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卫灵公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

时间:2023-02-07 09:40:11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卫灵公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

  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其生于“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即昭公二年,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寿47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卫灵公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欢迎阅读。

卫灵公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

  【原文】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原文】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原文】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原文】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

  155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

  156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2)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3),行乎哉?立则见其参(4)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5)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6)。

  【注释】

  (1)行:通达的意思。

  (2)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音mò,在北方。

  (3)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4)参:列,显现。

  (5)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6)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原文】

  157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捲。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

  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原文】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原文】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 篇。

  【原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原文】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7)侫人。郑声淫,侫人殆(8)。

  【注释】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6)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

  (7)远:远离。

  (8)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原文】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1)者与!知柳下惠(2)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原文】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原文】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

  (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原文】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原文】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原文】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原文】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原文】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文】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原文】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原文】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原文】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从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原文】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原文】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原文】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1537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

  (2)谅:信,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评析】

  前面孔子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这不是君子的作为,而是小人的举动。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准则,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服从于仁、礼的规定。离开了仁、礼这样的大原则,而讲什么信,就不是真正的信。

  【原文】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原文】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人物生平

  卫灵公,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姬姓,名元。其生于“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即昭公二年,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寿47岁。初,因卫襄公夫人宣姜无子,嬖人(爱,爱也)婤姶生絷与元,而絷“恶疾”,不良于行,故孔成子与史朝借梦废长立幼,昭公七年卫襄公卒,元登基,是为灵公,在位42年。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据《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载,在鲁哀公问“当今之君,孰为最贤”时,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评价不谓不高。但孔子曾说卫灵公无道,以至于人们执着于这个刻板印象,却忽视了孔子后面的赞扬,由此卫灵公落下了不好的名声。

  《左传》载:昭公二年,晋韩宣子因“为政聘于诸侯”,是年卫灵公出生,名元,其兄絷患“恶疾”,不良于行,故孔成子与史朝借梦卫始祖康叔而立元为太子。

  昭公七年,卫襄公恶卒,冬十二月下葬,明年灵公即位,时年六岁。

  昭公十二年,灵公以国君身份“如晋”,贺晋顷公登基。明 年,与晋、鲁、宋、郑等诸侯会于平丘。

  昭公二十年,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四家叛乱,杀灵公兄絷,伤灵公叔南楚,两日旋平,终灵公在世卫国再无此类内乱。

  昭公二十一年,灵公使叛乱回国的公子朝领兵救宋,以安众心。

  昭公二十五年、二十七年,两次使北宫喜会于诸侯,以彰其平乱之功。

  定公四年,与晋、鲁、宋、蔡等诸侯会盟,因听说歃血时位次于蔡后,灵公即派祝佗游说周王臣苌弘,事成,捍卫了卫国的国格。

  定公六年,鲁伐晋,过不假道,及还,阳虎又使季桓子、孟献子不告而过卫都,灵公大怒,派弥子瑕率兵追击,公叔文子入谏,灵公遂召弥子瑕还。

  定公七年,派人与齐景公密谋,使其羁执卫行人(外交部长)北宫结并侵卫,趁机削弱北宫氏之势力。

  定公八年,因会盟时受晋沙陀、成何之辱,灵公表示:”我让卫国受辱,请改立国君“。

  定公九年,灵公以半数之兵过中牟,中牟欲击之,一直逃亡在中牟的褚师圃说:”卫国兵力虽少,但卫灵公在那儿,是不可能战胜的,还不如攻打齐军“。中牟乃舍卫而击齐,缴获其战车五百乘。

  定公十年,晋师围卫都,成何狐假虎威,灵公坚守不出,晋师乃退,杀辱于灵公之沙陀(成何逃亡)与卫讲和。

  定公十四年,灵公驱逐欲为乱的公叔戌(公叔发——即公叔文子,谥襄贞文子——之子)、赵阳(赵魇之后)、北宫结(前卫之行人)和太子蒯瞶、公孟驱(絷之子)。

  卫灵公哀公二年,灵公卒,生前欲立郢为太子,郢辞,灵公卒后南子传其遗命令郢即位,郢又辞,并推举蒯聩之子辄即位,是为出公。

【卫灵公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相关文章:

《论语》论语·卫灵公第十五08-11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注解01-14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注解01-14

《与卫中行书》原文及翻译03-26

《论语卫灵公》读后感03-09

《游灵岩记》原文及翻译08-25

论语原文句子及翻译08-29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03-13

《论语》卫灵公篇读后感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