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韬光纪幽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1-03-31 19:08:0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韬光纪幽文言文翻译

  《韬光纪幽》是明朝的一首文言文,是史鉴所写的作品。以下是这首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一起来欣赏吧。

韬光纪幽文言文翻译

  韬光纪幽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①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②不断。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③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禽鸟闻人声近,辄④飞鸣翔舞,若报客状。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⑤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⑥。

  闻梵音泠泠,如金石出林杪,因徐步听之,久方及门。堂宇因山为高下,明净整洁,一尘不生;周围峰峦环抱,势极奥曲,窈然深秀,乳泉交流,屋上下随处充满,昼夜常如风雨声。老僧八、九人,皆拥衲跌坐,闭目静观,客至不起。惟庵主者出肃客坐小轩中,焚香供茗果甚虔。复引客出屋后,见大竹数万,竹尽,西一小丘,高可数丈,攀援而登其上,望见西湖湛然在城下,南北两山绕湖如双龙抱一白银盘,滉漾不定,使人心目萧爽,神思飘逸,疑乘云御风,浮游于灏气上也。吁!快矣哉!复循归路下山。

  译文

  环西湖有三面山,其中西山最好;占据西山的佳处只有四个寺,灵隐寺是其中最好的;统率灵隐寺的优美景色有五个亭子,韬光亭是最幽静的。韬光亭在韬光寺后面的北高峰下,我们开始从西北角上山,路很险峻,曲折得像蛇在爬行,两边都是山峰悬崖,陡峭隔绝,几里路上连续不断。美好的树和美丽的竹子在这里长得很茂盛,兔丝女萝之类的植物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并且分散地生长,树阴交叠,绿色密密地遮掩着,太阳光从树叶下面泄露下来,莹洁干净像琉璃一样召人喜爱。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山峰回环,路跟着转弯,有的游客有先有后走散了,看见树的缝隙中隐约有人影,常常远远地相互呼叫和应答,遇到称心的地方,就靠着树休息,垫着草坐下,悠悠地遐想很久很久,再起身行走,走了一段又停止,还是犹豫着舍不得离开。

  注释

  ① 蛇:像蛇一样。

  ② 属:绵延。

  ③ 兔丝女萝:植物名称 。

  ④ 辄:就。

  ⑤藉草:垫着草。

  ⑥ 去:离去。

  作者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隐居不仕,留心经世之务。王恕巡抚江南,闻其名,延见之,访以时政。鉴指陈列病,恕深服其才。家居水竹幽茂,亭馆相通。好著古衣冠,曳履挥尘,望之如仙。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鉴文究悉物情,练达时势,诗亦落落无俗。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赏析

  1.文章开头连用三个“最”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层层递进。与西湖其他景色作对比,点出韬光为西湖周围风景的胜中之胜,而韬光最具特色的又是它的“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

  译文:统率灵隐寺的优美景色有五个亭子,韬光亭是最幽静的。

  (2)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译文: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韬光纪幽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纪鸮鸣文言文翻译03-11

《庐山纪游》文言文翻译03-31

史记高祖纪文言文翻译01-12

谕纪鸿文言文翻译11-22

纪昌学射文言文翻译01-14

纪大奎传文言文翻译04-01

纪昌学箭文言文翻译01-14

光武帝纪文言文翻译04-01

春渚纪闻文言文翻译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