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近日读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深深被精卫、刑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所感动。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共十三首,这十三首诗都是陶渊明读《山海经》这部书的感悟心得。描写精卫、刑天的是第十首。
读山海经·其十
(东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通过描写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斗争的刑天,以及对它们宁死不屈、抗争不止的精神和勇敢坚韧品格的赞颂,表达了美好的生活要靠奋斗去争取这个道理。
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娃,因游东海淹死,化而为鸟,名精卫,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刑天:神话人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和天帝争斗。
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道理。有人说,陶渊明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平和,对时事毫不关心。其实陶渊明的诗篇不但有“平淡恬静”式的,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不仅歌颂过精卫、刑天不屈不挠的复仇思想,而且还颂扬过荆轲。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暴政争取自由是陶诗重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发凸显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显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下面二句,“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表面上好像叹息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这样的豪情。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陶渊明在诗中赞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进一步升华,梦想不是等来的,要靠自己的努力。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2
原文: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
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注释]
(1)这首诗咏赞长生不老,表示欣羡之情。
(2)没(mò莫):通“殁”,死亡。灵长:延绵久长。
(3)不死复不老:《山海经?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4)赤泉、员丘:同上注引文郭璞注:“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5)三辰:指日、月、星。考:老。渠:同“遽”,忽然,马上。央:尽,指死亡。
[译文]
自古人生就有死,
谁能长寿命不亡?
竟有不死也不老,
命活万岁也平常。
赤泉之水供我饮,
员丘之树我当粮。
日月星辰同我游,
哪能很快把命丧!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相关文章:
《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10-01
《大学》全文注释及译文03-13
《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精]01-23
《关雎》全文、译文、注释及赏析02-23
芄兰-《诗经》全文注释及译文08-30
殷其雷-《诗经》全文注释及译文08-29
《赵孟頫过扬州》的全文注释译文07-28
《清明》译文与注释04-04
《师说》译文及注释11-25
《登楼》注释、译文02-21