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的故事文言文翻译
古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刘蓉的故事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刘蓉
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④,径尺⑤,浸淫日广⑥。每履之,足若踬⑦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⑧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⑨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⑩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
【注释】①蓉: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②?a(fǔ):同俯。③弗(fú):不。④洼:凹陷的地方。⑤径尺:直径一尺。⑥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浸淫:逐渐,渐进。⑦踬(zhì):被绊倒。⑧蹶(jué)然:跌倒的样子。⑨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⑩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11}窒(zhì):阻碍。{12}慎始:一开始就慎重。
【参考译文】
蓉小的时候,在养晦堂偏西的一间房子里读书。低头苦读,仰头冥想,思考后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往往起身在房间踱来踱去。房子的地有块凹洼,直径一尺左右,一天天逐渐大起来。起先,每次踩着洼处,都会被绊着,险些摔倒;时间一久,就习惯了。
有一天,父亲来到房间,看到洼凹笑着说:一间房子都不整理,怎么能治理天下和国家呢?便叫童仆用土将洼凹填平。过后,蓉再踩到已填平了的洼凹处时,却又差点绊倒,吃了一惊,好象那块地面忽然凸出来似的。低头看看,地面平平坦坦。又过了一段时间,然后就习惯了。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很厉害啊!踩惯平地的脚就不再适应凹洼地;等时间一久,踩洼凹就象踩平地一样,以至把长久以来的洼凹填平、恢复原来的样子后,踩上去反而碍脚,感到不自然。所以君子的学习,贵在开始要慎重。
阅读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
B.坦然则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广(一天天)
D.顾而笑曰(回头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A.蹶然以惊B.不以为然
C.坦然则既平矣D.已而复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意思。
①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而复然中的`然和及其久,则洼者若平中的其所指代内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上文的主旨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A.要治理天下,先要从治理身边的小事做起。
B.凡事开头难,要十分重视事情的开始。
C.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
D.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参考答案
1.B
2.A、C
3.①一间房子都不能整治好,怎么能治理天下呢?②所以君子学习时,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慎重地对待,培养良好的习惯。
4.然指代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其指代在洼地上行走
5.C
人物生平
投笔从戎
诸生出身,少有志节,与曾国藩、罗泽南讲学,辅佐罗泽南训练团练。
咸丰四年(1854),从曾国藩军中,克武昌,转战江西。
咸丰五年(1855),罗泽南由江西回援湖北,刘蓉从之,领左营。弟弟刘蕃战死于蒲圻,刘蓉送其丧归,遂辞军事。寻丁父忧,胡林翼上奏征召,不出。
生擒石达开
咸丰十一年(1861),骆秉章督师四川,聘参军事,疏荐其才,诏以知府加三品顶戴,推荐萧启江、刘岳昭、黄淳熙三军入川。署四川布政使,不久实授。骆秉章在军事吏治,都倚靠刘蓉谋划,两人顺利镇压了李蓝起义。
同治元年(1862),翼王石达开由云南、贵州边境入四川。预调诸军罗布以待,骆秉章令刘蓉赴前敌督战,石达开不得逞,徘徊于土司地,穷蹙就擒。刘蓉亲往受俘,槛送成都诛之,被圣旨嘉奖。
镇压起义
太平天国、捻军将领蓝成春、陈得才等攻打陕南,拒守汉中、城固等城,李蓝起义残部亦入陕蔓延,势方炽。多隆阿督师关中,注重北路回匪,于南路未能兼顾。官文疏荐刘蓉堪当一面,于是命刘蓉督办陕南军务,擢陕西巡抚。骆秉章分兵四千授刘蓉,总兵萧庆高、何胜必也隶属于他管理。又遣将赴湖南增募万人,刘蓉于十月进屯广元。
同治三年(1864)春,汉中太平天国、捻军因江宁被围急,促其回援,遂自退,趋湖北。刘蓉入汉中部署屯防,清余匪。多隆阿围盩厔久未下,闻刘蓉将至,督攻益急,克之,而多隆阿受重伤。三月,刘蓉抵省城,多隆阿寻卒于军,其所部雷正绾、陶茂林诸军剿西路回匪,入甘肃;穆图善一军议令赴援湖北。五月,川匪合粤、捻由镇安、孝义突犯省城,刘蓉集诸军击之于鄠、盩厔之间,寻偕穆图善会击于郿县,贼西走略阳,入甘肃,陷阶州,令何胜必等会川军周达武攻之。
同治四年(1865),克阶州,川匪余孽悉平。雷正绾军哗变,其部将胡士贵率叛兵回扰泾州,刘蓉遣军扼隘,散其胁从,诛杀胡士贵。
编修蔡寿祺疏劾恭亲王奕,牵及刘蓉,指为夤缘,诏诘刘蓉令自陈。刘蓉奏办,自言荐举本末,并揭发蔡寿祺前在四川招摇,擅募兵勇,为刘蓉所阻,挟嫌构陷。复为内阁侍读学士陈廷经所劾,命大学士瑞常、尚书罗惇衍按究,坐漏泄密摺,降调革任。陕甘总督杨岳斌疏言陕西士民为诉枉乞留,诏刘蓉仍署巡抚。
兵败撤职
同治五年(1866),奏荐贤能牧令龚衡龄等,请予升阶,下部议驳。刘蓉疏言:“近来登进之途,多出于从军,而究心民瘼者,仍潦倒于下吏。陕西疮痍未起,急应旌举贤能以为之劝。”上特允之。先是,蓉任凤邠道黄辅辰经理回民叛产,设法垦治,岁获谷数百万斛,成效甚著,因奏:“陕西兵后荒芜,以招徕开垦为急务。应视兵灾轻重,荒地多少,以招垦成数为州官吏劝惩。”报可。寻以病乞开缺,上允其请,以乔松年代之,仍留陕西治军。
捻军张宗禹入陕,逼省城,刘蓉与乔松年议不合,所部楚军三十营,统将无专主,士无战心,屯灞桥,为贼所乘,大溃。诏斥刘蓉贻误,夺职回籍。
同治十二年(1873),卒。湖南巡抚王文韶疏闻,命复官,陕西请祀名宦祠。
人物思想
《养晦堂文集》他将气与理的关系概括为“所谓气者,乃天地阴阳之气而人得之以有生者也。所谓理者,乃乾坤健顺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者也。故自天地观之,则气之与理举属天下公共之物,虽命于人,赋于物,而皆非有我之所得私。而自人物观之,则所谓气与理者,赋禀各足,无不完备,不相交杂,不相假借,虽曰天下之公,要皆可以据为吾身所固有,而不害为私者也。”一方面他把理、气分为二,认为两者不相交杂;另一方面,他提出“所谓理者,乃乾坤健顺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者也”,以性属于理,认为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性,性是人化了的理,此乃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说。此固程朱之说。
刘蓉还把心、理分为二,并以理为心的主宰。他说:“人之有身也,耳目口体无不备而心为之君。人之有心也,虚灵知觉无不达而理为之宰。是其全体大用莫非天命之存,而不容有一疵之或累焉者也。”接着,他驳斥了阳明学说的“心即理”说,“愚以为其所以受病之本,尤在认气为理,执知觉运动为性。是以昧乎人心道心之别,而直以此心之虚明灵觉者为天理之本。然则良知之说误之也。且夫人之有知,盖气之精英者为之,凡其养于静而明,感于物而通,触于欲而觉者皆是也。乃其所知之理,则性实命之,由其理以发于知,虽丽于气而不预焉。”他驳斥王阳明以虚灵知觉为心的“心即理”说。而认为人之有知乃“气之精英者为之”,而理则由性命之,他认为理固然存在于气之中,但并不代表气就是理,理与气是分为二的,他把心归结为气,把性归结为理,所以心与性是分为二的。
养晦堂文集刘蓉还提出了“读史穷理”的观点,说:“读史者,特穷理之一事耳。古人格物之学,自身心家国,以至天地阴阳之变;古今政治之宜,莫不深考而详究之。凡以致吾之知而已,固未可谓穷理一事,读史又一事也。”他不满理学家们那种“尚空谈而鲜实用”、“拘而鲜通”的迂阔学风,把“格物”、“读史”都看作是穷理的一部分。强调要通过“格物”与“读史”来及早应付“事变”的“变通”能力,成为真正的治乱之才。他认为除理学外,世间再无其他学问。为此,他排斥其他学派,斥陆王心学窃佛禅,乱儒宗,不属正学之列。
刘蓉治学讲究在道德上“原德其本”。所谓“成仁取义为世完人者,亦岂无本而致然哉;彼其忠烈之操固已根乎天性”,而操守形成之源头在于“诵法圣贤,讲明乎道义彝伦纲常名教之训而身体之者”,以致“一旦殉国赴义,视死如归。虽至灼体裂肤,陷胸决脰,而处之泰然,不以死生为纤毫顾虑”。这种道德践履精神强调“渐进”而不讲阳明。
心学一再强调的“顿悟”,学术经过此“原德其本”的价值过滤,常常变成政治践履的工具而基本失去其独立的价值。刘蓉还批判阳明心学所推崇的“静坐”和“顿悟”,他说:“静坐之说,实吾人切要之功,但须中有所主,方为无弊;不然,或且坠于空寂。明季学者,所以多诡于程朱而流于禅悟者,盖皆坐此。吾兄其亦慎之。惟敬之一字,实该贯动静之法,前圣心传,举不外是,因而存之,其亦可以杜偏胜之弊而绝放佚之萌矣。”认为顿悟完全背弃了理学应以“强探力索之劳,履规蹈矩之苦,铢积摞之勤”始能“入圣”的艰辛进程,,导致了阳明心学流于空疏无用。刘蓉力主捍卫程朱理学的正统观念,排斥异端思想,其学术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刘蓉的故事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刘道真戏谑文言文翻译和启示06-02
神话故事文言文翻译01-30
关于刘璇的励志故事12-21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05-31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1-15
文言文翻译方法01-14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治驼》的文言文翻译07-17
苏武牧羊的文言文翻译07-17
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技巧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