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04-13 14:52:58 许清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

  卢怀慎传

  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1),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遗言荐宋景、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属疾,宋景、卢从愿候之,见敝箦单藉,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杯而已。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矣,公弟志之!”及治丧,家亡留储。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赐,无以劝善。”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帝后还京,因校猎鄠、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2)。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为之文,亲自书。

  (节选自《新唐书》)

  [注](1)乞骸骨:即请求辞职回家,意思是请国君赐还自己的身躯回家去。(2)大祥:丧祭名,父母死后,二十五个月而祭称大祥。

  参考译文:

  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专断,当时人讥笑为“陪伴吃饭的宰相”。又兼任吏部尚书,因疾病恳请退休,被批准。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文成。留下遗言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玄宗对此十分伤悼并感叹。

  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赴任东都去掌管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得病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临别时,卢怀慎握着二人的手说:“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你们记住这些话!”到治丧时,家里没有留下储蓄。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于是下诏赐他家织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后来回京师,在鄂、杜间打猎,望见卢怀慎家围墙简陋低矮,家人像办什么事,就派使节驰往询问。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卢怀慎死去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经过卢怀慎的墓时,石碑尚未树立,玄宗停马注视,泫然流泪,诏书命官府为他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页)草拟碑文,玄宗亲自书写。

  练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止一布囊(只)B、见敝箦单藉(草垫)

  C、公弟志之(记述)D、停跸临视(帝王出行的车驾)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中看出卢怀慎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1)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

  (2)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

  (3)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4)敝箦单藉,门不施箔

  (5)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

  (6)望怀慎家,环堵庳陋

  A、(1)(3)(5) B、(2)(4)(6)C、 (3)(4)(5) D、 (3)(4)(6)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卢怀慎担任黄门监时,有诏命卢、姚二人覆核查实薛王舅王仙童暴虐百姓一案,他们两人对御史台办案表示怀疑。

  B、卢怀慎与姚崇共同执掌朝政,他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凡事推重姚崇,概不专断。

  C、卢怀慎并非凡庸之辈,他对玄宗“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的分析是非常深刻且颇有预见性的。

  D、卢怀慎身居高位,甘于清贫,房屋破旧,竟不能遮风蔽雨,治理丧事,家中没有积蓄。临终之际仍心忧国事。

  参考答案

  1、C“志”记住。

  2、B“以”因为(A“若”①假如②你。C“亡”①无②丢掉。D“焉”①他②了)

  3、D

  作者简介

  卢怀慎,字怀慎,滑州灵昌(今河南省滑县)人,唐玄宗开元初期著名宰相。卢怀慎自幼俭而守礼,谨而聪颖,20岁进士及第,历仕唐武后、中宗、睿宗和玄宗四朝,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封渔阳县伯,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文成。卢怀慎身怀济世之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年俭相,如同他的名字“胸怀宽广、慎独廉洁”,是一心为国的社稷之臣,更是享誉四方的一代廉吏。

  廉洁从俭,不尚浮华。卢怀慎一生廉洁清贫,仗义疏财,接济百姓,死无留储,堪称一代俭相。《新唐书》评价,“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卢怀慎到东都洛阳主持官员考核选拔事务,面对肥差,也许有人会大捞一把,但他仍坚守廉洁自律,无论是上任还是返回长安,随身只有一个布袋,装着半袋日常用具和半袋清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秋,卢怀慎卧病在床,宋璟和卢从愿前去探望,却见他躺在破竹席上,门上连块遮挡风雨的帘子都没有,卢怀慎很器重这两个后辈,一面支撑起身体与其商讨朝廷大事,一面让家中准备最好的饭食,可这“最好”也只有两盆蒸豆,几碗蔬菜而已。其夫人崔氏曾评价卢怀慎:“清廉节俭,缓进而谦退,四方贿遗,毫发不留。”

  识人敬贤,谦俭为公。卢怀慎是唐玄宗树立的道德标杆,唐玄宗“重廉耻之节,治升平之化”,任其为相,意在清正官风,他曾对卢怀慎说:“朕用卿坐镇雅俗尔”。卢怀慎举贤荐能,遇贤而让,他不专权揽事,扬人之长避己之短,积极配合姚崇放手施政;他临终心忧国事,上遗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等人,“当事而让姚崇,身退而荐宋璟”成为历史佳话。唐玄宗给予极高嘉许:“度量深于江海,坚清迈于冰雪。事皆体大,心必在公。”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卢怀慎病逝,家无余财,碑表未立。一次,唐玄宗在城南打猎,经过卢怀慎墓时,看到坟前连墓碑和碑文都没有,停马注视,泫然流泪。四门博士张星上言,卢怀慎清俭谦退,一心为公,如果不优待,就不能劝人从善。玄宗当即下诏立碑,亲自书写。后卢怀慎被追赠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成。

  以俭治家,传承家风。卢怀慎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卢悊为灵昌县令,父亲卢挺为潭州司户参军,均为清廉官吏。卢怀慎也十分注重家教,其家教家风对后代影响很大,其子孙后代始终保持清廉家风,出现了不少清官。卢怀慎长子卢奂居官廉俭,吏治清明,出任陕州刺史、南海太守,不为当地奇珍异宝所动,不仅自己保持清廉节操,更是“卢奂一至,污吏敛手,远俗为安”。唐玄宗曾为他题词:“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卢怀慎次子卢弈忠正廉洁、担当有为,博士独孤及曾评价他“刚毅朴忠,直方而清,励精吏事”。天宝末年,洛阳被安禄山攻陷之后,时任东台御史中丞的卢弈坚守衙司,拒绝投敌,最终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所害,为国捐躯,得到世人推崇。卢怀慎之孙卢振、卢钧分别任国子主簿、左武卫兵曹参军,卢怀慎曾孙卢元辅官至兵部侍郎,史书记载其“简絜贞方,绰继门风,历践清贯。”卢怀慎的清廉家风,不仅激励子孙后代上进,更被朝野广为传颂。

  轶事典故

  开元年间,卢怀慎与姚崇一同拜相。他认为自己的为政之道不如姚崇,每遇大事都推给姚崇处理。时人都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讥讽他只吃饭不办事。 后人便用“伴食宰相”比喻碌碌无为的官员。

  后世对卢怀慎的评价

  王夫之:开元之世,以清贞位宰相者三:宋璟清而劲,卢怀慎清而慎,张九龄清而和,远声色,绝货利,卓然立于有唐三百余年之中,而朝廷乃知有廉耻,天下乃藉以又安,开元之盛,汉、宋莫及焉。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两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奉和圣制龙池篇》。

  《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九篇:《谏十日一朝西宫表》、《遗表》、《请毁河桥奏》、《请按王仙童奏》、《诏赠崔湜父官奏》、《陈时政得失疏》(三篇)、《夏州加兵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