考例题】(2011年江西卷)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译文】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分析:此句中的“贤”是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高考例题】(2010年安徽卷)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分析:“安“意动词,感到心安。

  【高考例题】(2002年高考上海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上,加强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通过对已学的难词难句的突破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强化得分点。

  2、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3、调动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思路

  以练得法,以法导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归纳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网络 高三资料参考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同学自主谈谈翻译的困惑和亮点以及平时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归纳出翻译的原则标准。

  译文标准: 字字落实

  一一 对应

  文从句顺

  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译的方法。(温故知新)

  1、练一练: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归纳: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

  2、练一练:

  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②“昼夜勤作息”

  归纳: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同义互用等

  3、练一练: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归纳:换——单音节词、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词等

  1、 练一练:

  ①大王来何操?②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归纳:调——变序句(主谓倒装、宾前、定后、状语后置、省略等)

  5、练一练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

  ②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归纳:补——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6、练一练 :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③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归纳:猜——利用字形、句子结构、语境等揣摩

  三、归纳总结

  字字落实 留删换

  三标准 一一对应 六方法

  文从句顺 调补猜

  四、试一试 行不行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 。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

  (操作步骤:收集学生的作业,在幻灯片上呈现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点评答案。在发现问题中运用方法,掌握方法。)

  五、高考链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维城传(节选)[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①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②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 ①丰:人名;②嘿(mò):悄悄地

  (操作步骤: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练,课堂上通过高考真题演练,运用方法,及时纠错,巩固知识。)

  六、总结:学生谈学习心得,改善下次课堂教学。

  七、拓展延伸

  自我评价

  根据学情,设计课堂内容,注重高三复习的时效性,运用以练得法,以法导练的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课堂。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了解翻译常见错误,强化翻译基本功,提升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和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提升翻译文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一)、翻译下列句子,谈翻译心得: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译文:明天不可不一大早亲自来向大王道歉。

  2、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够用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但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是能够)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二)、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总结归纳:

  1、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注意词语的语法特点:包括古今意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

  2、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⑤补出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

  5.调整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三、分析错例,加深认识。

  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翻译:楚地有个人学习驾船,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是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感谢了船师,用锤敲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就遇上大的危险,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进江中舵失去控制。

  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用锤敲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就遇上大的危险,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进江中舵失去控制。

  四、语段翻译训练

  永公(智永)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五、挑战高考真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①狴(bì) :监狱.。②箦(zé):竹席:。③鞠(jū):审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苦恼。

  (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译文: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六、作业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文言文翻译参考:

  (欧阳)公名颍,字孝叔。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考上了进士,开始担任峡州军事判官,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就被州中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担任建宁县知县。不到半年时间,峡路转运使薛颜巡视检查到万州,撤消那些不称职的官吏,认为要替代那些不称职的官吏没有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是做不到的。因而上奏朝廷从建宁县派遣欧阳颖前往担任。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从万州担任州级长官连续九次担任州级长官并且都治理得很不错。一迁再迁而到那叫做鄂州的地方,他两次推辞没有到任:第一次是安排在彭州,因为母亲老夫人年岁太老,没有真正到任;最后安排在嘉州,因为年岁已老,而告老还乡,也没有到任。真正治理的是七个州,大州繁杂宽广,小州民俗恶劣而奸窄,都是世人所指的难于治理的地方。其中特别历害的是歙州,这地方的百姓都熟悉法律令法,本性就喜欢诉讼,家家户户自备有簿书,凡是闻听到别人的一点点阴私,日常的行坐起立的句言片语,慢慢的都记录下来,等到有诉讼的时候就拿出来作为证据。他们把进入监狱戴脚镣手铐,就好象戴帽子束腰带,在竹席上睡觉一样,泰然着啊。有强盗把当地百姓董氏杀死在大街上,捕捉了三年还是没有捉到,州太守一到,就把这强盗逮捕了并将他按法律处置了。又有一富家有盗贼夜晚进入他家仓库偷盗东西,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想要尽快捕捉到,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欧阳公说不要追捕和悬赏捉拿,只是召来了富家的两个儿子,把他两人戴上刑具关进监狱,审讯他们。州里的官吏百姓都说“这两人一贯是好孩子呀”,感到非常奇怪,还有的疑虑弄错而相互到欧阳颖公处谏劝。欧阳颖公坚持没有答理,审讯更加急迫,这两个富家儿子认罪服法。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等到在某此处所取出他们所偷盗某些物件时,大家才认为欧阳颖公是对的,然后欢呼着说:“欧阳颖公,真有如神明啊。”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想而知道了。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文言的倒装句式

  2、能将含有倒装句式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倒装句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课前练习,文言文翻译教案。

  1、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有人于此,指其过而告之则喜,何如?

  3、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4、命召公主入营,立之阶下,不之视。

  二、翻译文本内的倒装句并总结归纳其特点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其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分析正常的句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冤哉,亨也!

  2、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何不试之以足?

  分析"以足"介宾短语做"试"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构成的定语后置。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构成的。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对于这类句子,有两种形式需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例:沛公安在?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分析"句读"为"不知"的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三、翻译课内语句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四、翻译课外语段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

  (1)诚然,卿不朕欺。_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1)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_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

  1、2

  教学时数: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

  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 “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错译。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沛公军霸上 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点

  2、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B组:

  行李之往来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二、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又如下列词语:走去池尝亲戚臭江河好涕牺牲烈士`

  爪牙谤卑鄙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小结:词语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练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朗读短文《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2、请学生找出该文段的语法知识点。

  如:

  ①坐六尺簟:坐于六尺簟。

  ②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

  ③可以:古今异义,可以拿。

  ④去:离开。

  ⑤所坐者:所字结构,所坐的竹席。

  ⑥悉:了解。

  3、请学生翻译划线的三个句子。

  ①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这东西,可以拿一条给我。

  ②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拿自己坐的那条竹席送给他。

  ③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主﹙状﹚谓〈补〉〔定〕宾

  词类: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数量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副词

  二、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2)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3)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相关文章: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领03-31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03-31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04-01

文言文翻译教案08-26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03-31

总结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03-31

关于高考文言文语句翻译03-31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指导03-31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解说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