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文言文加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马识途文言文加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管仲、隰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而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14),夏居山之阴(15),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1)师(22)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23)之智,不亦过(24)乎?
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现在的`滦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翻译: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成语启示
分析评论
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先叙后议,叙述简洁得当,议论紧扣中心。结尾用反问句提示后人应学习前代圣贤的智慧,引人深思。
揭示道理
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中心
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老马识途文言文加翻译】相关文章:
英语励志美文加翻译10-16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译05-31
《过秦论》文言文翻译01-15
文言文翻译方法01-14
马说文言文翻译08-26
琢冰文言文翻译11-29
《秦观劝学》文言文翻译06-05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05-28
河南王文言文翻译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