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越谷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人越谷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三人越谷
原文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阅读练习
1.填空(3分)
本文作者苏洵,与儿子 、 合称“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彼勇者耻怯( ) ②然则,人岂有勇怯哉( )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翻译。(4分)
参考答案
1.苏轼、苏辙 三苏
2.①以……为耻 ②这样,那么
3.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东西来驱使他罢了。
译文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还有一个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认为怯懦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越过去;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那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金;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并越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他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地跨过了深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东西来驱使他罢了。
注释
⑴与之:同他们一起。
⑵耻怯:以怯为耻,意动用法。
⑶与:给。
⑷奔:奔走争竞。
⑸康庄: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
⑹临:来到,走到。
⑺顾:回头看。
(8)须臾:极短的时间。
(9)犹:还是
(10)要:需要
启示
子贡曾问孔子何谓勇,孔子告诉他遇不平事便杀人是愚勇,只有三思而后为的正义之事才为勇。这则寓言寓意就是:生活中并无勇与不勇的分别,只有愚勇与智勇之分,更要用不同的情势去刺激它。
简介
三人越谷是由苏洵所撰写的。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内容多少,也不管是议政的还是议兵的,是议经的还是议史的,苏洵都在文章的结构上,精心布局谋篇,因物赋形,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
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作者简介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1056年(仁宗嘉祐元年),领苏轼、苏辙去汴京,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宋嘉祐三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嘉祐五年,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苏洵即去世,朝廷追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三人越谷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越巫》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2
越人阱鼠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03-07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05-31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1-15
文言文翻译方法01-14
《越调·小桃红》原文及翻译12-11
《越绝书》阅读翻译及答案05-16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