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2-03-18 16:02:15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

  读书之法作者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

  读书之法原文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仓促。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参考译文:

  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童蒙须知》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

  如“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仅仅诵读,决不能记”;“凡为人子弟,须是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

  二、作品赏析

  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早在800多年前就指出:“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则明确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三、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读书之法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05-31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1-15

文言文翻译方法01-14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03-17

马说文言文翻译08-26

琢冰文言文翻译11-29

《秦观劝学》文言文翻译03-15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05-28

河南王文言文翻译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