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艾子之杂说文言文翻译
《艾子杂说》,道家著作。传宋苏轼撰。共三十九则,据明《顾氏文房小说》本全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艾子之杂说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 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tiào)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 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徙(一说为“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 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译文
艾子的邻居,都是鄙陋无知之人,我听见一个人和别人聊天时说:“我与齐国大臣,都是接受了三才(天、地、人)的灵气的人,为什么他们有智慧,而我没有智慧呢?”另一个人说:“他们每天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平常都吃粗粮,所以没什么智慧。”那个问话的说:“我正好有卖粮食的钱几千枚铜钱,姑给你天天吃肉试试看。” 几天后,又听他们俩聊道:“我自从吃肉以后,思维见识清晰高明,遇到事情都有智慧,不但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还能深刻探究其中的道理。”另一人说:“我看人的脚面,从前面伸出很合适,如果朝后面伸出难道不是 要被后面来的人踩到吗?”那人说:“我也看到人的鼻孔,向下长很好,如果向上,难道不是要被天上下的雨装满吗?”两人互相称对方聪明。 我叹道:“吃肉的人智力不过如此啊!”
注释
粜:卖出谷物
粗粝(lì):粗米,粗粮
不徙(xǐ):不仅,不但
触:遇见
心识:思维见识
食:吃
适:恰好
三才:天,地,人的灵气
赏析
《艾子杂说》是一部短小精悍、富于哲理的文集,据传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撰。与一般的笑话集或寓言集不同,该作品集中既有寓言,也有幽默,但无论形式如何,都属“借古讽今”之作。作品中创造了一个机智幽默的形象——艾子,所有笑话故事都围绕这个喜剧形象展开,使其呈现出整一性,这在中华谐谑史上几乎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通过艾子的形象,苏轼巧妙地讽刺了种种社会现象,如《木履》、《獬豸》和《齐王择婿》等故事,都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使读者在笑声中反思。这种幽默与讽刺的结合,不仅使作品具有娱乐性,更赋予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艾子杂说》的创作背景与苏轼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变革频繁、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秉持正直不阿的品格,不随波俯仰。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纵横捭阖,意气自如,在唐宋八大家中别具一格。正是这种性格和文学风格,使得他能够创作出《艾子杂说》这样集幽默与讽刺于一体的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此外,他的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他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他的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轼一生从政,但他的文学成就更为人所称道。他的《艾子杂说》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反思。
【艾子之杂说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艾子杂说》节选阅读理解09-21
艾子有孙文言文翻译07-21
湖之鱼文言文翻译05-25
晏子之晋文言文翻译12-22
胸中之竹文言文翻译11-06
士人之常文言文翻译11-07
临江之麋文言文翻译12-19
华隆之犬文言文翻译03-10
湖之鱼文言文翻译10-14
苏秦之楚文言文翻译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